ㅤ
▎草色
...
真的同情也已经无甚意味,假的同情乃是卑鄙。
▎末班车的乘客
...
长年的辛苦,使我变得迟钝:处处比人迟一步钝一分,加起来就使我更辛苦——我常是末班车的乘客。
▎7克
...
庄严与滑稽隔一层纸,对这层纸,我有兴趣。每当四顾无人,忍不住伸手抽去这层纸。如若将来神明课我此罪,我有所辩:我是在四顾无人时才抽的啊。
▎马拉格计划
...
阿拉伯文化曾被诠释为“历史的伪形”,其后,俄罗斯据说亦有此例,若云现今轮到中国,却又未必,中国近代不满百年,两次出现由隐而显的恶的进程,两种恶,状如消长,实系接代,都先取隐的方式,工夫花在伪善上,伪善得不耐烦,恶便赤裸全显,至此再要回到伪善就回不去。中国的“历史的伪形”,除非是指这一段“伪形的历史”,业已过去,恶愈来愈显,其间有所重温伪善伎俩者,不过是癌症病房中的几下子健身操。
二辑
▎大西洋赌城之夜
...
现代人的现代病就在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死死吮吸啃嚼“现代”,没有顾盼到凡历史记载的,小说描写的,梦中见过的,明天明天要来的,都同生活中遭遇周旋的一样是真实。
...
这个宇宙并非为人而设造的。人已算得精灵古怪,分出阴与阳,正与负,偶然与必然,相对与绝对,经验与先验,有限与无限,可知与不可知……糟的是凡能分析出来的东西,其原本都是混合着的。混合便是存在。宇宙之为宇宙,似乎不愿意被分析。分析是为了利用,分析的动机是反宇宙的。
...
那难于承认难于否认的心灵的感应,超感官的知觉,后证无误的征兆,反理性的异象,物质分解到最后的逸失——使人类顾虑到也许另有一种或几种时空观念与我们不同的世界存在着,它们也不即是宇宙意志,也不是佛的意志,也不是其他宗教家所崇奉的神的意志,却是常常先于我们高于强于我们的不以质存在而以能存在的力,不是古今的宗教、哲学、科学所能敷衍解释得了的。
▎恒河·莲花·姐妹
...
人类确是将娑婆世界摆布得有条有款,每种荒谬都立下无数然然非非可可否否的细则,受其一,便得受其二,认同三,随之认同四,服了五,势必服了六。既中环节,从兹容顺不容逆,智愚贤不肖全体上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本来指的是善的规律,却从古到今说明着恶的规律。一恶一网,疏而不漏,众网叠扣,疏处变密了。
...
但我们开始嘲谑别人时总是先忘掉了自己。
▎爱默生家的恶客
...
沮丧者不阅读,不言语,不奏乐。“我本来有了听觉,现在却只有耳朵。以前我有了视力,而今却只有眼睛。”——那么,艺术都是“兴奋”,不同程度的兴奋,甚至该说是某一层次的激动,全是精力的戏剧性。所谓恬漠、萧闲、浑然忘机、乘化归尽,仍是各有其内在的兴奋激动,不像评论家好事家所乐道的那么超脱、无为、心如古井、形似槁木。埃及、中国、希腊的古石像,看来安谧和平,那时,每尊都是叮叮当当碎屑纷飞,一斧一凿地造作出来的。所有的艺术,表现了人的“有”。表现人的“无”的艺术是不可知的。
...
曹雪芹的笔触也不漏掉“沮丧”,在怡红公子的额上点了一点,然而旋即离题——按汤显祖、曹雪芹他们的观点观念:情心即佛心,道的极致至多成圣,情的极致倒能成佛。下凡历劫这种自圆之说,无限的美丽,只有东方艺术家才想得周全。所以贾宝玉沮丧了半个夜晚,写了几句偈,翌日又若无其事地找姐姐妹妹去了——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曹侯还能试遣愚衷,意思是百无聊赖之中,笔是拿得起的,神是凝得拢的。
...
人生的真实是艺术所接受不了的,因此我们到了某种时刻,也接受不了艺术。艺术是浮面的,是枉然的兴奋,徒劳的激动。
...
所谓伟大的性格、伟大的思想、伟大的行为,世界只承认其业绩。旅游者看到的是高高低低的纪念碑,伟大而无纪念碑的人也许更多,因为他们不像哥德、蒙田那样肯屈尊,肯随俗。也不像纪德、萨特那样地乐于比持久,争不朽——荒谬,如果按加缪的说法,荒谬只是起点,不会是终点,也不连同其过程,那还说什么呢。
...
这样的令人沮丧的年代中,唯一的娱乐是“在哲学家的专猎区里偷打几枪,归来途经爱默生家,不免进屋坐坐”。
拥有无数隽语箴言的爱默生劝勉道:
“一个人如果能看穿这世界的矫饰,这个世界就是他的。”
说得真亮,说了古先知们没有说也说不出的话。
不知亚里士多德对“沮丧”有否下过定义,我对“沮丧”的定义宁是这样:
“正当看穿这世界的矫饰而世界因此属于他的时候,他摇头,他回绝了。”
#摘 #爱默生家的恶客 #木心
▎草色
...
