ㅤ
▎没有材料的自传
232.爱是什么
我曾真正被人爱过一次。人们一向都很喜欢我。连我几乎不认识的人也从不对我粗暴、无礼或冷淡。对于那些喜欢我的人,倘若我做出一点回应,就可能发展成一种爱或感情。但我总是缺乏耐心,也无法聚精会神地去做这样的努力。
起初我以为(我们对自己了解得如此少),我的心灵对这类事情的明显冷漠应归咎于我的羞怯。但我逐渐意识到,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一种情感上的沉闷——不要把它与生活的沉闷混为一谈。我没有耐心让自己投入持续不断的感情,尤其是保持这种感情需要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为什么要这么做?”从不思考的那部分我这样想。凭着智慧敏锐力和心理洞察力,我足以知道“如何去做”,而我总是忘记“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意志太薄弱了,所以我没有任何意志。我的情感、智识、意志和生活中的一切行为都是如此。
然而有一次,命运竟然鬼使神差地使我相信自己爱上了什么人,并得以证实那个人也真正爱着我。而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大惑不解,就好像我得了什么以非自由兑换货币形式发放的大奖。由于我也是凡夫俗子,所以我感到有些飘飘然。然而,看起来再自然不过的情感瞬间消失。随之而来的是一种难以界定的不适感,这种感觉包含了乏味、羞辱和倦怠。
沉闷,仿佛命中注定要我做一件苦差事来填满陌生的夜晚时光。乏味,犹如一项新的职责——是一种可憎的互动——有讽刺意味的是,它就像命运强加给我的特权,我也应当感谢命运。乏味,犹如千篇一律的生活还不够单调,我的确切感觉也必须烙上这样的单调。
羞辱吗?是的,我感到羞辱。我费了好一阵子才理解这种看似完全说不通的感觉。我被人所爱。有人将我当作可以被爱的人类来倾注自己的注意力,这激起了我的虚荣心。然而,短暂的虚荣心过后(这种虚荣心里可能还包含了某种惊喜),我所体验到的是一种羞辱。我感到自己就像误拿了别人的大奖——那个奖只属于名副其实的人。
但最大的感觉就是倦怠——这种倦怠比任何乏味都难受。我终于理解了夏多布里昂的那句话,之前,由于我缺乏个人经验,那句话的含义总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夏多布里昂在代表作《勒内》中写道:“人们受累于被爱。”我惊讶地发现,这与我的体验不无二致,以至于我无法否定它的正确性。
被人所爱,真正被人所爱,是多么令人倦怠啊!成为别人繁重情感的施予对象,是多么令人倦怠啊!看看你自己——你最大的渴望就是永远自由——如今却被改造成一个天天往返两地的送货员,摆出一副不会逃避的体面模样,唯恐别人以为你对感情不负责任,并将失去人类心灵所能给予的最高尚的情感。你的存在完全依附于与他人情感的关系之上,是多么令人倦怠啊!你不得不有所感觉,不得不拿出哪怕是一丁点的爱作为回报,即便这种爱不是真正的互动,这又是多么令人倦怠啊!
