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但愿那另一种觉醒,死亡,
能给我不含记忆的时间。
能给我不含记忆的时间。
ㅤ
▎八本八开本笔记
第一本八开本笔记
每个人体内都带有一个房间。这一事实甚至可以通过谛听来验证。当一个人快速地在街上走着,并倾听着,比如在夜间,周围万物沉寂,这时他就能听见一个固定得不够结实的壁镜在叮当作响。
...
他走着,胸脯内缩,肩膀前耸,双手下垂,两腿几乎不抬,目光凝集一处。这是个司炉工。他铲起煤来,投入火焰熊熊的炉孔。一个小孩偷偷穿过了工厂中的20个院落来到这儿,拽着他围裙的一角。“爸爸,”他说,“我把汤给你带来了。”
...
我感到我就像一只麻雀,在楼梯上跳跃,而她正在把我柔软的、成片的、灰色的羽毛搞乱。
...
人们对一切都听其自然,裁缝对他的节约当然会有一套无可辩驳的理由,任何外人都没有想过去追问根源。
第二本八开本笔记
写下的和流传的世界历史往往通盘失误,人的预感能力虽然也经常引向误区,但总是在导引,并不弃人而去。
...
无所适从,仿佛春天的一座粮仓,春天的一个肺结核患者。
第三本八开本笔记
1917年10月18日。对夜的畏惧。对非夜的畏惧。
...
10月19日。在精神斗争中把自己的和外人的分开之毫无意义(此词流于过分)。
...
就绝对而言,一切科学都是方法论。所以对这明显是方法论之物的任何恐惧都是没有必要的。它是套筒,但是不适用于一切,只适用于一个。
...
我们大家在进行同一场斗争(假如我受到最后一个问题的攻击,而伸手到身后去抓取武器,我将无法在武器中选择,即使我能选择,我也只能拿“他人的”,因为我们大家只有一批武器储备)。我不能进行自己的斗争;如果何时我以为自己是自立的,发现周围没有别人,那么马上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我不能立即到达,或根本不能到达大家的位置,我便必须接受现在这个岗位。当然,这并不排除先驱者、后来人、左右翼和战争的一切习惯和怪异特点的存在,但是确没有自立的战争进行者。这是对虚荣心的(打击)?是的,但同时也是对其必要的、实事求是的鼓舞。
...
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与其说它是供人行走,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
...
总是在虚荣心和自我陶醉的爆发之后才得以喘口气。
...
对细节和自己的世界观进程的记忆之弱——一个很糟糕的信号。只是整体的残片。如果你不能这样地总结自己,在需要决断时把自己整个地握在手中,就像握着一块准备投出的石头,一把准备屠宰的利刃,那么,哪怕你只是想要触及那最伟大的任务,只是想嗅及它的临近,只是想梦到它的存在,只是想求得有它的梦,只是斗胆去学这种请求的字母,又怎么做得到呢?另一方面,在拳拢双手之前,并没有向手心吐唾沫的必要。
...
有可能想某种无可安慰的事吗?或者不如说在没有丝毫安慰的情况之下去想无可安慰的事?这里有一条出路:这么一种认识就是一种安慰。人们完全可能这么想:你必须排除你自己,人们完全可能不必篡改这种认识即保持不倒,保持这种意识:我认识到了。这将真的意味着,拽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拽出沼泽。在肉体世界中可笑的东西,在精神世界中往往是可能的。
...
心理学是烦躁。
...
所有人类的错误都是烦躁,这是方法论的一种过早断裂,一种似乎存在的事物的似乎的植入。
...
以沾上世俗的污斑的眼睛看,我们的处境相当于在一条长长的隧道里出轨的火车的乘客,所处的地方恰恰是:来自隧道始端的光线再也看不到,而终端的光线微乎其微,以致不得不不间断地用目光去搜索,却一次又一次地失去目标,弄得连哪是始哪是终都没有把握了。可是,出于我们意识的混乱或是其高度的敏感,我们周围尽是怪物,而且出于每个人不同的情绪和烦恼,不断演示着一个或是令人着迷、或是令人厌倦的万花筒。
...
许多逝者成天只忙于舔死人河的水流,因为它是从我们这儿流去的,尚含有我们的海洋的咸味。出于厌恶,这条河流将水倒流,把死者又卷回到生命之中。然而他们却深感庆幸,唱着感恩歌,抚摩着愤怒的死人河。
...
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是从不间断的。所以那些宣布以前的一切皆为虚无的精神革命运动是有道理的,因为实际上还什么都没有发生。
...
人类史是一个漫步者的两个步子之间的瞬间。
...
从外界,人们总是胜利地用理论把世界压入坑中,自己也一同掉进去,可是只有从内部才能够维护住自己并且使世界保持平静和真实。
...
堂·吉诃德最重要的行动之一,一个比跟风车的斗争更重要的行动是:他的自杀。死者堂·吉诃德想要杀死已死的堂·吉诃德;但为了实施这一行动,他需要有一个活着的位置,他持着他的剑不断地而又徒劳地寻找着这个所在。在这一忙碌过程中,这两个死者以无休无止的、看上去分明是生龙活虎的翻跟斗形象穿越整个时间。
...
认识你自己,并不意味着:观察你自己。观察你自己是蛇的语言。其含义是:使你自己成为你的行为的主人。但其实你现在已经是了,已经是你的行为的主人。于是这句话便意味着:曲解你自己!摧毁你自己!这是某种恶——只有当人们把腰弯得很低时,才能听见他的善,是这么说的:“为了还你本来面目。”
...
认识开始的第一个信号是求死的愿望。这种生活看来是无法忍受的,另一种生活似乎遥不可及。人们不再为想死而感到羞愧;人们请求把他从这个他所憎恨的旧牢房里移到另一个他将学会憎恨的新牢房里去。一丝信念的残余在此也起着作用:在搬运他的过程中主人也许会偶然地穿过走道,看看这个囚徒,说道:“此人你们别再关押了。他正上我这里来。”
...
要理解这个幸福:你所站立的地面不会超出你双脚的覆盖面。
...
藏身处不计其数,可救命的只有一处,但是救命的可能性又像藏身处一样多。
...
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
干消极的事之任务还落在我们身上;积极的则已经给过我们了。
...
一驾载着三个男人的农家马车在黑暗中正在一个坡道上缓缓行驶。一个陌生人迎面走来,向他们喊叫。交换了几句话后,他们明白了,他是想要搭车。人们给他腾出一个地方,把他拽了上来。车行了一段后人们才问他:“你是从对面那个方面来的,现在又坐车回去?”“是的,”陌生人说,“我先是朝你们这个方向走的,但后来又掉了头,因为天黑得比我估计的早。”
...