真的同情也已经无甚意味,假的同情乃是卑鄙。
▎末班车的乘客
...
长年的辛苦,使我变得迟钝:处处比人迟一步钝一分,加起来就使我更辛苦——我常是末班车的乘客。
▎7克
...
庄严与滑稽隔一层纸,对这层纸,我有兴趣。每当四顾无人,忍不住伸手抽去这层纸。如若将来神明课我此罪,我有所辩:我是在四顾无人时才抽的啊。
▎马拉格计划
...
阿拉伯文化曾被诠释为“历史的伪形”,其后,俄罗斯据说亦有此例,若云现今轮到中国,却又未必,中国近代不满百年,两次出现由隐而显的恶的进程,两种恶,状如消长,实系接代,都先取隐的方式,工夫花在伪善上,伪善得不耐烦,恶便赤裸全显,至此再要回到伪善就回不去。中国的“历史的伪形”,除非是指这一段“伪形的历史”,业已过去,恶愈来愈显,其间有所重温伪善伎俩者,不过是癌症病房中的几下子健身操。
二辑
▎大西洋赌城之夜
...
现代人的现代病就在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死死吮吸啃嚼“现代”,没有顾盼到凡历史记载的,小说描写的,梦中见过的,明天明天要来的,都同生活中遭遇周旋的一样是真实。
...
这个宇宙并非为人而设造的。人已算得精灵古怪,分出阴与阳,正与负,偶然与必然,相对与绝对,经验与先验,有限与无限,可知与不可知……糟的是凡能分析出来的东西,其原本都是混合着的。混合便是存在。宇宙之为宇宙,似乎不愿意被分析。分析是为了利用,分析的动机是反宇宙的。
...
那难于承认难于否认的心灵的感应,超感官的知觉,后证无误的征兆,反理性的异象,物质分解到最后的逸失——使人类顾虑到也许另有一种或几种时空观念与我们不同的世界存在着,它们也不即是宇宙意志,也不是佛的意志,也不是其他宗教家所崇奉的神的意志,却是常常先于我们高于强于我们的不以质存在而以能存在的力,不是古今的宗教、哲学、科学所能敷衍解释得了的。
▎恒河·莲花·姐妹
...
人类确是将娑婆世界摆布得有条有款,每种荒谬都立下无数然然非非可可否否的细则,受其一,便得受其二,认同三,随之认同四,服了五,势必服了六。既中环节,从兹容顺不容逆,智愚贤不肖全体上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本来指的是善的规律,却从古到今说明着恶的规律。一恶一网,疏而不漏,众网叠扣,疏处变密了。
...
但我们开始嘲谑别人时总是先忘掉了自己。
▎爱默生家的恶客
...
沮丧者不阅读,不言语,不奏乐。“我本来有了听觉,现在却只有耳朵。以前我有了视力,而今却只有眼睛。”——那么,艺术都是“兴奋”,不同程度的兴奋,甚至该说是某一层次的激动,全是精力的戏剧性。所谓恬漠、萧闲、浑然忘机、乘化归尽,仍是各有其内在的兴奋激动,不像评论家好事家所乐道的那么超脱、无为、心如古井、形似槁木。埃及、中国、希腊的古石像,看来安谧和平,那时,每尊都是叮叮当当碎屑纷飞,一斧一凿地造作出来的。所有的艺术,表现了人的“有”。表现人的“无”的艺术是不可知的。
...
曹雪芹的笔触也不漏掉“沮丧”,在怡红公子的额上点了一点,然而旋即离题——按汤显祖、曹雪芹他们的观点观念:情心即佛心,道的极致至多成圣,情的极致倒能成佛。下凡历劫这种自圆之说,无限的美丽,只有东方艺术家才想得周全。所以贾宝玉沮丧了半个夜晚,写了几句偈,翌日又若无其事地找姐姐妹妹去了——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曹侯还能试遣愚衷,意思是百无聊赖之中,笔是拿得起的,神是凝得拢的。
...
人生的真实是艺术所接受不了的,因此我们到了某种时刻,也接受不了艺术。艺术是浮面的,是枉然的兴奋,徒劳的激动。
...
所谓伟大的性格、伟大的思想、伟大的行为,世界只承认其业绩。旅游者看到的是高高低低的纪念碑,伟大而无纪念碑的人也许更多,因为他们不像哥德、蒙田那样肯屈尊,肯随俗。也不像纪德、萨特那样地乐于比持久,争不朽——荒谬,如果按加缪的说法,荒谬只是起点,不会是终点,也不连同其过程,那还说什么呢。
...
这样的令人沮丧的年代中,唯一的娱乐是“在哲学家的专猎区里偷打几枪,归来途经爱默生家,不免进屋坐坐”。
拥有无数隽语箴言的爱默生劝勉道:
“一个人如果能看穿这世界的矫饰,这个世界就是他的。”
说得真亮,说了古先知们没有说也说不出的话。
不知亚里士多德对“沮丧”有否下过定义,我对“沮丧”的定义宁是这样:
“正当看穿这世界的矫饰而世界因此属于他的时候,他摇头,他回绝了。”
#摘 #爱默生家的恶客 #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