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罪愆、苦难、希望和真正的道路的观察

1.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与其说它是供人行走,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

2.所有人类的错误无非是无耐心,是过于匆忙地将按部就班的程序打乱,是用似是而非的桩子把似是而非的事物圈起来。

5.从某一点开始便不复存在退路。这一点是能够达到的。

6.人类发展的关键性瞬间是持续不断的。所以那些把以往的一切视为乌有的革命的精神运动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什么都还没有发生过。

10.正确的解释则是,一个大魔鬼附上了他的身,无数小魔鬼就纷纷而来为大魔鬼效劳。

11/12.观念的不同从一只苹果便可以看出来:小男孩的观念是,他不得不伸长脖子,才能刚好看到放在桌子上的苹果;而家长的观念呢,他拿起苹果,随心所欲地递给同桌者。

13.认识开始产生的第一个标志是死亡的愿望。这种生活看来是不可忍受的,而另一种又不可企及。人们不再为想死而羞愧;人们憎恨旧的牢房,请求转入一个新的牢房,在那里人们将学会憎恨这新的牢房。这种想法包含着一点残余的信念,押送途中主人会偶尔穿过走道进来,看看这个囚徒,然后说,“这个人你们不要再关下去了。让他到我这儿来吧。”

17.这个地方我还从来没有来过:呼吸与以往不同了,太阳旁闪耀着一颗星星,比太阳更加夺目。

24.理解这种幸福:你所站立的地面之大小不超出你双足覆盖的面积。

26.*藏身处难以数计,而能使你获救的只有一处,但获救的可能性又像藏身处一样多。

*这头牲口夺过主人手中的皮鞭来鞭打自己,意在成为主人,它不知道,这只是一种幻想,是由主人皮鞭上的一个新结产生的。

30.善在某种意义上是绝望的表现。

31.自我控制不是我所追求的目标。自我控制意味着:要在我的精神存在的无穷放射中任意找一处进行活动。如果我不得不在我的周围画上这么一些圆圈,那么最佳办法莫过于瞪大眼睛一心看着这巨大的组合体,什么也不做,这种观看适得其反地使我的力量得到增强,我带着这种增强了的力量回家就是。

34.他的疲惫是斗士斗剑后的那种疲惫,他的工作是将小官吏工作室的一角刷白。

35.没有拥有,只有存在,只有一种追求最后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

36.以往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我的提问得不到回答;今天我不能理解,我怎么竟会相信能够提问。但我根本就不曾相信过什么,我只是提问罢了。

37.他对这一论断——他也许拥有,但不存在——的答复,仅仅是颤抖和心跳。

38.有人感到惊讶,他在永恒之路上走得和气轻松,其实他是在往下飞奔。

40.仅仅是我们的时间概念让我们这样称呼最后的审判,实际上这是一种紧急状态法。

41.世界的不正常关系好像令人宽慰地显现为仅仅是一种数量上的关系。

44.为了这个世界,你可笑地给自己套上了挽具。

48.相信进步意味着不相信进步已经发生。这其实不是相信。

50.*人不能没有对自身某种不可摧毁之物的持续不断的信赖而活着,而无论这种不可摧毁之物还是这种信赖都可能长期潜伏在他身上。这种潜伏的表达方式之一就是对一个自身上帝的信仰。

52.*在你与世界的斗争中,你要协助世界。

53.不可欺骗任何人,也不可欺骗世界,隐瞒它的胜利。

54.除了一个精神世界外,别的都不存在,我们谓之感性世界的东西,不过是精神世界中的邪恶而已,而我们谓之恶者,不过是我们永恒发展中的一个瞬间的必然。

*以最强烈的光可以使世界解体。在弱的眼睛前面,它会变得坚固,在更弱的眼睛前面,它会长出拳头,在再弱一些的眼睛前面,它会恼羞成怒,并会把敢于注视它的人击得粉碎。

57.除了感性世界外,语言只能暗示性地被使用着,而从来不曾哪怕近似于比较性地被使用过,因为它(与感性世界相适应)仅仅与占有及其关系相联系。

58.*人们尽可能少说谎,仅仅由于人们尽可能少说谎,而不是由于说谎的机会尽可能的少。

60.谁若弃世,他必定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于是他就开始察觉真正的人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质无非是被人爱。前提是,人们与他的本质是相称的。

61.*如果有谁在这个世界之内爱他人,那么这与在这个世界之内爱自己相比,既非更不正当亦非更正当。剩下的只有一个问题:第一点是否能做到。

62.只有一个精神世界而没有其他存在这一事实夺去了我们的希望,而给我们以确切性。

63.我们的艺术是一种被现实照耀得眼花缭乱的存在:那照在退缩的怪脸上的光是真实的,岂有他哉。

66.他是地球上一个自由的、有保障的公民,因为他被拴在一根链条上,这根链条的长度够他出入地球上的一切空间,但其长度毕竟是有限的,不容他越出地球边界半步。同样,他也是天空中的一个自由的和有保障的公民,因为他也被拴在一根类似的天空链条上。他想要到地球上去,天空那根链条就会勒紧他的脖子;他想要到天空中去,地球的那根就会勒住他。尽管如此,他拥有一切可能性,他也感觉到这一点;是的,他甚至拒绝把这整个情形归结于第一次被绑时所犯的一个错误。

