ㅤ
▎人的疆域
1945
对一些人来说,“灵魂”这个词,集中体现了人类所有的恐惧和仇恨,他们希望变成火车,慌忙地呼啸而逃。
...
我们不可能快速地解决一件事;没有什么事能够被迅速掌握。或许这是可能的,但这种可能性不能被人们知道。自负的瞬间就是迷失的瞬间。这种纯洁的瞬间充满美感和力量。我们观察某个事物的无数瞬间,会在相隔几年后突然神秘地聚合成一体,它们在这时才变得深刻和统一。
...
人们可以同时强烈地喜欢很多人,对待每个人都像对待唯一一样,他们不会吝惜任何努力、热情、愤怒和悲伤,这些情感会非常激烈地燃烧,每个人,就像别人一样,都会同时交往很多人,虽然对待每个人的方式都不同,但如果每个人都如此,没人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
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可能性,都在德国上演了。所有历史同时在这个时代上演。本该先后交替出现的事突然同时出现。没有被遗漏的;没有被忘掉的。我们这代人注定要知道,人类所有让自己变好的努力都是白费的。德国的历史告诉我们,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生活本身。生活记得所有事情,并永远重复上演;可永远没人知道,下一次循环是什么时候。它最恐怖的地方在于,它有自己的脾气。但在内容上,几千年来这些循环上演的事情的本质从未改变,丝毫不受影响;如果你用力挤它,这脓包就会烂在你的脸上。
...
一个我们需要的发明:逆转爆炸。
...
两种人:一种人对生命中能够企及的位置感兴趣,作为妻子,校长,董事会,市长。他们的生命里,只有根植于他们思想中的位置,在他们眼里,身边的人也都围绕着这些位置,除了位置以外,别的东西都毫无意义,也会被下意识地忽略。另外一个类型,他们向往自由,尤其是从位置中逃离。他们对变化感兴趣;不是在阶层之间,而是每扇大门之间。他们很难突破大门,但心中永远向往外边的世界。他们会飞向一个从未属于任何人的宝座,他每坐上去一次,就能将自己垫高一毫米。
...
消息的准确性会根据它的传播形式变化的。一个使者奔跑而来,他的情绪会感染到接收者。接受者必须马上做出反应。这种情绪会让人们轻信使者的消息。信件会更安静,因为它很私密。人们对它的信任是有所保留的,而且没有迅速给出反馈的压力。电报结合了很多信件和使者口信的特点。它也是私密的,传话的人也是未知的,是一对一的方式;但它要比使者来得更突然,有点死亡降临的感觉,并且会因此带来更大的恐惧。人们信任电报。世上最尴尬的事莫过于发现有人在电报中撒谎。
...
你可以从最下层的那个人那里,学到最多的东西。他没有的东西,都是你欠他的。没有他的话,你无从知道自己欠了多少债。而这些债,就是你的立身之本。
...
关于美。——美有让人非常熟悉的东西在,但我们要和她保持距离,远到看上永远无法接近她。正因为此,美让人觉得时冷时热。只要人们可以取用她,她就不再是美了。但人们也要能辨认出她,不然她就不能感染人了。美总有一些迷惑人的地方。她时近时远。不会让人爱上它,但会让人想要追求她。她那神秘的迷惑人的方式,要比人类自己的手段多得多。
美一定要待在外部。有时候我们会快速地确认美;但这美只能待在外部。“内在美”是个很矛盾的词。镜子给这世界带来更多美;但镜子也会给我们带来疑惑;过去很多美都是从望向水面的目光发源的。但镜子出现得太频繁了,镜像中的东西大部分都毫无惊喜。只有最粗俗的人才会觉得美会自相矛盾。人们会对一切熟悉的东西感到美,我们要与它保持距离,然后,出乎意料地,回来。被爱的死人是美的,只要我们还能看见他并且不知道他已死,不然我们可能就不爱他了:在梦里。
我们常常觉得古典的事物很美,因为他们被尘封并消失很久了。铜锈,这消失的印记,充满了美感;我们看重的不是陈旧本身,而是过去的这段被尘封的时间。美,会在拉开了时间和距离后,被重新发现。
...
孔子的谈话录是最早和最完整的人类精神画像;最令人震惊的是,五百段谈话就可以囊括这么多内容;人们可以借由它变得多么完整和圆满;清晰易懂;可又很难懂,这其中的空隙就像人为折出来的衣服的褶皱。
经过近二十年的尝试,中国终于成为我真正的故乡了。留在精神中的东西是不会流失的,这难道不足以构成想要长寿甚至永生的理由吗?
