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但愿那另一种觉醒,死亡,
能给我不含记忆的时间。
能给我不含记忆的时间。
ㅤ
▎ 自动人
我靠成见在呼吸。于是我注视着思想的痉挛,而虚空却正朝它自己微笑……空间中不再有汗水,不再有生命;但一丁点儿粗俗却又会使它重新冒出来:只一秒钟的等待便已足够。
当人亲眼看到自已存在着,那感觉就像一个疯子突然间发现了自已的疯狂,心中竟然充满了欣喜,于是千方百计想给它起个名字。习惯使我们对存在的惊奇日渐迟钝:我们存在着——然后过了也就算了,我们又回到了存在疗养院里自己原来的位置。
我是个保守分子,活着,我尽力通过模仿活着,满怀对游戏规则的遵从和对新颖独特的痛恨。机器人的顺从:装出一副热诚模样,却在暗地里偷笑;循规蹈矩也只是为了要悄悄地打发掉规矩;任何场域都要占住一脚,但在时间中却居无定所;只顾挽回颜面,特别是在最该扔掉颜面的时刻……谁若是藐视一切,谁就必须担负起绝对尊严的架势,给别人错误暗示,乃至骗倒自己:这样他才能更轻松地完成他假活人的任务。既然能装扮繁荣,那又何必展示自己的颓败呢?地狱太欠风度:完全是个直率而没有教养之人夸张的形象,是个根本没有一点儿高雅与体统顾忌的地球的翻版。
我接受生活乃是出于礼貌:永远的反叛跟决绝的自杀一样,都是没品位的表现。人20岁时,要对苍穹及其掩藏的肮脏大动干戈;之后就该厌倦。悲剧姿态只匹配于一种可笑的延长青春期;可是要达到平淡小丑的境界,却还需要度过千重考验。
谁若是已从一切约定俗成的原则中解放出来,却不具备半分表演天分的话,就必然是厄运的典型,理想的不幸者。但我们用不着去建构这个无用的榜样:生命全凭着人为的蒙蔽,才变得可以容忍。一个这样的榜样,将立即是社会崩溃的原因,因为人共同生活之“甜美”,全赖于人不能让自己内心的盘算无限地发展下去。我们之所以能够彼此忍耐,那是因为我们通通都是冒牌货。一个不愿撒谎的人,将会发现大地也会在他的脚下溜走:我们在生物层次上就已被追造假。没有哪个道徳英雄不是幼稚、或是不中用、或是不真实的,因为真正的真实乃是在欺瞒之中,在当面恭维、背地攻击的礼节传统中的自我污染。要是我们的同类能够记下我们对他们的看法的话,那么爱情、友谊、奉献,就都势必将从字典上消失了;假如人隐约感觉到的那些对自己的怀疑,我们都有勇气直接面对的话,那就没有一个人还能宣称“我”而不觉得羞愧了。这场骗局把一切活人都卷了进去,从穴居之人到怀疑大师无一例外。既然对表象的尊重是唯一可以把我们与腐尸区分开来的东西,那么直视事物与存在的根底,就是自取灭亡;还是止步于一个更舒适的虚空之中吧:我们的体质只能承受一定剂量的真实……
在心灵最深的地方,保留住这样一个比其他信念都更高的信念吧:生命没有意义,而且不可能有。假如某项意外的发现,说服我们相信事实正好相反的话,人必定会当场解决掉自己。纵使空气都消失殆尽,人也还会呼吸;但若是有人拿走了我们虚空的快乐,我们却立刻会窒息而亡……
#摘 #解体概要 #E·M·齐奥朗
▎ 自动人
我靠成见在呼吸。于是我注视着思想的痉挛,而虚空却正朝它自己微笑……空间中不再有汗水,不再有生命;但一丁点儿粗俗却又会使它重新冒出来:只一秒钟的等待便已足够。
当人亲眼看到自已存在着,那感觉就像一个疯子突然间发现了自已的疯狂,心中竟然充满了欣喜,于是千方百计想给它起个名字。习惯使我们对存在的惊奇日渐迟钝:我们存在着——然后过了也就算了,我们又回到了存在疗养院里自己原来的位置。
我是个保守分子,活着,我尽力通过模仿活着,满怀对游戏规则的遵从和对新颖独特的痛恨。机器人的顺从:装出一副热诚模样,却在暗地里偷笑;循规蹈矩也只是为了要悄悄地打发掉规矩;任何场域都要占住一脚,但在时间中却居无定所;只顾挽回颜面,特别是在最该扔掉颜面的时刻……谁若是藐视一切,谁就必须担负起绝对尊严的架势,给别人错误暗示,乃至骗倒自己:这样他才能更轻松地完成他假活人的任务。既然能装扮繁荣,那又何必展示自己的颓败呢?地狱太欠风度:完全是个直率而没有教养之人夸张的形象,是个根本没有一点儿高雅与体统顾忌的地球的翻版。