11月21日。客观的无用能够让人掩盖手段的无用。
...
善在一定意义上是绝望。
...
宣布并不见得是对信念的一种削弱(也不用为此而抱怨),但却是信念的一种弱点。
...
我并不追求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意味着:截取我的精神存在的无穷无尽的放射过程中偶然的一点,对它施加影响。但是如果我不得不在我的周围布上这些圈子,那么我宁可一动不动地静观这可怕的一团,而只把这一瞬间反而会给我带来的力量携回家去。
...
人们从右边的门涌入房间内,那儿正在召开家庭委员会,他们听见的是最后一个发言人的最后一句话,他们抓住委员会成员,从左边的门涌出去,大声宣布了他们的判决。真实的是对这句话的判决,虚无的是这个判决本身。如果他们要真正真实地做出判决,他们就必须永远待在屋子里,这样他们就将成为家庭委员会的成员,于是便不再有能力去判决。
真正有能力判决的只有这个党,但作为这个党他们又无法判决。据此,世界上便不存在判决的可能性,而只有其光泽。
...
独身和自杀立于相同的认识层次上,自杀和殉难却绝不是,也许婚姻和殉难是的。
...
一个人感到惊讶,永恒之道路他怎么走得那么轻松;其实他是在往下疾奔。
...
疯子和濒临淹死者,两人都举起胳膊。前者制造的是与诸因素的和谐,后者制造的则是与诸因素的冲突。
...
11月25日。道路是无尽的,丝毫不可缩短,丝毫不可增加,可是每个人还都想把他那幼稚可笑的一公尺加上去。“没错,这一公尺路你也必须走,人们不会忘记的。”
...
猎狗们仍在院子里嬉耍,可是那个猎物却无法逃脱它们,尽管它现在正飞速穿越了重重树林。
...
三点:将自己视为某种陌生体,忘记这种看法,保留目光。或只有两点,因为第三点已包含了第二点。
...
天空是沉默的,只有在这沉默中响着回音。
...
在你与世界的斗争中要帮助世界。
...
只有一个精神世界,别的都不存在;我们称为感性世界的,其实是精神世界中的恶,我们称为恶的,只是我们永恒的发展中一个瞬间的必要。
以最强烈的光可以使世界解体。在弱眼前面,它会变得坚固;在更弱的眼睛前面,它会长出拳头;在再弱一些的眼睛前面,它会恼羞成怒,并会把敢于注视它的人击得粉碎。
...
只有一个精神世界而没有其他存在这一事实夺去了我们的希望,而给我们以确定性。
...
我们的艺术是一种被真实照耀得眼花缭乱的存在:那照在退缩的怪脸上的光是真实的,其他都不是。
...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见到真实,但每个人都是真实。
...
那个从世界展览会送回家去的黑人,想家想得精神不正常了,在他的村子里的他的氏族的一片悲叹声中,作为传播和义务,以最最严肃的神色表演了笑话,这便被当成非洲的习俗而使欧洲观众着了迷。
...
艺术的自我忘怀和自我升华:明明是逃亡,却被当成了散步或进攻。
...
那种忧虑带来的压力使受优待者向受压迫者表示歉意,这种忧虑即对能否保住优待的忧虑。
...
他猛吃着从他自己桌上掉下的残食;这样他虽然有一阵子肚子比谁都饱,但却耽误了吃桌上的东西;于是后来就再没有残食掉下来。
...
一个突变。回答问题时瞻前顾后,小心翼翼,怀着希望,窥测方向,绝望地在问题的那不可接近的脸上探索着,跟着它踏上最荒唐的、亦即为回答所避之唯恐不及的道路。
第四本八开本笔记
日子、季节、一代代人、一个个世纪互相接替过程那种表面的寂静是一种倾听;马匹就是这样走在车子的前面。
...
生命开端的两个任务:不断缩小你的圈子和再三检查你自己是否躲在你的圈子之外的什么地方。
#摘 #卡夫卡全集 #卡夫卡
▎八本八开本笔记
第一本八开本笔记
每个人体内都带有一个房间。这一事实甚至可以通过谛听来验证。当一个人快速地在街上走着,并倾听着,比如在夜间,周围万物沉寂,这时他就能听见一个固定得不够结实的壁镜在叮当作响。
...
他走着,胸脯内缩,肩膀前耸,双手下垂,两腿几乎不抬,目光凝集一处。这是个司炉工。他铲起煤来,投入火焰熊熊的炉孔。一个小孩偷偷穿过了工厂中的20个院落来到这儿,拽着他围裙的一角。“爸爸,”他说,“我把汤给你带来了。”
...
我感到我就像一只麻雀,在楼梯上跳跃,而她正在把我柔软的、成片的、灰色的羽毛搞乱。
...
人们对一切都听其自然,裁缝对他的节约当然会有一套无可辩驳的理由,任何外人都没有想过去追问根源。
第二本八开本笔记
写下的和流传的世界历史往往通盘失误,人的预感能力虽然也经常引向误区,但总是在导引,并不弃人而去。
...
无所适从,仿佛春天的一座粮仓,春天的一个肺结核患者。
第三本八开本笔记
1917年10月18日。对夜的畏惧。对非夜的畏惧。
...
10月19日。在精神斗争中把自己的和外人的分开之毫无意义(此词流于过分)。
...
就绝对而言,一切科学都是方法论。所以对这明显是方法论之物的任何恐惧都是没有必要的。它是套筒,但是不适用于一切,只适用于一个。
...
我们大家在进行同一场斗争(假如我受到最后一个问题的攻击,而伸手到身后去抓取武器,我将无法在武器中选择,即使我能选择,我也只能拿“他人的”,因为我们大家只有一批武器储备)。我不能进行自己的斗争;如果何时我以为自己是自立的,发现周围没有别人,那么马上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我不能立即到达,或根本不能到达大家的位置,我便必须接受现在这个岗位。当然,这并不排除先驱者、后来人、左右翼和战争的一切习惯和怪异特点的存在,但是确没有自立的战争进行者。这是对虚荣心的(打击)?是的,但同时也是对其必要的、实事求是的鼓舞。
...
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与其说它是供人行走,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
...
总是在虚荣心和自我陶醉的爆发之后才得以喘口气。
...
