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但愿那另一种觉醒,死亡,
能给我不含记忆的时间。

▎CETTE NÉFASTE CLAIRVOYANCE 这致命的洞见


>> 一切可以分类的东西都会消亡。只有那些可以有多重解读的东西才能存续。


>> 一直以来,一切都在恶化。一旦这一诊断成立,再夸张的话就都可以说,甚至必须说出来了。


>> 因为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误入歧途而遗憾,因为看得清真相而愤怒——这就是不止一位幡然醒悟之人的隐秘悲哀。


>> 最后一片叶飞舞而下。为了直面秋天,人需要服用大剂量的冷漠。


>> 我们以为正朝着这个或那个目标前进,却忘了自己实际上只是在朝着“目标”本身前进,朝着逼退其他所有人的道路前进。


>> 疼痛从来不是虚幻的,它是对普世的虚构的挑衅。何其有幸,它是唯一一种拥有内容,甚至拥有意义的感觉!


>> 消沉(Despondency)——这个词包含了各种筋疲力尽的情绪,是我度过这些年的关键,标记了我所有的瞬间、我消极的勇气、对自己所有明天的否定。


>> 安慰人得顺从对方痛苦的走向,而且要顺从到连受苦之人都觉得无法继续痛苦的程度。


>> 任何成功或多或少都是一个骗局。它只触及我们的表面,而再微不足道的失败也能触及我们内心最深处,在那里它不会让自己被我们遗忘。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可以指望失败相伴相随。


>> 脱离了其他所有人的那一刻,解放自己、背叛他们的那一刻——我们怀着怎样的喜悦迎接这一刻的不忠啊!


>> 想想看,我们本可以不经历我们所经历的一切!


频道 :@buanbooks

同步Web:
https://buan.zao.ooo


#摘 #供词与放逐 #E·M·齐奥朗 #不安介质

▎ EXASPÉRATIONS 激愤


>> 消解伤痛:久久闭上眼睛,忘记光以及它所揭示的一切。


>> 我的书,我的作品……这种占有非常怪诞。当文学不再匿名时,一切都完了。堕落源于第一个作者。


>> 每当我必须与某人见面时,一种与世隔绝的欲望就会揪紧我,严重到我在说话时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论,而这种话语的翻滚却被认为是妙语连珠。


>> 再虚张声势也不及肉体之痛。一旦我们这身子骨发出信号,我们就得马上归位,回归最令人羞愧也最具毁灭性的确定性中。


>> 我们一直在死去,但死亡并没有失去它的新鲜感。这就是秘密中的秘密。


>> 阅读,就是让另一个人为你忙活。一种最精致的剥削。


>> 满溢的快乐如果延续,就比萦绕不去的悲伤更接近疯狂。萦绕不去的悲伤,通过反思或仅仅观察就能自证其合理,而快乐的过度则源于某种错乱。单是为活着就感到快乐,这很让人担心;反过来说,牙牙学语前就感到悲伤,这才是正常的。


>> 爱唯一且最大的独创性就是模糊了幸与不幸。


>> *词语在我看来已经变得如此外在,以至于和它们打交道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英勇。我们彼此已经无话可说,如果说我还在遣词造句,那也是为了宣告它们无效,同时默默地为近在咫尺的断裂而感到悲哀。


频道 :@buanbooks

同步Web:
https://buan.zao.ooo


#摘 #供词与放逐 #E·M·齐奥朗 #不安介质

▎ FACE AUX INSTANTS 遭遇瞬间


>> 人不满足于做人。但他不知道自己该回到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重返既已忘却的状态。对该状态的怀念是一个人存在的根基,因为怀念,他才能与自己仅剩的最久远的东西交流。


>> 真正理想的存在——想象一下总是可以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在委婉语中寻求庇护。


>> 焦虑并非源于神经失调,而是基于世界的结构。一个人没有理由不时刻感到焦虑,因为时间本身就是充分展开的焦虑,无法区分开端与结束的焦虑,永远胜券在握的焦虑。


>> 音乐是一种幻觉,它救赎了其他所有的幻觉。(如果幻觉是一个注定消失的词,我想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


>> 在中立的状态下,没有人能感知时间的脉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种特别的(sui generis)不适,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恩典。


>> 如果有人提醒说,我的所有瞬间连同其他的一切都将离我而去,我想我不会恐惧,不会遗憾,也不会欢欣。完美的缺席。所有个人的口音都从我以为我仍存在的感觉中消退了。但说真的,我什么都感觉不到了,我从我的感觉中生还,但我不是一个活死人——我还活着,像人很少活着那样活着,像人只活一次那样活着。


>> 一切都来得太迟,一切都是迟来的。


>> 判断一个慷慨的举动违背天性的证据是,它会引起不适,有时是即刻,有时需要过上几个月或几年,而且你不敢向任何人承认这种不适,甚至不敢向自己承认。


>> 没有一个瞬间,我不为发现自己正处于这一瞬间而感到惊讶。


频道 :@buanbooks

同步Web:
https://buan.zao.ooo


#摘 #供词与放逐 #E·M·齐奥朗 #不安介质

▎ MAGIE DE LA DÉCEPTION 失望的魔力


>> 只谈感觉和所见就好了,永远不要谈观点——因为观点并不发自肺腑,也从未真正属于我们。


>> 当然有那种临床上的抑郁,治疗有时会有用;但还有一种抑郁,隐藏在洋溢的快乐后,如影随形,不让我们有片刻的独处。这一无处不在的恶意无以排遣:它是我们与自我永恒的面对面。