我接受生活乃是出于礼貌:永远的反叛跟决绝的自杀一样,都是没品位的表现。人20岁时,要对苍穹及其掩藏的肮脏大动干戈;之后就该厌倦。悲剧姿态只匹配于一种可笑的延长青春期;可是要达到平淡小丑的境界,却还需要度过千重考验。
谁若是已从一切约定俗成的原则中解放出来,却不具备半分表演天分的话,就必然是厄运的典型,理想的不幸者。但我们用不着去建构这个无用的榜样:生命全凭着人为的蒙蔽,才变得可以容忍。一个这样的榜样,将立即是社会崩溃的原因,因为人共同生活之“甜美”,全赖于人不能让自己内心的盘算无限地发展下去。我们之所以能够彼此忍耐,那是因为我们通通都是冒牌货。一个不愿撒谎的人,将会发现大地也会在他的脚下溜走:我们在生物层次上就已被追造假。没有哪个道徳英雄不是幼稚、或是不中用、或是不真实的,因为真正的真实乃是在欺瞒之中,在当面恭维、背地攻击的礼节传统中的自我污染。要是我们的同类能够记下我们对他们的看法的话,那么爱情、友谊、奉献,就都势必将从字典上消失了;假如人隐约感觉到的那些对自己的怀疑,我们都有勇气直接面对的话,那就没有一个人还能宣称“我”而不觉得羞愧了。这场骗局把一切活人都卷了进去,从穴居之人到怀疑大师无一例外。既然对表象的尊重是唯一可以把我们与腐尸区分开来的东西,那么直视事物与存在的根底,就是自取灭亡;还是止步于一个更舒适的虚空之中吧:我们的体质只能承受一定剂量的真实……
在心灵最深的地方,保留住这样一个比其他信念都更高的信念吧:生命没有意义,而且不可能有。假如某项意外的发现,说服我们相信事实正好相反的话,人必定会当场解决掉自己。纵使空气都消失殆尽,人也还会呼吸;但若是有人拿走了我们虚空的快乐,我们却立刻会窒息而亡……
#摘 #解体概要 #E·M·齐奥朗
ㅤ
▎间接动物
如果我们着了魔一般地反复去想:人存在着,人就是他所是,而不可能是别的样子,那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一片混乱。因为他所是为何,千种定义,絮絮不休,却没有一种能让人信服:这些定义,越是专断,就好像越是有理。至为轻灵的荒谬与至为滞重的平庸都同样适用。人们在质性上的无限,打造了一个我们所能想像的最不确定的存在。野兽追逐着它们的目标,都很直接,可人却迷失在迂回当中;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间接动物。他那些匪夷所思的本能反应——放松下来才产生了意识——把他变成了一个在康复中期待病痛的患者。他身上没有什么是健康的,顶多也只是曾经健康过。无论他是丢了翅膀的天使,还是掉光毛的猴子,他之所以能够从万物当中脱颖而出,都是多亏他的健康在日渐隐蚀。他血液异质混杂,所以才输入了疑惑,渗进问题的端倪;他的生命力疏于调理,才让一个个问号与惊奇能趁虚而入。是什么病毒啃噬了他的昏沉,令他在万物的午睡当中不得不清醒不已?是什么蛊毒占据了他的休憩?是认知的哪种原始动力迫使他延迟了行动,停止了欲求?是谁给他的凶猛带来了第一缕忧郁?走出别种生物那样的繁荣之后,他给自己创造了一种更为精微的混乱,仔仔细细地利用着一种超拔于自己之外的生命所承受的所有苦痛。他为救治自己做了一切努力,却引发了一种更为怪异的病症:他的“文明”不过是在为一种不可救药的——却也是期待中的症状寻找解药。精神靠近健康就会枯萎:人要么残废,否则就不存在。想过一切以后,他想到自己——因为只有透过宇宙中的迂回,他才会走到这里,仿佛这是他所提的最后一个问题——而这时他只可能觉得惊讶与狼狈。但他依旧不屑于那永远会落入健康的自然,反而更钟情于他自己的挫败。
(从亚当开始,人的一切努力,就只是想改变人。革新与教育,实施起来全然不顾顽固的天赋,所以只能败坏思想,扰乱它的运动。知识最狂热的敌手乃是乐观而凶猛的好为人师本能,哲学家逃不过这一关:因为那样一来,他们的学说又怎么可能毫发不伤呢?除了无可挽回,一切都是假的:想要抗击它的文明是假的,武装文明的那些真理也是假的。