67.他追逐着事实,犹如一个初学滑冰者,而且他无论什么地方都滑,包括禁止滑冰的地方。

69.理论上存在一种完美的幸福可能性:相信心中的不可摧毁性,但不去追求它。

75.*用人类来考验你自己吧,它使怀疑者怀疑,使相信者相信。

76.有这种感觉:“我不在这里抛锚”——就马上感觉到周身浪潮起伏,浮力陡增!

77.与人的交往诱使人进行自我观察。

78.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87.一种信仰好比一把砍头斧,这样重,这样轻。

89.一个人有自由的意志,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当他愿意这样生活时,他是自由的;现在他当然不能退回去了,因为他已不是当时愿意这样生活的他了,而就这点而言,他活着又何尝不是实施他当初的意愿的方式。

第二,在他可以选择这一生的行走方式和道路时,他是自由的。

第三,他的自由表现在:他作为那样一个人(他有朝一日将重新成为那样一个人),怀着这么一种意愿,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着这一人生道路走下去,并以此方式恢复自我。诚然,他走的是一条虽可选择,但繁如迷宫的道路,以致这一生中没有一块小地方不曾被他的脚印所覆盖。

这就是自由意志的三重性,但它也是(因为它是同时的)一种单一性,而且从根本上说是铁板一块,以致没有一点空隙可容纳一种意志,无论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

90.*两种可能:把自己变得无穷小或本来就是这么小。第二种是完成式,即无为,第一种是开端,即行动。

94.生命开端的两个任务:不断缩小你的圈子和再三检查你自己是否躲在你的圈子之外的什么地方。

96.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的我们的自我折磨。

98.*关于宇宙的无限宽广和充实的想象是把艰辛的创造自由的自我思索之混合推到极端的结果。

*有些人估计,除了那原始大欺骗外,在每一件事件中都有一个独特的小骗局在针对着他们,这好比是:当一出爱情戏在舞台上演出时,女演员除了对她的情人堆起一副虚伪的笑容外,还有一副特别隐蔽的笑容是留给后排座位中完全特定的一个观众的。这可谓“想入非非”了。

101.罪愆总是公然来临,马上就会被感官抓住的。它归结于它的许多根子,但这些根子并不是非拔出来不可的。

102.我们周围的一切苦难我们也得去忍受。我们大家并非共有一个身躯,但却共有一个成长过程,它引导我们经历一切痛楚,不论是用这种或那种形式。就像孩子成长中经历生命的一切阶段,直至成为白发老人,直至死亡(而这个阶段从根本上看似乎是那以往的阶段——无论那个阶段是带着需求还是怀着畏惧——所无法接近的),我们同样在成长中经历这个世界的一切苦难(这同人类的关系并不比同我们自己的关系浅)。在这一关系中没有正义的容身之地,但也不容对苦难的惧怕或作为一个功劳来阐述苦难。

103.你可以避开这个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

106.谦卑给予每个人,包括孤独的绝望者以最坚固的人际关系,而且立即生效,当然唯一的前提是,谦卑必须是彻底而持久的。谦卑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它是真正的祈祷语言,同时是崇拜和最牢固的联系。人际关系是祈祷关系,与自己的关系是进取关系;从祈祷中汲取进取的力量。

108.“然后他回到他的工作中去,仿佛什么事都不曾发生似的。”这是一句我们很熟悉的话,记不清在多少旧小说中出现过,虽然它也许从来没有在任何小说中出现过。

109.“不能说我们缺乏信仰。单是我们的生活在其信仰价值方面就是取之不竭的。”——“这里面有一种信仰价值吗?人们总不能不生活吧。”“恰恰在这‘总不能’中存在着信仰的疯狂力量;在这一否定中这种力量获得了形象。”

*你没有走出屋子的必要。你就坐在你的桌旁倾听吧。甚至倾听也不必,仅仅等待着就行。甚至等待也不必,保持完全的安静和孤独好了。这世界将会在你面前蜕去外壳,它不会别的,它将飘飘然地在你面前扭动。

...

译者注:这组箴言是卡夫卡生前自己从笔记中选出的,他做了誊清并编了号,但未加总标题。这个标题为马克斯·勃罗德所加。文中以 * 号起首的段落是被卡夫卡画掉,但未从中抽去的。

#摘 #卡夫卡全集 #卡夫卡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