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可以比中国与“文明”的关系更紧密了。教化和自由的相互作用很值得深究。人之所以为人,什么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最美好的东西;人可以坏到什么程度,以至于之前的所得都功亏一篑;在中国,未来和传统用一种特殊的形式被表现出来,直到今天。
...
真正相爱的两个人,会将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归咎于对方。似乎要为彼此背上最重的罪名,但他们并不在意,似乎他们永远不会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你偷了我的东西!”这句话的背后藏着真切的恳求:“你怎么还不动手。”——“你把我彻底毁了!”这之中还包含着:“你终于把我毁了!”——“你杀了我!”这句话代表着热切的祈求:“杀了我吧,杀了我吧!”
我们就是这样表达对别人的激情的渴望,这激情势不可当,连谋杀的后果都阻止不了它;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爱的火焰会把爱的对象吞噬掉。
...
只要还有人愿意认真地引用某个谚语,无论它多荒谬,都还具有巨大的魅力。
...
语言中的最高级有种毁灭性的力量。
...
不信任有种危险的力量:他让我们觉得我们能够独立思考、判断和决定。他让我们觉得孤单。它强迫别人听某个人的话,让我们觉得自己有罪。它加深了事实和理解的鸿沟,让一切都充满怀疑。
...
他哪都去过。却不明说,到底去过哪里。因此,我们对所有地方都充满恐惧。
1945年8月
最小的东西取得了最大的胜利:这是权力的悖论。原子弹的弹道充满哲理:它明明有别的充满诱惑的路线可走。时间,你找它花掉的时间;你失去的这十四年里,本来有可能拯救别人。你和别人一样,什么都没做,所以说,这十四年里,你们一起参与了毁灭。
...
我们注定要有层出不穷的创造性的想法。这个诅咒中,只包含唯一一个希望。
...
死人的灵魂附着在幸存者身上,在那里,他们才会慢慢彻底地死掉。
...
我们能够收买荣誉,但只适用于当下。荣誉持续的时间无法被估量,这也是我们能与它和解的唯一原因。
...
每部作品都因为自己的读者群而变成了一个强奸犯。我们要试着用别的更纯粹的方式表达自己。
...
通过回忆和纪念让一个人继续活着,毫无疑问,这是人类到现在为止最大的成就。
...
我总去想世界上最后一个人会是什么样,他知道人类所有的过去;他了解、珍惜、厌恶和热爱已经灭亡的人类的所有样子;我也想像他一样,被这些感情填满;但他完全孤独地生活,并知道自己必死的命运。他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靠一个人保存好他无价的知识?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他一定不会不留痕迹地从世上消失。他的痛苦会很快转变成技巧;他会把动物驯化成人类,然后把自己的财富留给它们。
...
对父亲的愧疚感:我已经比他去世的年龄大九岁了。
...
你幼稚地怀着最好的期望去认识别人;而你会借此成长,因为你的期待会以最快的速度落空,变成猜忌和鄙视。而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这种幼稚的期待,它拥有巨大的力量,能够与你经历的事情相抗衡。只要你还拥有这种力量,那么你就依然拥有所有可能性。
...
她希望,他什么都知道;但如果他真的做到了,她又会觉得这很危险。她的一句话让他在一段时间里陷入猜疑和不安,因为他完全相信她。她依旧希望他知道一切。她能够忍受他轻信她的谎言,却忍受不了他的无知:因为他表面上的全知,给予她生命的力量的同时,也给了她欺骗他的力量。
...
最严厉和冷酷的等级制度存在于艺术。在艺术中一切都暴露无遗。因为它基于最真实的经历的表达。在艺术中,一切都要真实地发生。在某个地方拥有某样东西是远远不够的。人们必须亲自参演,艺术必须真切地发生。
...
我们总会为自己找到一种特殊的替罪羊,在他那里找到比自己更坏的个性。我们不考虑怎么改进自己,而是在别人那里费力;这是白费功夫,因为替罪羊永远不可能变好。我们本可以用更少的力气来让自己变得更好;而这偏偏是,我们不想做的事。
...
哲学家们总与彼此一起生孩子,却不结婚。他们的家庭关系还过得去,因为他们总在家庭以外活动。他们不会为一个女人吃醋,却依旧厌恶彼此。在捍卫自己的特别之处时,他们比所有人都无耻。并且要求自己,只要有他人在场,永不沉默。他们永远不会让自己输掉,即使他们只在幻想中练习。那些什么记性很好的哲学家,被同行当作累赘。很多人会让自己变得健忘。最特别的是那些将大部分事都忘掉的人,在自己无边的黑暗里像星星一样发光。
#摘 #人的疆域 #埃利亚斯·卡内蒂
▎人的疆域
1945
对一些人来说,“灵魂”这个词,集中体现了人类所有的恐惧和仇恨,他们希望变成火车,慌忙地呼啸而逃。
...