这段朦胧的心灵插曲转瞬即逝,如今在我的知觉或情感里没留下任何痕迹。它没有带给我任何从人类生活准则里能演绎出来的体验,因为我是人类,我的体验与生俱来。它让我悲叹过去时既不悲也不喜。我像是在哪里读到过它,事情像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它又像一本我读到一半不得不停下来的小说,小说的另一半已丢失,但我并不介意,因为故事的前半部分还在那里,尽管它已没有意义。我认识到,不管丢失的那一半里讲述着什么样的故事,那本书都将永远失去意义。
剩下的就是我对爱我之人的感激之情。但这是一种抽象的、令人困惑的感激,更多的是理智而不是情感。如果有人因此而悲伤,那么我感到抱歉。我对此感到抱歉,但仅此而已。
生活不大可能再给我一次偶遇的自然情感。在彻底分析完第一次体验后,我几乎希望看到自己再次遇到情感时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我可能会感受到更多或更少的感情。如果这样的命运降临,那就降临好了。我对我的情感充满好奇,不管有或没有。
#摘 #不安之书 #佩索阿
▎没有材料的自传
232.爱是什么
我曾真正被人爱过一次。人们一向都很喜欢我。连我几乎不认识的人也从不对我粗暴、无礼或冷淡。对于那些喜欢我的人,倘若我做出一点回应,就可能发展成一种爱或感情。但我总是缺乏耐心,也无法聚精会神地去做这样的努力。
起初我以为(我们对自己了解得如此少),我的心灵对这类事情的明显冷漠应归咎于我的羞怯。但我逐渐意识到,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一种情感上的沉闷——不要把它与生活的沉闷混为一谈。我没有耐心让自己投入持续不断的感情,尤其是保持这种感情需要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为什么要这么做?”从不思考的那部分我这样想。凭着智慧敏锐力和心理洞察力,我足以知道“如何去做”,而我总是忘记“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意志太薄弱了,所以我没有任何意志。我的情感、智识、意志和生活中的一切行为都是如此。
然而有一次,命运竟然鬼使神差地使我相信自己爱上了什么人,并得以证实那个人也真正爱着我。而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大惑不解,就好像我得了什么以非自由兑换货币形式发放的大奖。由于我也是凡夫俗子,所以我感到有些飘飘然。然而,看起来再自然不过的情感瞬间消失。随之而来的是一种难以界定的不适感,这种感觉包含了乏味、羞辱和倦怠。
沉闷,仿佛命中注定要我做一件苦差事来填满陌生的夜晚时光。乏味,犹如一项新的职责——是一种可憎的互动——有讽刺意味的是,它就像命运强加给我的特权,我也应当感谢命运。乏味,犹如千篇一律的生活还不够单调,我的确切感觉也必须烙上这样的单调。
羞辱吗?是的,我感到羞辱。我费了好一阵子才理解这种看似完全说不通的感觉。我被人所爱。有人将我当作可以被爱的人类来倾注自己的注意力,这激起了我的虚荣心。然而,短暂的虚荣心过后(这种虚荣心里可能还包含了某种惊喜),我所体验到的是一种羞辱。我感到自己就像误拿了别人的大奖——那个奖只属于名副其实的人。
但最大的感觉就是倦怠——这种倦怠比任何乏味都难受。我终于理解了夏多布里昂的那句话,之前,由于我缺乏个人经验,那句话的含义总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夏多布里昂在代表作《勒内》中写道:“人们受累于被爱。”我惊讶地发现,这与我的体验不无二致,以至于我无法否定它的正确性。
被人所爱,真正被人所爱,是多么令人倦怠啊!成为别人繁重情感的施予对象,是多么令人倦怠啊!看看你自己——你最大的渴望就是永远自由——如今却被改造成一个天天往返两地的送货员,摆出一副不会逃避的体面模样,唯恐别人以为你对感情不负责任,并将失去人类心灵所能给予的最高尚的情感。你的存在完全依附于与他人情感的关系之上,是多么令人倦怠啊!你不得不有所感觉,不得不拿出哪怕是一丁点的爱作为回报,即便这种爱不是真正的互动,这又是多么令人倦怠啊!
这段朦胧的心灵插曲转瞬即逝,如今在我的知觉或情感里没留下任何痕迹。它没有带给我任何从人类生活准则里能演绎出来的体验,因为我是人类,我的体验与生俱来。它让我悲叹过去时既不悲也不喜。我像是在哪里读到过它,事情像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它又像一本我读到一半不得不停下来的小说,小说的另一半已丢失,但我并不介意,因为故事的前半部分还在那里,尽管它已没有意义。我认识到,不管丢失的那一半里讲述着什么样的故事,那本书都将永远失去意义。
剩下的就是我对爱我之人的感激之情。但这是一种抽象的、令人困惑的感激,更多的是理智而不是情感。如果有人因此而悲伤,那么我感到抱歉。我对此感到抱歉,但仅此而已。
生活不大可能再给我一次偶遇的自然情感。在彻底分析完第一次体验后,我几乎希望看到自己再次遇到情感时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我可能会感受到更多或更少的感情。如果这样的命运降临,那就降临好了。我对我的情感充满好奇,不管有或没有。
#摘 #不安之书 #佩索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