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但愿那另一种觉醒,死亡,
能给我不含记忆的时间。

▎月光的合金

◆ 晴朗的早晨

>> 我无法继续将自己局限于图像因为你认为质疑我的意思是你的权利:如今我已准备好将清晰强加于你。

◆ 周年

>> 我说过你可以偎着我。那并不表示你冰冷的双脚放在我的家伙上。应该有人教你在床上怎么做。我想的是你应该把你的冷冰冰留给你自己。看看你做了什么——你让那只猫挪走了。但我不想让你的手放那儿。我想让你的手放这儿。你该注意我的脚。你该画下它们当你下次看到一个火热的十五岁。因为那些脚走来的地方,还有许多。

◆ 俗世之爱

>> 然而,在这种欺骗中,真实的幸福产生了。所以我相信我会精确地重复这些错误。似乎对我来说,知道这种幸福是否建立在幻觉之上并非至关重要:它有它自己的真实。两种情况下,它都将结束。

◆ 无常的世界

>> 但你认为如今你自由吗?我曾一无所有而我仍然被改变。像一套衣服,我的麻木被拿去了。然后加上了渴望。

◆ 生日

>> 这是沉默的问题:一个人无法测试自己的想法。因为它们不是想法,它们是真实。

◆ 阳台

>> 这样一个小错误。许多年后,那一夜,在那个房间里的几个小时,唯一留下的东西。

◆ 旅行者

>> 事实上,我最需要的是渴望,看起来你已在静止中获得了它,而我发现它是在变化中,在离别中。

#摘 #月光的合金 #露易丝·格丽克 #LouiseElisabethGlück



我想,该在这儿离开你了。似乎看得出,
不会有恰到好处的结局。
其实,会有无数结局。
或者说,一旦开始,
剩下的就都是结局。

▎安托南·阿尔托文集

◆ 四 灵薄狱之脐(1925)

>> 我希望您能够给我分量十足的精妙液体、致幻药剂、精神吗啡,来抬高我的落点,平衡坠物,统一分离,重建废墟。

◆ 六 地狱日记残篇(1926)

>> 它过于新鲜,同时散发着冷和热。

◆ 七 被束缚的木乃伊(1925—1927)

>> 苍穹密顶下有名字的万事万物,有容貌的万事万物——皆是呼吸的结,震颤的带,这一切进入一个火的螺旋,弹回肉体自身的波动。但此软弱困苦的肉体,终有一日会高高升起,如一场鲜血的大雨。

◆ 九 漫漫长夜或超现实主义的虚张声势(1927)

>> 世界精神的轴线在移动,各种表象在崩溃,超现实主义曾努力实现的可能性在变容,这是大事。精神出轨,物质开始。或听天由命,或随机应变,都是一种伤风败俗的态度,一种形而上学的投机。从未有人理解过任何事物,超现实主义者们自己不理解,且无法预见他们的革命意志会将他们带往何处。无法想象、无法构想一场未在无望的物质框架里发展成形的革命,他们听天由命,求助于一种偶然的衰弱及他们特有的阳痿,以此解释他们的惰性,及永久性的思想绝育。

>> 对我来说,所有逻辑始终都只是借来的。

◆ 十二 病情通信(1927—1933)

>> 既然每个观念或影像在无意识中苏醒并随着意志的介入构成了一种内在的话语,那么,关键就是弄清裂隙在其构成的哪一刻产生,而意志的介入或显现是否一定是烦恼的由来和裂隙的成因,并且这一裂隙是否会进入此刻或随后的思想。为了让裂隙只进入随后的思想,表达裂隙的思想或句子必须极度简洁,因为我所处的状态不允许我在任何思想上逗留哪怕片刻。

◆ 十四 新戏剧计划(1931—1933)

>> 我们完全无法带着对生存之残酷的高度敏锐的意识作出反应并生活,这让我们沦为牲口,随时会被送往战场和屠宰场。

◆ 十九 革命的讯息(1936)

>> “但这是形而上学,人不能活在形而上学里。”但我恰恰要说,生命应在形而上学里重生,而这让今天的人感到畏惧的困难态度,正是一切纯粹民族的态度,他们总觉得自己同时处在死亡和生命当中。这就是为什么,文化不被写下,并且就像柏拉图说的,“言语写下之日即思想遗失之时”。书写阻止了精神像广阔的呼吸一样在形式中间移动。因为书写固定了精神并使之结晶为一种形式,而偶像崇拜,就从形式中诞生。真正的戏剧,如同文化,从不被写下来。戏剧是一种空间艺术,而通过压迫空间的四个点,它冒险触摸生命。正是在戏剧所萦绕的空间里,事物找到了其形体,而生命就在形体下作响。