除了上古的怀疑论者和法国的箴言家之外,要举出一种理论或一种思想不曾明里暗里想要打造人,恐怕很难。可是人依旧分毫未改,尽管他已经见过眼前列队而行的种种高尚箴言,被介绍给他的好奇心,送给了他的激情与迷失。在自然当中,所有的存在都有它们的位置,可他却是一种在形而上地妄言不休的生灵,误入生命,有悖创造。历史的合理目的,谁也不曾找到;但是,人人都有自己的说法,结果是纷纭不休。一片如此异想天开的目的,以至于目的性这个概念都被取消掉,成了精神可有可无的一个论题。
每个人的深处都在承受人这个灾难个体。时间唯一的意义,就是繁衍这些个体,无限地加大这些依靠着一丁点物质、一个名字的骄傲和一种无可挽回的孤独,直立起来的痛苦。)
#摘 #解体概要 #E·M·齐奥朗
▎间接动物
如果我们着了魔一般地反复去想:人存在着,人就是他所是,而不可能是别的样子,那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一片混乱。因为他所是为何,千种定义,絮絮不休,却没有一种能让人信服:这些定义,越是专断,就好像越是有理。至为轻灵的荒谬与至为滞重的平庸都同样适用。人们在质性上的无限,打造了一个我们所能想像的最不确定的存在。野兽追逐着它们的目标,都很直接,可人却迷失在迂回当中;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间接动物。他那些匪夷所思的本能反应——放松下来才产生了意识——把他变成了一个在康复中期待病痛的患者。他身上没有什么是健康的,顶多也只是曾经健康过。无论他是丢了翅膀的天使,还是掉光毛的猴子,他之所以能够从万物当中脱颖而出,都是多亏他的健康在日渐隐蚀。他血液异质混杂,所以才输入了疑惑,渗进问题的端倪;他的生命力疏于调理,才让一个个问号与惊奇能趁虚而入。是什么病毒啃噬了他的昏沉,令他在万物的午睡当中不得不清醒不已?是什么蛊毒占据了他的休憩?是认知的哪种原始动力迫使他延迟了行动,停止了欲求?是谁给他的凶猛带来了第一缕忧郁?走出别种生物那样的繁荣之后,他给自己创造了一种更为精微的混乱,仔仔细细地利用着一种超拔于自己之外的生命所承受的所有苦痛。他为救治自己做了一切努力,却引发了一种更为怪异的病症:他的“文明”不过是在为一种不可救药的——却也是期待中的症状寻找解药。精神靠近健康就会枯萎:人要么残废,否则就不存在。想过一切以后,他想到自己——因为只有透过宇宙中的迂回,他才会走到这里,仿佛这是他所提的最后一个问题——而这时他只可能觉得惊讶与狼狈。但他依旧不屑于那永远会落入健康的自然,反而更钟情于他自己的挫败。
(从亚当开始,人的一切努力,就只是想改变人。革新与教育,实施起来全然不顾顽固的天赋,所以只能败坏思想,扰乱它的运动。知识最狂热的敌手乃是乐观而凶猛的好为人师本能,哲学家逃不过这一关:因为那样一来,他们的学说又怎么可能毫发不伤呢?除了无可挽回,一切都是假的:想要抗击它的文明是假的,武装文明的那些真理也是假的。
除了上古的怀疑论者和法国的箴言家之外,要举出一种理论或一种思想不曾明里暗里想要打造人,恐怕很难。可是人依旧分毫未改,尽管他已经见过眼前列队而行的种种高尚箴言,被介绍给他的好奇心,送给了他的激情与迷失。在自然当中,所有的存在都有它们的位置,可他却是一种在形而上地妄言不休的生灵,误入生命,有悖创造。历史的合理目的,谁也不曾找到;但是,人人都有自己的说法,结果是纷纭不休。一片如此异想天开的目的,以至于目的性这个概念都被取消掉,成了精神可有可无的一个论题。
每个人的深处都在承受人这个灾难个体。时间唯一的意义,就是繁衍这些个体,无限地加大这些依靠着一丁点物质、一个名字的骄傲和一种无可挽回的孤独,直立起来的痛苦。)
#摘 #解体概要 #E·M·齐奥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