对细节和自己的世界观进程的记忆之弱——一个很糟糕的信号。只是整体的残片。如果你不能这样地总结自己,在需要决断时把自己整个地握在手中,就像握着一块准备投出的石头,一把准备屠宰的利刃,那么,哪怕你只是想要触及那最伟大的任务,只是想嗅及它的临近,只是想梦到它的存在,只是想求得有它的梦,只是斗胆去学这种请求的字母,又怎么做得到呢?另一方面,在拳拢双手之前,并没有向手心吐唾沫的必要。
...
有可能想某种无可安慰的事吗?或者不如说在没有丝毫安慰的情况之下去想无可安慰的事?这里有一条出路:这么一种认识就是一种安慰。人们完全可能这么想:你必须排除你自己,人们完全可能不必篡改这种认识即保持不倒,保持这种意识:我认识到了。这将真的意味着,拽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拽出沼泽。在肉体世界中可笑的东西,在精神世界中往往是可能的。
...
心理学是烦躁。
...
所有人类的错误都是烦躁,这是方法论的一种过早断裂,一种似乎存在的事物的似乎的植入。
...
以沾上世俗的污斑的眼睛看,我们的处境相当于在一条长长的隧道里出轨的火车的乘客,所处的地方恰恰是:来自隧道始端的光线再也看不到,而终端的光线微乎其微,以致不得不不间断地用目光去搜索,却一次又一次地失去目标,弄得连哪是始哪是终都没有把握了。可是,出于我们意识的混乱或是其高度的敏感,我们周围尽是怪物,而且出于每个人不同的情绪和烦恼,不断演示着一个或是令人着迷、或是令人厌倦的万花筒。
...
许多逝者成天只忙于舔死人河的水流,因为它是从我们这儿流去的,尚含有我们的海洋的咸味。出于厌恶,这条河流将水倒流,把死者又卷回到生命之中。然而他们却深感庆幸,唱着感恩歌,抚摩着愤怒的死人河。
...
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是从不间断的。所以那些宣布以前的一切皆为虚无的精神革命运动是有道理的,因为实际上还什么都没有发生。
...
人类史是一个漫步者的两个步子之间的瞬间。
...
从外界,人们总是胜利地用理论把世界压入坑中,自己也一同掉进去,可是只有从内部才能够维护住自己并且使世界保持平静和真实。
...
堂·吉诃德最重要的行动之一,一个比跟风车的斗争更重要的行动是:他的自杀。死者堂·吉诃德想要杀死已死的堂·吉诃德;但为了实施这一行动,他需要有一个活着的位置,他持着他的剑不断地而又徒劳地寻找着这个所在。在这一忙碌过程中,这两个死者以无休无止的、看上去分明是生龙活虎的翻跟斗形象穿越整个时间。
...
认识你自己,并不意味着:观察你自己。观察你自己是蛇的语言。其含义是:使你自己成为你的行为的主人。但其实你现在已经是了,已经是你的行为的主人。于是这句话便意味着:曲解你自己!摧毁你自己!这是某种恶——只有当人们把腰弯得很低时,才能听见他的善,是这么说的:“为了还你本来面目。”
...
认识开始的第一个信号是求死的愿望。这种生活看来是无法忍受的,另一种生活似乎遥不可及。人们不再为想死而感到羞愧;人们请求把他从这个他所憎恨的旧牢房里移到另一个他将学会憎恨的新牢房里去。一丝信念的残余在此也起着作用:在搬运他的过程中主人也许会偶然地穿过走道,看看这个囚徒,说道:“此人你们别再关押了。他正上我这里来。”
...
要理解这个幸福:你所站立的地面不会超出你双脚的覆盖面。
...
藏身处不计其数,可救命的只有一处,但是救命的可能性又像藏身处一样多。
...
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
干消极的事之任务还落在我们身上;积极的则已经给过我们了。
...
一驾载着三个男人的农家马车在黑暗中正在一个坡道上缓缓行驶。一个陌生人迎面走来,向他们喊叫。交换了几句话后,他们明白了,他是想要搭车。人们给他腾出一个地方,把他拽了上来。车行了一段后人们才问他:“你是从对面那个方面来的,现在又坐车回去?”“是的,”陌生人说,“我先是朝你们这个方向走的,但后来又掉了头,因为天黑得比我估计的早。”
...
11月21日。客观的无用能够让人掩盖手段的无用。
...
善在一定意义上是绝望。
...
宣布并不见得是对信念的一种削弱(也不用为此而抱怨),但却是信念的一种弱点。
...
我并不追求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意味着:截取我的精神存在的无穷无尽的放射过程中偶然的一点,对它施加影响。但是如果我不得不在我的周围布上这些圈子,那么我宁可一动不动地静观这可怕的一团,而只把这一瞬间反而会给我带来的力量携回家去。
...
人们从右边的门涌入房间内,那儿正在召开家庭委员会,他们听见的是最后一个发言人的最后一句话,他们抓住委员会成员,从左边的门涌出去,大声宣布了他们的判决。真实的是对这句话的判决,虚无的是这个判决本身。如果他们要真正真实地做出判决,他们就必须永远待在屋子里,这样他们就将成为家庭委员会的成员,于是便不再有能力去判决。
真正有能力判决的只有这个党,但作为这个党他们又无法判决。据此,世界上便不存在判决的可能性,而只有其光泽。
...
独身和自杀立于相同的认识层次上,自杀和殉难却绝不是,也许婚姻和殉难是的。
...
一个人感到惊讶,永恒之道路他怎么走得那么轻松;其实他是在往下疾奔。
...
疯子和濒临淹死者,两人都举起胳膊。前者制造的是与诸因素的和谐,后者制造的则是与诸因素的冲突。
...
11月25日。道路是无尽的,丝毫不可缩短,丝毫不可增加,可是每个人还都想把他那幼稚可笑的一公尺加上去。“没错,这一公尺路你也必须走,人们不会忘记的。”
...
猎狗们仍在院子里嬉耍,可是那个猎物却无法逃脱它们,尽管它现在正飞速穿越了重重树林。
...
三点:将自己视为某种陌生体,忘记这种看法,保留目光。或只有两点,因为第三点已包含了第二点。
...
天空是沉默的,只有在这沉默中响着回音。
...
在你与世界的斗争中要帮助世界。
...
