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米歇尔·福柯几十年前回顾以往的性理论时,他在我们的性欲和性行为中看到了他所发现的知识和权力规定的四个策略性总和。这四个历史性特点或重大事件是:

对女性身体的歇斯底里化、儿童性欲的教育学化、生殖行为的社会化和非常态性快感的精神病学化。

...

今天需要我们描述的是女性性欲的觉醒,儿童性欲的禁忌化和对儿童的性虐待,性别差异的不平等遭遇,性欲与生育意愿的分离,异性恋与婚姻作为唯一一种生活和爱情模式的历史退位,以及对以往被认为是病态的非常态性欲与性行为的文化价值化和部分认可。

...

但是,孤独、唯我、互不相容以及性的神秘化等性的痛苦,仍然在继续。这些痛苦如今被装饰在新的性欲和性行为、新的性别认同和新的性别组合模式等范畴的花絮之中,而这些范畴还在争取社会的文化认可。

...

所有与性相关的领域,从伟大的爱情到变态的性欲望,都有一个共通点,即都有着一种尚未解开的自我冲突。由于这种起源于普遍原因的冲突没有得以解脱,因而也就没有性自身和谐的可能性。横亘在性的意愿与性的满足之间的那个深渊,只有借助一定的客体模式,即只有借助性欲和性行为,借助规则和坚守才能跨越。但也存在有唤起个人性欲的秘密和由主体互动的爱情而获得的无法估量的性满意度,可以用来填补这个深渊。

▎1 范畴的必要性和理论的恐怖

任何理论都是一种均衡信息的秩序。

▎3 什么是性的自然特性

任何一种有关性欲性行为受中枢神经控制、受生殖生理驱动或受性荷尔蒙影响的解释,其实都是以各自不同的社会标准对性的操控和方向所做的推测,整合了当时的科学认知,并且也都是对人的形象所做的各自不同的理解,而构成人的形象的基础则是测定人与自然与社会总体关系的结果。

▎10 爱情的形态

现代人的爱的能力是一种心灵的适应力。这可以归结为一种联结和满足或是分离和失败的过程。爱情和情欲以孤独、仇恨和保留为基础,但同样也以实现巨大的愿望和全身心的投入为基础。它们是现实的,但又是不真实的;是实用的,但又是非理性的。被我们称为爱情的这件事,有着一种相互极具对立的发展倾向:这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最亲近关系的天堂和地狱。它一方面代表了身体的融合和欢乐,另一方面则又是身体的折磨和童年的恐惧,是儿童时代曾经陷入过的牢狱。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人终生都在为此或是唱着一首赞歌或是唱着一首哀歌。

...

爱情作为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似乎在排除了客体制约后成了一种直接的人与人的关系:“你需要的只是爱”。但正是这种现象,这种给爱情打上了普遍性印记的现象,使爱情自身成为一种社会通行的爱情形态。在这个形态的背后仍在继续着的是:没有不带心机的温柔,没有不带用意的友谊,没有不为了招摇的打扮,没有不带占有的奉献,没有不故意叫嚷的幸福。绕过一层层设置的障碍和装腔作势,一切都在按F(性交)的格式运作,当然因人而异。已经凝聚成形的爱情形态假惺惺地借助一种多彩多样的表演来使自己更富有活力。但是爱情的自发性和陶醉感是从外在于爱情的社会所注入的,物化的多解性贯穿于爱的内核,因此它便不免有着在活力中的僵化,在享受中的拒绝享受,在充分关系中的无关系,在忠诚中的不忠诚,在爱之中的对人的蔑视。

#摘 #性欲和性行为 #福尔克马·西古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