啊,但愿那另一种觉醒,死亡,
能给我不含记忆的时间。

▎ 模糊的巅峰

活在等待中,在尚未存在的事物中,就是接受了未来这个观念所暗含的那种独具冲力的失衡状态。一切思念都是对此时的超越,纵使是在遗憾的形式之下,也有一种活力:因为人总想修改过去、重头行动,抗议不可抗拒的东西。生命就得强暴时间才有内容。而对异乡的怀想,就是此刻的不可能;而这种不可能就是思念本身。

#摘 #解体概要 #E·M·齐奥朗

▎间接动物

如果我们着了魔一般地反复去想:人存在着,人就是他所是,而不可能是别的样子,那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一片混乱。因为他所是为何,千种定义,絮絮不休,却没有一种能让人信服:这些定义,越是专断,就好像越是有理。至为轻灵的荒谬与至为滞重的平庸都同样适用。人们在质性上的无限,打造了一个我们所能想像的最不确定的存在。野兽追逐着它们的目标,都很直接,可人却迷失在迂回当中;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间接动物。他那些匪夷所思的本能反应——放松下来才产生了意识——把他变成了一个在康复中期待病痛的患者。他身上没有什么是健康的,顶多也只是曾经健康过。无论他是丢了翅膀的天使,还是掉光毛的猴子,他之所以能够从万物当中脱颖而出,都是多亏他的健康在日渐隐蚀。他血液异质混杂,所以才输入了疑惑,渗进问题的端倪;他的生命力疏于调理,才让一个个问号与惊奇能趁虚而入。是什么病毒啃噬了他的昏沉,令他在万物的午睡当中不得不清醒不已?是什么蛊毒占据了他的休憩?是认知的哪种原始动力迫使他延迟了行动,停止了欲求?是谁给他的凶猛带来了第一缕忧郁?走出别种生物那样的繁荣之后,他给自己创造了一种更为精微的混乱,仔仔细细地利用着一种超拔于自己之外的生命所承受的所有苦痛。他为救治自己做了一切努力,却引发了一种更为怪异的病症:他的“文明”不过是在为一种不可救药的——却也是期待中的症状寻找解药。精神靠近健康就会枯萎:人要么残废,否则就不存在。想过一切以后,他想到自己——因为只有透过宇宙中的迂回,他才会走到这里,仿佛这是他所提的最后一个问题——而这时他只可能觉得惊讶与狼狈。但他依旧不屑于那永远会落入健康的自然,反而更钟情于他自己的挫败。

(从亚当开始,人的一切努力,就只是想改变人。革新与教育,实施起来全然不顾顽固的天赋,所以只能败坏思想,扰乱它的运动。知识最狂热的敌手乃是乐观而凶猛的好为人师本能,哲学家逃不过这一关:因为那样一来,他们的学说又怎么可能毫发不伤呢?除了无可挽回,一切都是假的:想要抗击它的文明是假的,武装文明的那些真理也是假的。

除了上古的怀疑论者和法国的箴言家之外,要举出一种理论或一种思想不曾明里暗里想要打造人,恐怕很难。可是人依旧分毫未改,尽管他已经见过眼前列队而行的种种高尚箴言,被介绍给他的好奇心,送给了他的激情与迷失。在自然当中,所有的存在都有它们的位置,可他却是一种在形而上地妄言不休的生灵,误入生命,有悖创造。历史的合理目的,谁也不曾找到;但是,人人都有自己的说法,结果是纷纭不休。一片如此异想天开的目的,以至于目的性这个概念都被取消掉,成了精神可有可无的一个论题。

每个人的深处都在承受人这个灾难个体。时间唯一的意义,就是繁衍这些个体,无限地加大这些依靠着一丁点物质、一个名字的骄傲和一种无可挽回的孤独,直立起来的痛苦。)

#摘 #解体概要 #E·M·齐奥朗

▎死亡变奏

两个不能沟通的世界,一道鸿沟隔开了那个有死亡感的人和那个没有死亡感的人,而两个人都在死亡,只是一个浑然不知,而另一个却念念不忘;一个只死那么一瞬间,而另一个却在不停地死……共同的处境恰恰将他们置于彼此彻底的对立面,在同一个定义当中的两个极端;他们不可调和,承受着同样的命运……一个活得仿佛自己已然永恒;另一个不断地冥想着自己的永恒,却在每一次冥想中否定着它。

#摘 #解体概要 #E·M·齐奥朗

▎永别哲学

存在是一个哑巴,而精神却极为绕舌。这就是所谓的认知。

#摘 #解体概要 #E·M·齐奥朗

▎消失在上帝中

一切绝对——不管是个人的还是抽象的——都只是规避问题的一种方式;而且不只是这些问题,还包括它们的根,也就是一场意义的恐慌。

...

世代相传的懦弱推荐给我们的办法,乃是对起码的精神义务最卑劣的叛逃。欺骗自我、在蒙昧中生生死死,这就是人们的所作所为。

#摘 #解体概要 #E·M·齐奥朗

▎在定义的墓地里

围绕我们的东西,给过它们一个名字以后,我们便更能忍受它们——于是也就不管它们了。

#摘 #解体概要 #E·M·齐奥朗

▎礼数之忧

(所谓“文明人”,是指人不以自己的烂疮示人,是指人知道怎么尊敬那千万个世纪铸造出来的高雅虚假,因为谁也无权让人屈服于他自己的时刻……所有人身上都有一种世界末日的可能,但是所有人都在逼迫自己填平自己的深渊。如果每个人都让自己的孤独自由发挥,上帝就得重新创造这个世界,因为世界的存在,全赖于我们的教育和我们对自己的畏惧……而浑沌——就是抛弃人所学过的一切,就是成为自己……)

#摘 #解体概要 #E·M·齐奥朗

▎漫步外围

在被共同的利益与希望关在一个圈子里的人群中,仇视幻觉的心灵从中心向边缘开路。它再不能忍受近听人声的攒动;想尽量离远点儿去观看将这些人连在一起的那种该死的对称性。结果举目四望只见殉道者:有的为些显而易见的需求献身,有的为些不可控制的必然舍己,人人都准备好要把自己的名字埋葬在某条真理下面;但是,由于不是人人都能马到功成,大部分人也就只能以平庸赎回他们梦想过的昂扬鲜血……他们的生命是一种广大无比的僵死自由做成的,可这自由他们却未曾享用:作为历史无声的献祭,一个共享的陪葬坑就将他们全部吞没了。

然而,有个热衷于分离的人,寻找着乌合之众不常出没的道路,退到了边缘的极致,漫游在那圈子的周在线,他没能超越这个圈子,只因为他还臣服于躯体;不过意识却已经飘到了更远的地方,在一种无物无心的沉闷中,纯粹至极。不再苦痛,高于那些邀人就死的借口,完全忘却了支撑自己的那个人。它比在幻觉中所见到的一颗星星还不真实,喻示了穿越星际必备的条件——而在生命的周边,灵魂依旧漫游不息,遇上的依旧只有它自己,还有在面对虚空招唤时,自己的无从应对。

#摘 #解体概要 #E·M·齐奥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