只有一个精神世界,别的都不存在;我们称为感性世界的,其实是精神世界中的恶,我们称为恶的,只是我们永恒的发展中一个瞬间的必要。
以最强烈的光可以使世界解体。在弱眼前面,它会变得坚固;在更弱的眼睛前面,它会长出拳头;在再弱一些的眼睛前面,它会恼羞成怒,并会把敢于注视它的人击得粉碎。
...
只有一个精神世界而没有其他存在这一事实夺去了我们的希望,而给我们以确定性。
...
我们的艺术是一种被真实照耀得眼花缭乱的存在:那照在退缩的怪脸上的光是真实的,其他都不是。
...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见到真实,但每个人都是真实。
...
那个从世界展览会送回家去的黑人,想家想得精神不正常了,在他的村子里的他的氏族的一片悲叹声中,作为传播和义务,以最最严肃的神色表演了笑话,这便被当成非洲的习俗而使欧洲观众着了迷。
...
艺术的自我忘怀和自我升华:明明是逃亡,却被当成了散步或进攻。
...
那种忧虑带来的压力使受优待者向受压迫者表示歉意,这种忧虑即对能否保住优待的忧虑。
...
他猛吃着从他自己桌上掉下的残食;这样他虽然有一阵子肚子比谁都饱,但却耽误了吃桌上的东西;于是后来就再没有残食掉下来。
...
一个突变。回答问题时瞻前顾后,小心翼翼,怀着希望,窥测方向,绝望地在问题的那不可接近的脸上探索着,跟着它踏上最荒唐的、亦即为回答所避之唯恐不及的道路。
第四本八开本笔记
日子、季节、一代代人、一个个世纪互相接替过程那种表面的寂静是一种倾听;马匹就是这样走在车子的前面。
...
生命开端的两个任务:不断缩小你的圈子和再三检查你自己是否躲在你的圈子之外的什么地方。
#摘 #卡夫卡全集 #卡夫卡
ㅤ
▎给马里奥·德·萨卡内罗的信 1916年3月14日
今天我写信给你,是出于情感的需要——与你谈话的渴望让我痛苦不堪。换句话说,我没什么特别想说的,只有这一点:我跌进了无尽忧伤的谷底。这个荒谬的句子体现了我的心境。
今天我又感到未来暗淡,无路可走。我经常会有这种感觉。当下如一潭死水,被焦虑的围墙所环绕。河流的彼岸,只要它是彼岸,就不是此岸,这是造成我所有痛苦的根源。许多小船注定要驶向各自的港口,但是没有一艘生命之船会停止伤害,也没有哪个码头能让我们忘记所有。这一切发生在很久以前,我的悲伤更是久远。
在那些心境如此的日子里,在我对身上每一个毛孔的意识中,我感觉自己像是个被生活痛打一通的悲伤小孩。我被扔到一个角落,在那里我能听到其他正在玩耍的人的声音。我手里拿着一个破烂不堪的玩具,这是对我卑鄙的讽刺。今天,3月14日,晚上9点10分,这好像是我生命全部的价值。
我被关的这个地方孤寂无人,从窗户可以看到公园里本来吊在树下的秋千,被高高地甩到了树上。尽管我时常神游,但这个时刻像秋千一样在我想象中摆动,让我无法忘记。
不需用文学风格加以渲染,这就是我此刻的心情。就像《水手》里的守望女,每每念及哭泣,我的眼睛就剧痛不已。生活将我困在夹缝中,用痛苦一点一点地啮噬我。这一切,都用极小的字母印在一本开了线的书里。
如果我不写信给你,我就不得不发誓这封信所说的都是真实的,信中一系列的疯狂想法是我的感觉的自然流露。你很了解,这种无法上演的悲剧就跟一个茶杯或是衣架一样真实地充满现时感,像绿色在树叶中存在过一样存在于我的心灵。
这就是王子从不统治国家的原因。这个句子荒谬至极,但现在,我感觉这荒谬的句子让我想失声痛哭。
如果今天我不寄这封信,可能明天我会重读一遍,然后用打字机打一份,如此可将其中一些句子和谬论囊括进《不安之书》中。但这并不会减少我写这封信时注入的真挚情感,也不会缓解隐藏在其中的不可避免的痛苦。
近况大致如此,还有就是我们国家与德国开战了。不过,苦痛带给我的折磨远多于此。从生活的另一面看,这必定是某些政治漫画的标题。
我的感觉不是真正的疯狂,可是,疯狂无疑对人的痛苦最深的根源产生一种类似的作用,敏锐地感受灵魂的颠簸碰撞。
我想知道感觉是什么颜色。
费尔南多·佩索阿
另外,这封信由我一气呵成,重读之时我决定,一定要在明天寄给你之前用打字机打出一份。我很少能如此完整地表达我的心理,表达它所有的情感和智力态度,表达它所有的基本神经衰弱,表达它所有的自我意识的如此独特的角落和十字路口……
你不这么觉得吗?
#摘 #不安之书 #佩索阿
▎给马里奥·德·萨卡内罗的信 1916年3月14日
今天我写信给你,是出于情感的需要——与你谈话的渴望让我痛苦不堪。换句话说,我没什么特别想说的,只有这一点:我跌进了无尽忧伤的谷底。这个荒谬的句子体现了我的心境。
今天我又感到未来暗淡,无路可走。我经常会有这种感觉。当下如一潭死水,被焦虑的围墙所环绕。河流的彼岸,只要它是彼岸,就不是此岸,这是造成我所有痛苦的根源。许多小船注定要驶向各自的港口,但是没有一艘生命之船会停止伤害,也没有哪个码头能让我们忘记所有。这一切发生在很久以前,我的悲伤更是久远。
在那些心境如此的日子里,在我对身上每一个毛孔的意识中,我感觉自己像是个被生活痛打一通的悲伤小孩。我被扔到一个角落,在那里我能听到其他正在玩耍的人的声音。我手里拿着一个破烂不堪的玩具,这是对我卑鄙的讽刺。今天,3月14日,晚上9点10分,这好像是我生命全部的价值。
我被关的这个地方孤寂无人,从窗户可以看到公园里本来吊在树下的秋千,被高高地甩到了树上。尽管我时常神游,但这个时刻像秋千一样在我想象中摆动,让我无法忘记。
不需用文学风格加以渲染,这就是我此刻的心情。就像《水手》里的守望女,每每念及哭泣,我的眼睛就剧痛不已。生活将我困在夹缝中,用痛苦一点一点地啮噬我。这一切,都用极小的字母印在一本开了线的书里。
如果我不写信给你,我就不得不发誓这封信所说的都是真实的,信中一系列的疯狂想法是我的感觉的自然流露。你很了解,这种无法上演的悲剧就跟一个茶杯或是衣架一样真实地充满现时感,像绿色在树叶中存在过一样存在于我的心灵。
这就是王子从不统治国家的原因。这个句子荒谬至极,但现在,我感觉这荒谬的句子让我想失声痛哭。
如果今天我不寄这封信,可能明天我会重读一遍,然后用打字机打一份,如此可将其中一些句子和谬论囊括进《不安之书》中。但这并不会减少我写这封信时注入的真挚情感,也不会缓解隐藏在其中的不可避免的痛苦。
近况大致如此,还有就是我们国家与德国开战了。不过,苦痛带给我的折磨远多于此。从生活的另一面看,这必定是某些政治漫画的标题。
我的感觉不是真正的疯狂,可是,疯狂无疑对人的痛苦最深的根源产生一种类似的作用,敏锐地感受灵魂的颠簸碰撞。
我想知道感觉是什么颜色。
数千次的拥抱,你的朋友费尔南多·佩索阿
另外,这封信由我一气呵成,重读之时我决定,一定要在明天寄给你之前用打字机打出一份。我很少能如此完整地表达我的心理,表达它所有的情感和智力态度,表达它所有的基本神经衰弱,表达它所有的自我意识的如此独特的角落和十字路口……
你不这么觉得吗?
