ㅤ
▎现代诗歌的结构
◆ 一 展望与回顾
>> “诗歌在尚未被理解之时就会传达自身意味”
>> 可以将这种费解与迷人的并列称为一种不谐和音(Dissonanz)。因为它制造的是一种更追求不安而非宁静的张力。
>> “不被理解,这是具有某种荣誉的。”
>> 我们处处都可以看到,这种诗歌总倾向于尽可能地远离对单义性内涵的传达。这种诗歌更情愿成为一种自我满足、涵义富丽的形体,这形体是那些以暗示方式作用于前理性层面,同时又让概念的隐秘区域发生震颤的绝对力量所组成的一种张力织体。
>> 诗歌不愿再用人们通常所称的现实来量度自身,即使它会在自身容纳一点现实的残余作为它迈向自由的起跳之处。
>> 常用的词语材料展示出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出自最生僻的专门用法的词语通上了抒情诗的电流。句子失去了肢干或者收缩为有意原始化的名词型表述。诗歌最古老的手法,对比与隐喻,以一种新方式被使用,这种方式绕开了天然的对比对象,强制实现了从实物层面和逻辑层面都不可统一之物的结合。
◆ 集中与对形式的意识;抒情诗和数学
>> “艺术的神奇特权就在于,可怕之物经过艺术性的表述,会成为美;节奏化了的、分段表述出的痛苦能让头脑充满一种宁静的欢乐。”
◆ 通灵者信函(空洞的超验性,刻意的反常性,不谐和的“音乐”)
>> “诗人定义了量度陌生者的尺寸,这陌生者在他的时代的所有灵魂中激荡。”
>> “诗人到达陌生处,即使他始终也无法理解自己的视像,他毕竟看到了那图像。他也许会因为在穿越这闻所未闻、无法言表的物象时所做的巨大跳跃而毁灭:其他可怕的工作者会到来,从诗人自己溃灭之处开始展望那地平线。”
◆ 与现代性和文学遗产的双重关系
>> 一个遭受种种规划、钟表、集体强制的统治,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压缩至最小值的时代,其不自由带给人的痛苦通过抒情诗得以流露。这个时代自己的运行机制作为其权力的产物让其失去尊荣。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和以十亿光年为单位的计算将这个时代贬低为无足轻重的偶然。这常常得到描述。但是在这样的经验和现代诗歌的某些特征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关联。向非现实的跃进、远离常规的幻想、蓄意造就的神秘、语言的截断:这一切也许都可以理解为现代灵魂的一种尝试,即在一个技术化、帝国主义化、商业化的时代当中为自己保存自由,让世界仍然是神奇之所在,但不同于“科学奇迹”。
◆ 去人性化
>> 在马里内蒂的《未来主义宣言》(1909年)中有这样挑衅性的话:“一个人的痛苦对我们来说比不上一盏遭遇短路的电灯的痛苦有趣。”
◆ 孤独与恐惧
>> 乘小船航行,小船撞上了某物——但是没造成什么后果,只有宁静和波浪,和一种“新”,这新者没有词可以表达。
>> “诗人在友情和爱情中还会感受到厌恶的气息,这气息使每一个生灵远离其他生灵。”
◆ 穿插技巧和隐喻
>> 现代隐喻不是产生于将未知回溯至已知的需求。它从其组成部分的差异性大步跳跃至完全只在语言实验中可以达到的统一,以至于它希望有一种尽可能极端的差异性,它了解这样的差异性,同时以诗歌的方式取消这种差异性。
◆ 概括性结语
>> 诗歌的古老法则,即具有明显的艺术性,没有被取消。只是这个法则从图像和理念中退出,转到了挣脱意义的语言折曲和张力曲线上。即使那些折曲是在晦暗的、可随意解释的材料上显示自身的,它们还是能发挥强制性作用;如果它们确实如此,那这就是首好诗。
◆ 阿尔韦蒂
>> 鸽子弄错了……(1940)
鸽子弄错了。它弄错了。因为它想去北方,却来到了南方。它以为,谷粒是海。它弄错了。它以为,海是天空,而深夜是清晨。它弄错了。它把星辰当做晨露,把炎热当做雪。它弄错了。把你的短裙当做衬衣,把你的心当做它的居所。它弄错了。(它在岸边睡去。而你在高高的枝头。)
◆ 纪廉
>> 载我们抵达长久爱情的是瞬间那不合时宜的分量,那瞬间如此敏捷,以致一旦到达了目标它立刻催迫后继者来到。你们小心,你们小心,我在变,我在变!
