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前言

奥尔特加的大众人有什么特点?大众人无法区分自然和人造物。技术,也就是那些廉价而丰富的商品和服务、包装好的面包、地铁和蓝色牛仔裤、自来水和手指轻点即开的电气设备,围绕着他。在他看来,这些都是自然界的延伸,一样运作不息。他想有空气呼吸,有阳光沐浴。他也想让电梯上升,公交车抵达。他区分人造物和有机体的能力消失了。他认为大自然的奇迹和技术中蕴含的天才,都是理所当然。因此,在奥尔特加的大众社会中,平民已经胜利,他们并不关心文明,而只关心机械化所能提供的财富和便利。大众社会的精神要求它完全沉湎于自身,信奉自身;从实践上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是危险的,从理论上来看,没有什么人比其他任何人更优秀——奥尔特加认为,这是大众人的信条。相比之下“精英”,只要他服务于一个超然的目的,就会明白他必须接受一种奴役。“随心所欲,”歌德说,“是平民的生活方式,高贵的人追求秩序与法律。”由此可见,大众人缺的是严肃认真。他什么事情都不当真,所有东西都可以互换。对他来说,什么都是临时的。他可能偶尔会有悲剧情怀,但总体基调是个闹剧。大众人喜欢噱头。他是个被宠坏的孩子,强求着要玩乐,随便发脾气,缺乏约束,只有下命令才能让他产生必要的紧张感。他的唯一戒律是,汝当期盼一切便利。“人们所做的唯一努力就是逃避我们真实的命运。”

那么,根据奥尔特加的说法,这个野蛮人的命运是什么呢?庸人的生活与世界打开了,这便让他闭锁了自己的心灵。普通民众的心灵的闭锁,正是大众的反叛所仰赖的基础,“并在这个意义上构成了今天人类所面临的重大危机。”心灵将对此作出何种反应,或是否会作出反应,奥尔特加没有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他在别处谈到了。在《人与民族》中,他认为个体自我的心灵挣扎及必要的“内在于自己”,是形成真正的思想、孕育独特的创造性行为的先决条件——离开这些,社会会死亡。

#摘 #太多值得思考的事物 #索尔·贝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