>> 分别三十多年后,一个朋友对我说:“你也到了这个年纪,说明生活还是有意义。”我经常想起这句话,每次都很有感触,虽然说这话的人在任何事情中都能找到意义。


>> 脱离生命便少了嘲讽生命的乐趣。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不想活了,或许只能这么回答他。


>> 一个印度村庄里,村民编织羊绒披肩。长居在此的欧洲工厂主观察着织布工无意识的织布过程。在深入研究后,他认为应该把这一过程告知这些单纯的人:结果,他们丧失了所有的自发性,变成了非常糟糕的工人。过度思虑,就会妨碍一切行动。总把性挂在嘴边便破坏了性。色情是落魄社会的祸患,是对天性的侵犯,是组织性的无能。人们反思那些不需要反思的漏洞,这是件不无风险的事。高潮从来不是哲学事件。


>> 死亡之中有某种下流的东西。确实,死亡本身就并非上得了台面的事。当然,到了最后才能意识到这点。


>> 我发现,在任何的内心波澜之后,我会短暂驰神,旋即转向痛苦甚至怪诞的反思。在我人生的每一次危机中,不管是否重大,总是如此。一旦你跳脱生活,生活便会反扑,将你打回原形。


>> 遗憾,反向的轮回,复活了生之愉悦,给我们一种重生多次的错觉。


>> 激情的深度是由它所包含的低级情感来衡量的,这些情感确保了激情的强度与持久度。


>> 同神灵决裂,同先祖决裂,同语言与国家决裂,同一切决裂,确实是一场可怕的考验;但同样令人兴奋,所以叛逃者,甚至叛徒,才如此求之若渴。


>> 在所有令我们受苦的事情中,没有什么比失望更能给人一种逼近真实的感觉。


>> 人处于颓势,与其自怜,不如调用不再做自己的权利。


>> 任何形式的依恋、爱情乃至友情中都有点同情的味道,崇拜除外。


>> 忧郁自己哺育自己,所以没有办法自我更新。


@buanbooks

#摘 #供词与放逐 #E·M·齐奥朗 #不安介质

▎ FRACTURES 断裂


>> 当我们已经在错误与幻想的循环中做出些什么,又从中走出来时,采取立场几乎是不可能的。最低限度的笨拙对所有事情来说都是必要的,对于断言,甚至对于否认,都是如此。


>> 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没有真实的根基,做不做都是一回事,有不可否认的愉悦。事实是,在日常行为中,我们向虚无妥协,也就是说,我们间歇地,有时同时地认为,世界是真实的和不真实的。我们将纯粹的真理与肮脏的真理混同。而这样的混合,是思想者的耻辱,是活人的报复。


>> 在我们身上留下印记的并非暴力的恶,而是那些默不作声、顽固、可容忍的恶。它们构成了我们日复一日的日常,并且如同时间一般,切实地侵蚀着我们。


>> 一封名副其实的信,必须写于赞赏或愤慨的当下,总之要夸张。可以理解,为什么一封理智的信是一封胎死腹中的信。


>> 每个人的使命都是执行自己所具象化的谎言,最后仅仅成为一个疲惫的幻象。


>> 我们应该处于一种感受的状态,也就是说,要让自己的身体虚弱一些,让词语触动我们、融入我们的身体并开展某种事业。


>> 极度的疲惫近似于狂喜,但会让人落到认知的底端。


>> 放弃是唯一一种不使人堕落的行动。


>> 我们如此疲于奔命——为什么呢?为了活成原来的自己。


>> 一生中唯一重要的事件只有那些决裂。这是我们最后消散的记忆。


@buanbooks

#摘 #供词与放逐 #E·M·齐奥朗 #不安介质

À L'ORÉE DE L'EXISTENCE 在生存之边


>> 人终究是病态的动物,一言一行都有症状的价值。


>> 说到吊唁,除了套路,其他都不合时宜或者诡异。


>> 按斯塔尔夫人的说法,发明新词是“思想贫瘠最明显的症状”。放在19世纪初,这话也算不了什么,但在今天格外正确。早在1649年,沃热拉就已经颁布法令:任何人都不能发明新词,君主也不例外。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家比作家夸张,甚至还没思考就已经在琢磨禁令了!


>> 今天早上听天文学家说数十亿颗恒星,我不打算梳洗了:再梳洗又有什么用呢?


>> 我刚写了一封非常克制的短信,克制到了收信人根本不配收到它的程度。寄信前,我又增加了几句隐约透着敌意的讽喻。之后,就在我投递信件的时候,愤怒攫住了我,随之而来的是鄙视,既鄙视自己的一本正经,又鄙视自己瞎讲究。


>> 任何领域,胜利的一方都有江湖骗子。


>> 终于我还是在和我有着同样旨趣的人身上发现和我同样的缺陷……


>> 活下来的人都会搞砸自己的……传记。到头来,唯一称得上完满的命运,就是支离破碎的命运。


>> 交谈中突然的沉默刹那间触及了核心:沉默揭示了言语的发明需要多大的代价。


>> 人和人之间唯一的共同点:人!


>> 身体好并不是真实的。身体好的人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存在,因为只有身体不好,人才感受到存在。


@buanbooks

#摘 #供词与放逐 #E·M·齐奥朗 #不安介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