>> 而戏剧则通过对力量的音乐分配

>> 无知是真理的粘合剂,但那是一种清醒且自觉的无知。带着其对阻碍的意识,渴望在一片坚实的土地上筑造的人,立即就知道他不该踏足何处。无疑,一切存在的起源是晦暗的,而有远见的人——在其知识的开端中——预备了一条道路,一个边缘,一个场所,好让普遍的晦暗显现出来。因为,奇怪的是,人虽不知自己从哪里来,却能用他的无知,用这种原初的无知,来准确地获知自己应到哪里去。

>> 如果可以这么表达,我会说,人通过教育搓揉其机体,好让各种力量从他身上冒出。

◆ 二十二 爱尔兰之旅(1937)

>> 不同的是,尽管您已对一切感到绝望,可仍有一样东西您愿意相信,而我的绝对悲观让我觉得,为了建立一个我能相信的世界,必须抛弃今天的一切。只要我还能想象一样东西,一样必须拯救的东西,我就会摧毁它,这样才能把我从事物中拯救出来,因为纯粹的东西总在别处。

>> 您身上有一道罕见的光:在我探究存在的二十年里,还没有哪个存在向我展示过。为了这道光,现在我不再探究存在,我从您身上接受太阳和海洋。所以无需告诉您,您日常的、肉体的、有形的、性化的生活令我丝毫不感兴趣,但您永恒的生命对我意义重大,因为经由您自己的顶峰,我看到您已触及永恒正是您身上的这一切对我意义重大。我希望这一次您能彻底理解我。

>> 如果我此刻作为一个男人对您说话,那么,我会告诉您,您带给我的感动远多于刺激,我已为您感觉到了某种东西,它十分接近真正的爱。再进一步,我就会爱上您,但爱上您会是堕落。——众生和您没有为另一种非人的爱做好准备。我全心拥抱您,余下的话要等到众生和您都准备好的那一天。——也许您会在这个世上再次见到我,也许您再也见不到我,或如果您见到了我!!!……

◆ 二十三 罗德兹书信与写作(1943—1946)

>> 亲爱的先生,我用铅笔给您写信,因为我没有墨水了,也没法弄到:这里关押的其他人在我的书和文稿上打翻了我的墨水瓶。

◆ 二十四 傻子阿尔托(1946)

>> 一个空白页面,用来分离此书的文本,它完成于电击的灵薄狱里出现的全部中阴的汹涌。而这些灵薄狱里有一种特别的排版,就是要贱斥神灵,撤回人想要赋予某种特殊价值的言词。

◆ 二十五 长眠于此(1946)

>> 勿让自己落入不必要的疲劳,哪怕骨头的疲劳上建起了一种文化。

◆ 二十六 巴黎-伊夫里写作(1946—1947)

>> 人不死去是因为他必须死去,而人死去是因为有一天还没有那么久以前,他已迫使意识成了一道皱褶。

#摘 #安托南·阿尔托文集 #安托南·阿尔托

▎现代诗歌的结构

◆ 一 展望与回顾

>> “诗歌在尚未被理解之时就会传达自身意味”

>> 可以将这种费解与迷人的并列称为一种不谐和音(Dissonanz)。因为它制造的是一种更追求不安而非宁静的张力。

>> “不被理解,这是具有某种荣誉的。”

>> 我们处处都可以看到,这种诗歌总倾向于尽可能地远离对单义性内涵的传达。这种诗歌更情愿成为一种自我满足、涵义富丽的形体,这形体是那些以暗示方式作用于前理性层面,同时又让概念的隐秘区域发生震颤的绝对力量所组成的一种张力织体。

>> 诗歌不愿再用人们通常所称的现实来量度自身,即使它会在自身容纳一点现实的残余作为它迈向自由的起跳之处。

>> 常用的词语材料展示出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出自最生僻的专门用法的词语通上了抒情诗的电流。句子失去了肢干或者收缩为有意原始化的名词型表述。诗歌最古老的手法,对比与隐喻,以一种新方式被使用,这种方式绕开了天然的对比对象,强制实现了从实物层面和逻辑层面都不可统一之物的结合。