#摘 #不安之书 #佩索阿
ㅤ
▎没有材料的自传
335.他人
在这些超然的偶然时刻,当我开始意识到,我作为个体被他人当作“他人”时,我总是担心,我必须给那些注意到我并和我说话的人留下实体的甚至精神上的印象,无论那些人是每天与我共事的,还是偶然相识的。
我们都习惯于将自己看作首要的精神现实,将他人看作直接的实体现实。至于我们在考虑如何去看待他人时,我们模糊地将自己看作实体的人,将他人看作精神现实。只有在我们坠入爱河或发生冲突时,才真正明白过来,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灵魂占主导地位。
有时,我在徒然地寻思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时迷失了自我:我的声音听起来如何?我在他们的非自主记忆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我的言谈举止和看得见的生活是怎么印刻在他们的视网膜上的?我总是无法从外部世界看自己。镜子不能从外部将我们展现在自己面前,因为镜子无法使我们脱离自己。我们需要一个不同的灵魂,不同的观察和思维方式。如果我是一个被投射在银幕上的演员,或者我把声音录下来,我确信我仍然不知道在外部世界里我是什么。因为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不管我可能录下了什么,我总是生活在内心世界里,被高墙隔绝在自我意识的私人领域中。
我不知道别人是否和我一样。如果生活的科学本来就在于疏远自己,而这种疏远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那么,一个人就可以将生活看成是一种从自我意识中分离出来的东西。又或许,比我还要固执己见的其他人,也更彻底地沉迷于自我存在的非理性,他们的外在生活和蜜蜂或蚂蚁十分相似,通过同样的奇迹,蜜蜂组成的社会远比任何国家高效有序,蚂蚁通过小触须交流语言,产生的效果超过了人类用于互相误解的复杂的语言系统。
现实意识的地形是一种极具复杂性的不规则的海岸线,那里有此起彼伏的山脉和形形色色的湖泊。如果我进一步思考,我会把这一切看作一种地图,就像《温柔之国》或《格列佛游记》——有着严谨的幻想,具有讽刺或玄幻意味,那些精英用这些书来消遣,他们知道哪里的乡村是真正的乡村。
对于爱思考的人来说,一切都是复杂的。毫无疑问,他们乐于使事情变得更复杂。不过,他们觉得需要用一大堆谅解书为自己的放弃做辩护,他们陈述众多夸大的细节(就像骗子做出很多解释),一旦泥土被冲走,下面的根基就会显露出来。
一切都很复杂,或者说复杂的是我。但不管怎样,这无关紧要,因为不管怎样,一切都无关紧要。这一切,这一切思绪飘散在宽阔的大路上,在遭受驱逐的神的花园里生长,就像攀缘植物离开了它们的墙。今夜,我做出这些没有结论的考虑,我对关键的讽刺一笑置之:在星星出现之前,这些思虑就出现在人类的灵魂中,是命运宏伟目标的一个孤儿。
#摘 #不安之书 #佩索阿
▎没有材料的自传
335.他人
在这些超然的偶然时刻,当我开始意识到,我作为个体被他人当作“他人”时,我总是担心,我必须给那些注意到我并和我说话的人留下实体的甚至精神上的印象,无论那些人是每天与我共事的,还是偶然相识的。
我们都习惯于将自己看作首要的精神现实,将他人看作直接的实体现实。至于我们在考虑如何去看待他人时,我们模糊地将自己看作实体的人,将他人看作精神现实。只有在我们坠入爱河或发生冲突时,才真正明白过来,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灵魂占主导地位。
有时,我在徒然地寻思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时迷失了自我:我的声音听起来如何?我在他们的非自主记忆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我的言谈举止和看得见的生活是怎么印刻在他们的视网膜上的?我总是无法从外部世界看自己。镜子不能从外部将我们展现在自己面前,因为镜子无法使我们脱离自己。我们需要一个不同的灵魂,不同的观察和思维方式。如果我是一个被投射在银幕上的演员,或者我把声音录下来,我确信我仍然不知道在外部世界里我是什么。因为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不管我可能录下了什么,我总是生活在内心世界里,被高墙隔绝在自我意识的私人领域中。
我不知道别人是否和我一样。如果生活的科学本来就在于疏远自己,而这种疏远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那么,一个人就可以将生活看成是一种从自我意识中分离出来的东西。又或许,比我还要固执己见的其他人,也更彻底地沉迷于自我存在的非理性,他们的外在生活和蜜蜂或蚂蚁十分相似,通过同样的奇迹,蜜蜂组成的社会远比任何国家高效有序,蚂蚁通过小触须交流语言,产生的效果超过了人类用于互相误解的复杂的语言系统。
现实意识的地形是一种极具复杂性的不规则的海岸线,那里有此起彼伏的山脉和形形色色的湖泊。如果我进一步思考,我会把这一切看作一种地图,就像《温柔之国》或《格列佛游记》——有着严谨的幻想,具有讽刺或玄幻意味,那些精英用这些书来消遣,他们知道哪里的乡村是真正的乡村。
对于爱思考的人来说,一切都是复杂的。毫无疑问,他们乐于使事情变得更复杂。不过,他们觉得需要用一大堆谅解书为自己的放弃做辩护,他们陈述众多夸大的细节(就像骗子做出很多解释),一旦泥土被冲走,下面的根基就会显露出来。
一切都很复杂,或者说复杂的是我。但不管怎样,这无关紧要,因为不管怎样,一切都无关紧要。这一切,这一切思绪飘散在宽阔的大路上,在遭受驱逐的神的花园里生长,就像攀缘植物离开了它们的墙。今夜,我做出这些没有结论的考虑,我对关键的讽刺一笑置之:在星星出现之前,这些思虑就出现在人类的灵魂中,是命运宏伟目标的一个孤儿。
#摘 #不安之书 #佩索阿
ㅤ
▎没有材料的自传
457.自我审视
感情越强烈,感受的能力越微妙,感情就会为了芝麻小事而越发荒唐地发抖震颤。因为天色阴暗,所以需要非凡的智慧来感受焦虑。人类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感情迟钝的,他们不会因为天气而感觉焦虑,因为天气总是不停变化的。除非雨落到头上,否则人类不会感觉到一滴雨水。
天色朦胧,万物迟缓,潮湿闷热。独自一人留在办公室里,我开始审视我的生活,而我所看到的就像今天的天气,让我感觉沉重与苦恼。我看到我自己像个小孩子一样毫无因由地感觉快乐,像个少年一样踌躇满志,像个成年人一样既不快乐也没有抱负。这一切都发生在雾霾之中,发生在呆滞的状态下,就像今天这个日子,呈现在我眼前,让我永志不忘。
我们中间有谁在回头看那条没有退路的路时,能说自己走了一条正确的路?
