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首要职责不是发表意见,而是讲出真相......以及拒绝成为谎言和假话的同谋。文学是一座细微差别和相反意见的屋子,而不是简化的声音的屋子。
作家的职责是使人们不轻易听信于精神抢掠者。
作家的职责是让我们看到世界本来的样子,充满各种不同的要求、区域和经验。
作家的职责是描绘各种现实:各种恶臭的现实、各种狂喜的现实。文学提供的智慧之本质(文学成就之多元性)乃是帮助我们明白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永远有一些别的事情在继续着。
我被“别的事情”困扰着。
我被我所珍视的各种权利的冲突和各种价值的冲突困扰着。例如——有时候——讲出真相并不会深化正义。再如——有时候——正义的深化可能需要压制颇大部分的真相。
二十世纪最瞩目的作家,有很多在充当公共声音的活动中,为了深化他们认为是(在很多情况下曾经是)正义的事业,而成为压制真相的同谋。
我自己的观点是,如果我必须在真相与正义之间作出选择——当然,我不想选择——我会选择真相。
当然,我相信正当的行动。但作家是那个行动的人吗?
有三样不同的东西:讲,也即我此刻正在做的;写,也即使我获得这个无与伦比的奖的东西,不管我是否有资格;以及做人,也即做一个相信要积极地与其他人团结一致的人。
就像罗兰·巴特曾经说过的:“......讲的人不是写的人,写的人不是那个人自己。”
……
『中国旅行计划』
我对智慧感兴趣。我对墙亦有兴趣。中国就以这两样而著称。
《百科全书》(巴黎1968年版,第4卷第306页)中的“中国”条写道:“按照中国的传统论说方法,人们在谈话中总是喜欢使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简短成语。”
靠语录生活。在中国引语的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指导着各行各业。
……
中国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既生活在过去,又生活在未来。
假设。那些确实显得出类拔萃的个人让我们觉得是属于另一个时代。(或是过去,或者干脆就是未来。)没有哪个超凡卓越者完完全全属于当代。当代的人根本显现不出来:
他们是看不见的。
伦理教化是历史的遗产,它制约着未来的领域。我们犹豫徘徊、小心翼翼、冷嘲热讽、理想幻灭。当下已成为多么艰难的一座桥梁呀!我们得多少次地旅行,才不至于沦为空无与不可见。
……
世界上到处都是被压迫的苦力和媵妾。到处都是残酷的地主。到处都是傲慢的官吏大人,双臂交叉,长指甲藏在袍子的宽袖筒里。一切在变,当红星照耀中国之时,平静地变成天国的男女童子军。
为什么不愿意善良些呢?
然而,要善良就必须更简单。更简单,仿佛向原始回归。更简单,仿佛置身于宏大的遗忘中。
……
根据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和别的什么地方的讲话,倘若文学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样的冲突是不会发生的。
然而,我们却被文字制约着(文学告诉我们文字在遭遇什么。)
更确切地说,我们是被语录制约着。不仅在中国,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对过去的播散力就说这么多吧!凌乱的句子,破碎的记忆。
——当我的记忆变成了口号时,我便不需要它们了。不再相信它们。
——又是一个谎言吗?
——不经意得来的真理吗?
死亡不死。还有,关于文学的问题并没有消失……
#苏珊·桑塔格
作家的职责是使人们不轻易听信于精神抢掠者。
作家的职责是让我们看到世界本来的样子,充满各种不同的要求、区域和经验。
作家的职责是描绘各种现实:各种恶臭的现实、各种狂喜的现实。文学提供的智慧之本质(文学成就之多元性)乃是帮助我们明白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永远有一些别的事情在继续着。
我被“别的事情”困扰着。
我被我所珍视的各种权利的冲突和各种价值的冲突困扰着。例如——有时候——讲出真相并不会深化正义。再如——有时候——正义的深化可能需要压制颇大部分的真相。
二十世纪最瞩目的作家,有很多在充当公共声音的活动中,为了深化他们认为是(在很多情况下曾经是)正义的事业,而成为压制真相的同谋。
我自己的观点是,如果我必须在真相与正义之间作出选择——当然,我不想选择——我会选择真相。
当然,我相信正当的行动。但作家是那个行动的人吗?
有三样不同的东西:讲,也即我此刻正在做的;写,也即使我获得这个无与伦比的奖的东西,不管我是否有资格;以及做人,也即做一个相信要积极地与其他人团结一致的人。
就像罗兰·巴特曾经说过的:“......讲的人不是写的人,写的人不是那个人自己。”
……
『中国旅行计划』
我对智慧感兴趣。我对墙亦有兴趣。中国就以这两样而著称。
《百科全书》(巴黎1968年版,第4卷第306页)中的“中国”条写道:“按照中国的传统论说方法,人们在谈话中总是喜欢使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简短成语。”
靠语录生活。在中国引语的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指导着各行各业。
……
中国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既生活在过去,又生活在未来。
假设。那些确实显得出类拔萃的个人让我们觉得是属于另一个时代。(或是过去,或者干脆就是未来。)没有哪个超凡卓越者完完全全属于当代。当代的人根本显现不出来:
他们是看不见的。
伦理教化是历史的遗产,它制约着未来的领域。我们犹豫徘徊、小心翼翼、冷嘲热讽、理想幻灭。当下已成为多么艰难的一座桥梁呀!我们得多少次地旅行,才不至于沦为空无与不可见。
……
世界上到处都是被压迫的苦力和媵妾。到处都是残酷的地主。到处都是傲慢的官吏大人,双臂交叉,长指甲藏在袍子的宽袖筒里。一切在变,当红星照耀中国之时,平静地变成天国的男女童子军。
为什么不愿意善良些呢?
然而,要善良就必须更简单。更简单,仿佛向原始回归。更简单,仿佛置身于宏大的遗忘中。
……
根据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和别的什么地方的讲话,倘若文学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样的冲突是不会发生的。
然而,我们却被文字制约着(文学告诉我们文字在遭遇什么。)
更确切地说,我们是被语录制约着。不仅在中国,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对过去的播散力就说这么多吧!凌乱的句子,破碎的记忆。
——当我的记忆变成了口号时,我便不需要它们了。不再相信它们。
——又是一个谎言吗?
——不经意得来的真理吗?
死亡不死。还有,关于文学的问题并没有消失……
#苏珊·桑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