>> 那玫瑰们呢?睫毛合上:地平线成为结束。也许本无一物?而留下的,是名字。
>> 而变化开始,驰行过一个空洞的,被论说的空气。
#摘 #现代诗歌的结构 #胡戈·弗里德里希
▎现代诗歌的结构
◆ 一 展望与回顾
>> “诗歌在尚未被理解之时就会传达自身意味”
>> 可以将这种费解与迷人的并列称为一种不谐和音(Dissonanz)。因为它制造的是一种更追求不安而非宁静的张力。
>> “不被理解,这是具有某种荣誉的。”
>> 我们处处都可以看到,这种诗歌总倾向于尽可能地远离对单义性内涵的传达。这种诗歌更情愿成为一种自我满足、涵义富丽的形体,这形体是那些以暗示方式作用于前理性层面,同时又让概念的隐秘区域发生震颤的绝对力量所组成的一种张力织体。
>> 诗歌不愿再用人们通常所称的现实来量度自身,即使它会在自身容纳一点现实的残余作为它迈向自由的起跳之处。
>> 常用的词语材料展示出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出自最生僻的专门用法的词语通上了抒情诗的电流。句子失去了肢干或者收缩为有意原始化的名词型表述。诗歌最古老的手法,对比与隐喻,以一种新方式被使用,这种方式绕开了天然的对比对象,强制实现了从实物层面和逻辑层面都不可统一之物的结合。
◆ 集中与对形式的意识;抒情诗和数学
>> “艺术的神奇特权就在于,可怕之物经过艺术性的表述,会成为美;节奏化了的、分段表述出的痛苦能让头脑充满一种宁静的欢乐。”
◆ 通灵者信函(空洞的超验性,刻意的反常性,不谐和的“音乐”)
>> “诗人定义了量度陌生者的尺寸,这陌生者在他的时代的所有灵魂中激荡。”
>> “诗人到达陌生处,即使他始终也无法理解自己的视像,他毕竟看到了那图像。他也许会因为在穿越这闻所未闻、无法言表的物象时所做的巨大跳跃而毁灭:其他可怕的工作者会到来,从诗人自己溃灭之处开始展望那地平线。”
◆ 与现代性和文学遗产的双重关系
>> 一个遭受种种规划、钟表、集体强制的统治,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压缩至最小值的时代,其不自由带给人的痛苦通过抒情诗得以流露。这个时代自己的运行机制作为其权力的产物让其失去尊荣。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和以十亿光年为单位的计算将这个时代贬低为无足轻重的偶然。这常常得到描述。但是在这样的经验和现代诗歌的某些特征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关联。向非现实的跃进、远离常规的幻想、蓄意造就的神秘、语言的截断:这一切也许都可以理解为现代灵魂的一种尝试,即在一个技术化、帝国主义化、商业化的时代当中为自己保存自由,让世界仍然是神奇之所在,但不同于“科学奇迹”。
◆ 去人性化
>> 在马里内蒂的《未来主义宣言》(1909年)中有这样挑衅性的话:“一个人的痛苦对我们来说比不上一盏遭遇短路的电灯的痛苦有趣。”
◆ 孤独与恐惧
>> 乘小船航行,小船撞上了某物——但是没造成什么后果,只有宁静和波浪,和一种“新”,这新者没有词可以表达。
>> “诗人在友情和爱情中还会感受到厌恶的气息,这气息使每一个生灵远离其他生灵。”
◆ 穿插技巧和隐喻
>> 现代隐喻不是产生于将未知回溯至已知的需求。它从其组成部分的差异性大步跳跃至完全只在语言实验中可以达到的统一,以至于它希望有一种尽可能极端的差异性,它了解这样的差异性,同时以诗歌的方式取消这种差异性。
◆ 概括性结语
>> 诗歌的古老法则,即具有明显的艺术性,没有被取消。只是这个法则从图像和理念中退出,转到了挣脱意义的语言折曲和张力曲线上。即使那些折曲是在晦暗的、可随意解释的材料上显示自身的,它们还是能发挥强制性作用;如果它们确实如此,那这就是首好诗。
◆ 阿尔韦蒂
>> 鸽子弄错了……(1940)
鸽子弄错了。它弄错了。因为它想去北方,却来到了南方。它以为,谷粒是海。它弄错了。它以为,海是天空,而深夜是清晨。它弄错了。它把星辰当做晨露,把炎热当做雪。它弄错了。把你的短裙当做衬衣,把你的心当做它的居所。它弄错了。(它在岸边睡去。而你在高高的枝头。)
◆ 纪廉
>> 载我们抵达长久爱情的是瞬间那不合时宜的分量,那瞬间如此敏捷,以致一旦到达了目标它立刻催迫后继者来到。你们小心,你们小心,我在变,我在变!
>> 那玫瑰们呢?睫毛合上:地平线成为结束。也许本无一物?而留下的,是名字。
>> 而变化开始,驰行过一个空洞的,被论说的空气。
#摘 #现代诗歌的结构 #胡戈·弗里德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