#摘 #不安之书 #佩索阿
▎没有材料的自传
457.自我审视
感情越强烈,感受的能力越微妙,感情就会为了芝麻小事而越发荒唐地发抖震颤。因为天色阴暗,所以需要非凡的智慧来感受焦虑。人类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感情迟钝的,他们不会因为天气而感觉焦虑,因为天气总是不停变化的。除非雨落到头上,否则人类不会感觉到一滴雨水。
天色朦胧,万物迟缓,潮湿闷热。独自一人留在办公室里,我开始审视我的生活,而我所看到的就像今天的天气,让我感觉沉重与苦恼。我看到我自己像个小孩子一样毫无因由地感觉快乐,像个少年一样踌躇满志,像个成年人一样既不快乐也没有抱负。这一切都发生在雾霾之中,发生在呆滞的状态下,就像今天这个日子,呈现在我眼前,让我永志不忘。
我们中间有谁在回头看那条没有退路的路时,能说自己走了一条正确的路?
#摘 #不安之书 #佩索阿
ㅤ
▎不安选集
感觉论者
在精神学科的衰退时期,信仰逐渐衰亡,各种教派也日渐式微,我们留下的唯一真实就是感觉。此时,我们唯一的顾虑,也是唯一能满足我们的科学,便是我们的感觉。
我越发确信,拙劣的修饰是我们所能赋予自己灵魂的最高、最开明的命运。倘若我的人生在精神的挂毯里度过,我便没有极大的绝望去哀叹。
我属于这样一代人——或者说,我属于这样一部分人——对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信仰或希望散失殆尽。因此,我们和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一样,饥肠辘辘、满腹渴望地活在当下。由于在我们的感觉里,尤其是在我们梦中的微弱而无用的感觉中,当前的我们既没有昔日的回忆,也没有未来的怀想,当我们对可量化的现实事物嗤之以鼻时,我们在内心世界却宽容地付之一笑。
或许我们并非完全不同于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一门心思找乐子的人。然而,自我中心的风气已渐渐过去,蒙上衰微和矛盾的色彩,享乐主义热潮也在减退。
我们处在恢复时期。大多数人从未学过一门艺术或一种贸易知识,甚至连享受生活的艺术也丝毫不懂。我们打心底憎恶冗长的社交活动,甚至是与最好的朋友打上半个小时的交道,我们都会感到厌烦。我们只在想到要见他们的时候才渴望见到他们,我们只在梦里与他们共度最好的时光。我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在暗示友谊的虚假性,或许并非如此。我只知道,我们钟情的事物或我们以为我们钟爱的事物,只在梦里才算是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
我们不喜欢表演。我们蔑视演员和舞者。每一场表演不过是一次拙劣的模仿,而模仿对象本应当只出现在梦里。
我们对别人的观点漠不关心——这种冷漠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因为一些情感教育常常通过各种痛苦的体验强加在我们头上。但我们待人彬彬有礼,甚至带着一种类似冷漠的兴趣去喜欢他们,因为每个人都很有趣,都可以化入梦境或转变成其他人……
由于没有爱的能力,为了被爱而不得不说一些话,仅仅是这样的想法就令我们厌倦。此外,我们中间又有谁渴望被爱呢?“恋爱使人疲惫”这句话对我们而言是一句不大恰当的箴言。一想起被爱我们就感到厌烦,甚至达到恐慌的程度。
我的生活是一场无情的炽热,一种无法熄灭的渴望。现实生活像酷暑天气一样,用一些卑劣的方式折磨着我。
#摘 #不安之书 #佩索阿
▎不安选集
感觉论者
在精神学科的衰退时期,信仰逐渐衰亡,各种教派也日渐式微,我们留下的唯一真实就是感觉。此时,我们唯一的顾虑,也是唯一能满足我们的科学,便是我们的感觉。
我越发确信,拙劣的修饰是我们所能赋予自己灵魂的最高、最开明的命运。倘若我的人生在精神的挂毯里度过,我便没有极大的绝望去哀叹。
我属于这样一代人——或者说,我属于这样一部分人——对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信仰或希望散失殆尽。因此,我们和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一样,饥肠辘辘、满腹渴望地活在当下。由于在我们的感觉里,尤其是在我们梦中的微弱而无用的感觉中,当前的我们既没有昔日的回忆,也没有未来的怀想,当我们对可量化的现实事物嗤之以鼻时,我们在内心世界却宽容地付之一笑。
或许我们并非完全不同于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一门心思找乐子的人。然而,自我中心的风气已渐渐过去,蒙上衰微和矛盾的色彩,享乐主义热潮也在减退。
我们处在恢复时期。大多数人从未学过一门艺术或一种贸易知识,甚至连享受生活的艺术也丝毫不懂。我们打心底憎恶冗长的社交活动,甚至是与最好的朋友打上半个小时的交道,我们都会感到厌烦。我们只在想到要见他们的时候才渴望见到他们,我们只在梦里与他们共度最好的时光。我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在暗示友谊的虚假性,或许并非如此。我只知道,我们钟情的事物或我们以为我们钟爱的事物,只在梦里才算是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
我们不喜欢表演。我们蔑视演员和舞者。每一场表演不过是一次拙劣的模仿,而模仿对象本应当只出现在梦里。
我们对别人的观点漠不关心——这种冷漠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因为一些情感教育常常通过各种痛苦的体验强加在我们头上。但我们待人彬彬有礼,甚至带着一种类似冷漠的兴趣去喜欢他们,因为每个人都很有趣,都可以化入梦境或转变成其他人……
