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 L'ORÉE DE L'EXISTENCE 在生存之边
>> 人终究是病态的动物,一言一行都有症状的价值。
>> 说到吊唁,除了套路,其他都不合时宜或者诡异。
>> 按斯塔尔夫人的说法,发明新词是“思想贫瘠最明显的症状”。放在19世纪初,这话也算不了什么,但在今天格外正确。早在1649年,沃热拉就已经颁布法令:任何人都不能发明新词,君主也不例外。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家比作家夸张,甚至还没思考就已经在琢磨禁令了!
>> 今天早上听天文学家说数十亿颗恒星,我不打算梳洗了:再梳洗又有什么用呢?
>> 我刚写了一封非常克制的短信,克制到了收信人根本不配收到它的程度。寄信前,我又增加了几句隐约透着敌意的讽喻。之后,就在我投递信件的时候,愤怒攫住了我,随之而来的是鄙视,既鄙视自己的一本正经,又鄙视自己瞎讲究。
>> 任何领域,胜利的一方都有江湖骗子。
>> 终于我还是在和我有着同样旨趣的人身上发现和我同样的缺陷……
>> 活下来的人都会搞砸自己的……传记。到头来,唯一称得上完满的命运,就是支离破碎的命运。
>> 交谈中突然的沉默刹那间触及了核心:沉默揭示了言语的发明需要多大的代价。
>> 人和人之间唯一的共同点:人!
>> 身体好并不是真实的。身体好的人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存在,因为只有身体不好,人才感受到存在。
@buanbooks
#摘 #供词与放逐 #E·M·齐奥朗 #不安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