我们不可能快速地解决一件事;没有什么事能够被迅速掌握。或许这是可能的,但这种可能性不能被人们知道。自负的瞬间就是迷失的瞬间。这种纯洁的瞬间充满美感和力量。我们观察某个事物的无数瞬间,会在相隔几年后突然神秘地聚合成一体,它们在这时才变得深刻和统一。
...
人们可以同时强烈地喜欢很多人,对待每个人都像对待唯一一样,他们不会吝惜任何努力、热情、愤怒和悲伤,这些情感会非常激烈地燃烧,每个人,就像别人一样,都会同时交往很多人,虽然对待每个人的方式都不同,但如果每个人都如此,没人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
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可能性,都在德国上演了。所有历史同时在这个时代上演。本该先后交替出现的事突然同时出现。没有被遗漏的;没有被忘掉的。我们这代人注定要知道,人类所有让自己变好的努力都是白费的。德国的历史告诉我们,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生活本身。生活记得所有事情,并永远重复上演;可永远没人知道,下一次循环是什么时候。它最恐怖的地方在于,它有自己的脾气。但在内容上,几千年来这些循环上演的事情的本质从未改变,丝毫不受影响;如果你用力挤它,这脓包就会烂在你的脸上。
...
一个我们需要的发明:逆转爆炸。
...
两种人:一种人对生命中能够企及的位置感兴趣,作为妻子,校长,董事会,市长。他们的生命里,只有根植于他们思想中的位置,在他们眼里,身边的人也都围绕着这些位置,除了位置以外,别的东西都毫无意义,也会被下意识地忽略。另外一个类型,他们向往自由,尤其是从位置中逃离。他们对变化感兴趣;不是在阶层之间,而是每扇大门之间。他们很难突破大门,但心中永远向往外边的世界。他们会飞向一个从未属于任何人的宝座,他每坐上去一次,就能将自己垫高一毫米。
...
消息的准确性会根据它的传播形式变化的。一个使者奔跑而来,他的情绪会感染到接收者。接受者必须马上做出反应。这种情绪会让人们轻信使者的消息。信件会更安静,因为它很私密。人们对它的信任是有所保留的,而且没有迅速给出反馈的压力。电报结合了很多信件和使者口信的特点。它也是私密的,传话的人也是未知的,是一对一的方式;但它要比使者来得更突然,有点死亡降临的感觉,并且会因此带来更大的恐惧。人们信任电报。世上最尴尬的事莫过于发现有人在电报中撒谎。
...
你可以从最下层的那个人那里,学到最多的东西。他没有的东西,都是你欠他的。没有他的话,你无从知道自己欠了多少债。而这些债,就是你的立身之本。
...
关于美。——美有让人非常熟悉的东西在,但我们要和她保持距离,远到看上永远无法接近她。正因为此,美让人觉得时冷时热。只要人们可以取用她,她就不再是美了。但人们也要能辨认出她,不然她就不能感染人了。美总有一些迷惑人的地方。她时近时远。不会让人爱上它,但会让人想要追求她。她那神秘的迷惑人的方式,要比人类自己的手段多得多。
美一定要待在外部。有时候我们会快速地确认美;但这美只能待在外部。“内在美”是个很矛盾的词。镜子给这世界带来更多美;但镜子也会给我们带来疑惑;过去很多美都是从望向水面的目光发源的。但镜子出现得太频繁了,镜像中的东西大部分都毫无惊喜。只有最粗俗的人才会觉得美会自相矛盾。人们会对一切熟悉的东西感到美,我们要与它保持距离,然后,出乎意料地,回来。被爱的死人是美的,只要我们还能看见他并且不知道他已死,不然我们可能就不爱他了:在梦里。
我们常常觉得古典的事物很美,因为他们被尘封并消失很久了。铜锈,这消失的印记,充满了美感;我们看重的不是陈旧本身,而是过去的这段被尘封的时间。美,会在拉开了时间和距离后,被重新发现。
...
孔子的谈话录是最早和最完整的人类精神画像;最令人震惊的是,五百段谈话就可以囊括这么多内容;人们可以借由它变得多么完整和圆满;清晰易懂;可又很难懂,这其中的空隙就像人为折出来的衣服的褶皱。
经过近二十年的尝试,中国终于成为我真正的故乡了。留在精神中的东西是不会流失的,这难道不足以构成想要长寿甚至永生的理由吗?