由于没有爱的能力,为了被爱而不得不说一些话,仅仅是这样的想法就令我们厌倦。此外,我们中间又有谁渴望被爱呢?“恋爱使人疲惫”这句话对我们而言是一句不大恰当的箴言。一想起被爱我们就感到厌烦,甚至达到恐慌的程度。
我的生活是一场无情的炽热,一种无法熄灭的渴望。现实生活像酷暑天气一样,用一些卑劣的方式折磨着我。
#摘 #不安之书 #佩索阿
ㅤ
▎没有材料的自传
430.局外人
身处他们之中,我确实是一个局外人,但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就像一个生活在他们中间的间谍,没有人怀疑我,甚至我自己都深信不疑。他们视我为亲戚,没有人知道,我从一出生就被调了包。因此,我和他们平起平坐,却毫无相同之处,我是他们的兄弟,却不属于他们那个家庭。
我来自奇乡异土,那里的风景比生活要迷人得多,但我从不对人提及那片土地和我在梦里见到的大好风景。我的双脚和他们的双脚一样,踏在木地板和石板上,但我心系远方,尽管它在我体内跳动着,是疏离和流亡的身体的虚假主人。
我戴着相似的面具,没人能认出我来,甚至都没人认出我戴了面具,因为没有人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戴面具的人。没有人能想象得到,我还有另一面,而那才是真正的我。他们总是把我当成真正的我。
他们将我安顿在房子里,他们的双手握住我的手,他们看见我走在大街上,就好像我真的在那里。但真正的我从来没有在他们的起居室里待过,我(我过着我的生活)从来不曾和他们握手,我所知道的我从来不曾走在大街上,除非这就是所有的街道,我从来没有被人看见过,除非我就是所有其他人。
我们都隐姓埋名地生活在遥远的地方,我们全都伪装着,不为人知。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说,他和他的本我之间的距离从来不曾显露出来;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这种距离偶尔被无边的闪光照亮,令他们惊恐或忧伤;但还有一些人,对他们来说,这只是痛苦的现实生活而已。
我们应当知道,我们无法了解我们是谁,我们的所思和所感总在变化,我们现在想要的和以前想要的不一样,或许也不是任何人的所望——在每一个时刻认识到这一切,在每一种感觉里感受这一切——对于我们的心灵来说,这难道不是陌生的?在我们自己的感觉里,我们难道没有被放逐吗?
然而,在这狂欢节的最后一夜,我一直凝视着的这个面具人在街角和一个没有戴面具的人交谈过后,与他笑着握手道别。没有戴面具的人左转,离开了。而面具人——一个无趣的人——继续向前走去,最终消失在影子和时有时无的灯光之间,与我所想象的情景毫无关系。直到那时,我才注意到,街上除了亮堂堂的街灯,还有些别的东西,街灯没有照到的地方,还有朦胧的月光,隐秘而宁静,包裹着虚无,如生活一般……
#摘 #不安之书 #佩索阿
▎没有材料的自传
430.局外人
身处他们之中,我确实是一个局外人,但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就像一个生活在他们中间的间谍,没有人怀疑我,甚至我自己都深信不疑。他们视我为亲戚,没有人知道,我从一出生就被调了包。因此,我和他们平起平坐,却毫无相同之处,我是他们的兄弟,却不属于他们那个家庭。
我来自奇乡异土,那里的风景比生活要迷人得多,但我从不对人提及那片土地和我在梦里见到的大好风景。我的双脚和他们的双脚一样,踏在木地板和石板上,但我心系远方,尽管它在我体内跳动着,是疏离和流亡的身体的虚假主人。
我戴着相似的面具,没人能认出我来,甚至都没人认出我戴了面具,因为没有人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戴面具的人。没有人能想象得到,我还有另一面,而那才是真正的我。他们总是把我当成真正的我。
他们将我安顿在房子里,他们的双手握住我的手,他们看见我走在大街上,就好像我真的在那里。但真正的我从来没有在他们的起居室里待过,我(我过着我的生活)从来不曾和他们握手,我所知道的我从来不曾走在大街上,除非这就是所有的街道,我从来没有被人看见过,除非我就是所有其他人。
我们都隐姓埋名地生活在遥远的地方,我们全都伪装着,不为人知。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说,他和他的本我之间的距离从来不曾显露出来;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这种距离偶尔被无边的闪光照亮,令他们惊恐或忧伤;但还有一些人,对他们来说,这只是痛苦的现实生活而已。
我们应当知道,我们无法了解我们是谁,我们的所思和所感总在变化,我们现在想要的和以前想要的不一样,或许也不是任何人的所望——在每一个时刻认识到这一切,在每一种感觉里感受这一切——对于我们的心灵来说,这难道不是陌生的?在我们自己的感觉里,我们难道没有被放逐吗?
然而,在这狂欢节的最后一夜,我一直凝视着的这个面具人在街角和一个没有戴面具的人交谈过后,与他笑着握手道别。没有戴面具的人左转,离开了。而面具人——一个无趣的人——继续向前走去,最终消失在影子和时有时无的灯光之间,与我所想象的情景毫无关系。直到那时,我才注意到,街上除了亮堂堂的街灯,还有些别的东西,街灯没有照到的地方,还有朦胧的月光,隐秘而宁静,包裹着虚无,如生活一般……
#摘 #不安之书 #佩索阿
ㅤ
▎没有材料的自传
256.抽象事物
艺术就在于使别人感我们所感,通过将我们自己的个性赋予他们,将他们从自我中解放。我所感受到的真正实质内容是完全无法与人交流的,我的感受越深刻,便越无法与人交流。为了把我的感受传达给别人,我必须把我的感受翻译成他的语言,告诉他我应该感觉到的事情,这样他在阅读时就会产生和我完全一样的感受。这样一来,艺术所假设的某个人既不是这个人,也不是那个人,而是每一个人(也就是说,这个人代表所有人)。而我最终要做的,就是将我的感觉转化为一种典型的人类感觉,即便这意味着破坏了我的感觉的实质所在。
...
假如我想与人交流我的感觉,就得将我的感觉化作艺术形式,因为艺术是一种体现我们与他人同一性的交流形式,没有这种同一性,交流既不可能实现,也无存在的必要。我在寻找一种普通的人类情感,这种情感会有我现在出于非人的个人原因而当一个乏味的会计或无聊的里斯本人所体会到的情感的色彩、精神和外形。我得出的结论是,这种普通灵魂所拥有的普通情感也具有和我的情感一样的特性,那就是对失去的童年的怀念。
...
艺术说谎,是因为它是社会的。艺术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与我们的灵魂最深处对话,第二种则是与我们专注的灵魂对话;第一种是诗歌,第二种是小说;第一种以独特的结构开始说谎,第二种以独特的写作意图开始说谎;第一种意在通过遵循严格韵律的诗行来讲述真理,因此以与言语的本性相背离的方式说谎,而第二种意在通过我们知道永远不存在的现实去讲述真理。
假装就是爱。当我看到一张迷人的笑脸或一个意味深长的凝视,不管这个笑脸或凝视出自谁,我总要去探索这个正在微笑或凝视的灵魂,以便发现究竟是什么样的政客想要收买我们来给他投票,或是什么样的妓女想让我们把她买走。然而,那个买通我们的政客就爱收买我们的这种行为,正如那个妓女就爱被我们买走一样。喜欢或不喜欢,我们无法逃避这种四海皆兄弟的普遍性。我们相爱,而我们交换的亲吻就是这个谎言。
#摘 #不安之书 #佩索阿
▎没有材料的自传
256.抽象事物
艺术就在于使别人感我们所感,通过将我们自己的个性赋予他们,将他们从自我中解放。我所感受到的真正实质内容是完全无法与人交流的,我的感受越深刻,便越无法与人交流。为了把我的感受传达给别人,我必须把我的感受翻译成他的语言,告诉他我应该感觉到的事情,这样他在阅读时就会产生和我完全一样的感受。这样一来,艺术所假设的某个人既不是这个人,也不是那个人,而是每一个人(也就是说,这个人代表所有人)。而我最终要做的,就是将我的感觉转化为一种典型的人类感觉,即便这意味着破坏了我的感觉的实质所在。
...
假如我想与人交流我的感觉,就得将我的感觉化作艺术形式,因为艺术是一种体现我们与他人同一性的交流形式,没有这种同一性,交流既不可能实现,也无存在的必要。我在寻找一种普通的人类情感,这种情感会有我现在出于非人的个人原因而当一个乏味的会计或无聊的里斯本人所体会到的情感的色彩、精神和外形。我得出的结论是,这种普通灵魂所拥有的普通情感也具有和我的情感一样的特性,那就是对失去的童年的怀念。
...
艺术说谎,是因为它是社会的。艺术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与我们的灵魂最深处对话,第二种则是与我们专注的灵魂对话;第一种是诗歌,第二种是小说;第一种以独特的结构开始说谎,第二种以独特的写作意图开始说谎;第一种意在通过遵循严格韵律的诗行来讲述真理,因此以与言语的本性相背离的方式说谎,而第二种意在通过我们知道永远不存在的现实去讲述真理。
假装就是爱。当我看到一张迷人的笑脸或一个意味深长的凝视,不管这个笑脸或凝视出自谁,我总要去探索这个正在微笑或凝视的灵魂,以便发现究竟是什么样的政客想要收买我们来给他投票,或是什么样的妓女想让我们把她买走。然而,那个买通我们的政客就爱收买我们的这种行为,正如那个妓女就爱被我们买走一样。喜欢或不喜欢,我们无法逃避这种四海皆兄弟的普遍性。我们相爱,而我们交换的亲吻就是这个谎言。
#摘 #不安之书 #佩索阿
ㅤ
▎没有材料的自传
266.得到意味着失去
艺术用一种虚幻的方式使我们从悲惨中解脱出来。当我们感受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所遭受的不公正和苦难时,我们自己的遭遇就变得微不足道,它们因属于我们而卑微,因卑微而卑微。
爱情、睡眠、毒品和酗酒常与艺术相伴。更确切地说,它们和艺术产生类似的效果。但爱情、睡眠和毒品都会带来幻灭。爱情使人厌倦或失望。我们从睡梦中醒来,睡着时我们就不再活着。在毒品的恶行刺激下,我们以毁灭身体为代价。但艺术不会带来幻灭,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接受了幻觉。我们不用从艺术中醒过来,因为我们做着梦,却并未睡着。在欣赏艺术时,我们也不用缴税或受罚。
由于我们从艺术中获得的愉悦在某种意义上不属于我们,所以我们不必为它付出代价或过后抱憾不已。
我指的是一切不属于我们但通过艺术带给我们快乐的东西————逝去的痕迹,一个给别人的微笑,一抹晚霞,一首诗,客观存在的宇宙。
得到意味着失去。去感受并未得到的东西意味着存续和保留,因为这么做就是在汲取事物的精华。
#摘 #不安之书 #佩索阿
▎没有材料的自传
266.得到意味着失去
艺术用一种虚幻的方式使我们从悲惨中解脱出来。当我们感受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所遭受的不公正和苦难时,我们自己的遭遇就变得微不足道,它们因属于我们而卑微,因卑微而卑微。
爱情、睡眠、毒品和酗酒常与艺术相伴。更确切地说,它们和艺术产生类似的效果。但爱情、睡眠和毒品都会带来幻灭。爱情使人厌倦或失望。我们从睡梦中醒来,睡着时我们就不再活着。在毒品的恶行刺激下,我们以毁灭身体为代价。但艺术不会带来幻灭,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接受了幻觉。我们不用从艺术中醒过来,因为我们做着梦,却并未睡着。在欣赏艺术时,我们也不用缴税或受罚。
由于我们从艺术中获得的愉悦在某种意义上不属于我们,所以我们不必为它付出代价或过后抱憾不已。
我指的是一切不属于我们但通过艺术带给我们快乐的东西————逝去的痕迹,一个给别人的微笑,一抹晚霞,一首诗,客观存在的宇宙。
得到意味着失去。去感受并未得到的东西意味着存续和保留,因为这么做就是在汲取事物的精华。
#摘 #不安之书 #佩索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