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可以比中国与“文明”的关系更紧密了。教化和自由的相互作用很值得深究。人之所以为人,什么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最美好的东西;人可以坏到什么程度,以至于之前的所得都功亏一篑;在中国,未来和传统用一种特殊的形式被表现出来,直到今天。
...
真正相爱的两个人,会将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归咎于对方。似乎要为彼此背上最重的罪名,但他们并不在意,似乎他们永远不会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你偷了我的东西!”这句话的背后藏着真切的恳求:“你怎么还不动手。”——“你把我彻底毁了!”这之中还包含着:“你终于把我毁了!”——“你杀了我!”这句话代表着热切的祈求:“杀了我吧,杀了我吧!”
我们就是这样表达对别人的激情的渴望,这激情势不可当,连谋杀的后果都阻止不了它;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爱的火焰会把爱的对象吞噬掉。
...
只要还有人愿意认真地引用某个谚语,无论它多荒谬,都还具有巨大的魅力。
...
语言中的最高级有种毁灭性的力量。
...
不信任有种危险的力量:他让我们觉得我们能够独立思考、判断和决定。他让我们觉得孤单。它强迫别人听某个人的话,让我们觉得自己有罪。它加深了事实和理解的鸿沟,让一切都充满怀疑。
...
他哪都去过。却不明说,到底去过哪里。因此,我们对所有地方都充满恐惧。
1945年8月
最小的东西取得了最大的胜利:这是权力的悖论。原子弹的弹道充满哲理:它明明有别的充满诱惑的路线可走。时间,你找它花掉的时间;你失去的这十四年里,本来有可能拯救别人。你和别人一样,什么都没做,所以说,这十四年里,你们一起参与了毁灭。
...
我们注定要有层出不穷的创造性的想法。这个诅咒中,只包含唯一一个希望。
...
死人的灵魂附着在幸存者身上,在那里,他们才会慢慢彻底地死掉。
...
我们能够收买荣誉,但只适用于当下。荣誉持续的时间无法被估量,这也是我们能与它和解的唯一原因。
...
每部作品都因为自己的读者群而变成了一个强奸犯。我们要试着用别的更纯粹的方式表达自己。
...
通过回忆和纪念让一个人继续活着,毫无疑问,这是人类到现在为止最大的成就。
...
我总去想世界上最后一个人会是什么样,他知道人类所有的过去;他了解、珍惜、厌恶和热爱已经灭亡的人类的所有样子;我也想像他一样,被这些感情填满;但他完全孤独地生活,并知道自己必死的命运。他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靠一个人保存好他无价的知识?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他一定不会不留痕迹地从世上消失。他的痛苦会很快转变成技巧;他会把动物驯化成人类,然后把自己的财富留给它们。
...
对父亲的愧疚感:我已经比他去世的年龄大九岁了。
...
你幼稚地怀着最好的期望去认识别人;而你会借此成长,因为你的期待会以最快的速度落空,变成猜忌和鄙视。而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这种幼稚的期待,它拥有巨大的力量,能够与你经历的事情相抗衡。只要你还拥有这种力量,那么你就依然拥有所有可能性。
...
她希望,他什么都知道;但如果他真的做到了,她又会觉得这很危险。她的一句话让他在一段时间里陷入猜疑和不安,因为他完全相信她。她依旧希望他知道一切。她能够忍受他轻信她的谎言,却忍受不了他的无知:因为他表面上的全知,给予她生命的力量的同时,也给了她欺骗他的力量。
...
最严厉和冷酷的等级制度存在于艺术。在艺术中一切都暴露无遗。因为它基于最真实的经历的表达。在艺术中,一切都要真实地发生。在某个地方拥有某样东西是远远不够的。人们必须亲自参演,艺术必须真切地发生。
...
我们总会为自己找到一种特殊的替罪羊,在他那里找到比自己更坏的个性。我们不考虑怎么改进自己,而是在别人那里费力;这是白费功夫,因为替罪羊永远不可能变好。我们本可以用更少的力气来让自己变得更好;而这偏偏是,我们不想做的事。
...
哲学家们总与彼此一起生孩子,却不结婚。他们的家庭关系还过得去,因为他们总在家庭以外活动。他们不会为一个女人吃醋,却依旧厌恶彼此。在捍卫自己的特别之处时,他们比所有人都无耻。并且要求自己,只要有他人在场,永不沉默。他们永远不会让自己输掉,即使他们只在幻想中练习。那些什么记性很好的哲学家,被同行当作累赘。很多人会让自己变得健忘。最特别的是那些将大部分事都忘掉的人,在自己无边的黑暗里像星星一样发光。
#摘 #人的疆域 #埃利亚斯·卡内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