◆ 集中与对形式的意识;抒情诗和数学

>> “艺术的神奇特权就在于,可怕之物经过艺术性的表述,会成为美;节奏化了的、分段表述出的痛苦能让头脑充满一种宁静的欢乐。”

◆ 通灵者信函(空洞的超验性,刻意的反常性,不谐和的“音乐”)

>> “诗人定义了量度陌生者的尺寸,这陌生者在他的时代的所有灵魂中激荡。”

>> “诗人到达陌生处,即使他始终也无法理解自己的视像,他毕竟看到了那图像。他也许会因为在穿越这闻所未闻、无法言表的物象时所做的巨大跳跃而毁灭:其他可怕的工作者会到来,从诗人自己溃灭之处开始展望那地平线。”

◆ 与现代性和文学遗产的双重关系

>> 一个遭受种种规划、钟表、集体强制的统治,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压缩至最小值的时代,其不自由带给人的痛苦通过抒情诗得以流露。这个时代自己的运行机制作为其权力的产物让其失去尊荣。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和以十亿光年为单位的计算将这个时代贬低为无足轻重的偶然。这常常得到描述。但是在这样的经验和现代诗歌的某些特征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关联。向非现实的跃进、远离常规的幻想、蓄意造就的神秘、语言的截断:这一切也许都可以理解为现代灵魂的一种尝试,即在一个技术化、帝国主义化、商业化的时代当中为自己保存自由,让世界仍然是神奇之所在,但不同于“科学奇迹”。

◆ 去人性化

>> 在马里内蒂的《未来主义宣言》(1909年)中有这样挑衅性的话:“一个人的痛苦对我们来说比不上一盏遭遇短路的电灯的痛苦有趣。”

◆ 孤独与恐惧

>> 乘小船航行,小船撞上了某物——但是没造成什么后果,只有宁静和波浪,和一种“新”,这新者没有词可以表达。

>> “诗人在友情和爱情中还会感受到厌恶的气息,这气息使每一个生灵远离其他生灵。”

◆ 穿插技巧和隐喻

>> 现代隐喻不是产生于将未知回溯至已知的需求。它从其组成部分的差异性大步跳跃至完全只在语言实验中可以达到的统一,以至于它希望有一种尽可能极端的差异性,它了解这样的差异性,同时以诗歌的方式取消这种差异性。

◆ 概括性结语

>> 诗歌的古老法则,即具有明显的艺术性,没有被取消。只是这个法则从图像和理念中退出,转到了挣脱意义的语言折曲和张力曲线上。即使那些折曲是在晦暗的、可随意解释的材料上显示自身的,它们还是能发挥强制性作用;如果它们确实如此,那这就是首好诗。

◆ 阿尔韦蒂

>> 鸽子弄错了……(1940)

鸽子弄错了。它弄错了。因为它想去北方,却来到了南方。它以为,谷粒是海。它弄错了。它以为,海是天空,而深夜是清晨。它弄错了。它把星辰当做晨露,把炎热当做雪。它弄错了。把你的短裙当做衬衣,把你的心当做它的居所。它弄错了。(它在岸边睡去。而你在高高的枝头。)

◆ 纪廉

>> 载我们抵达长久爱情的是瞬间那不合时宜的分量,那瞬间如此敏捷,以致一旦到达了目标它立刻催迫后继者来到。你们小心,你们小心,我在变,我在变!

>> 那玫瑰们呢?睫毛合上:地平线成为结束。也许本无一物?而留下的,是名字。

>> 而变化开始,驰行过一个空洞的,被论说的空气。

#摘 #现代诗歌的结构 #胡戈·弗里德里希

两个一切 两个深



人类一切深切的情感通常会消除人心中的观察倾向。

...

在这一切的深处,肯定藏有误解。

▎沉默

最后一位顾客
离开咖啡馆之前
他默默拥抱门厅中的
旧照片上的
女人。

正午,植物的陈尸所,
从外面无声地闯入。
它抓攫那
如同照片
徒劳自卫的乳房。

沉默随着蜘蛛
降临到餐桌上。
它给旅行者
指示错误的路
致使他们在光天化日下迷路。

他们那被夏天裸露的躯体
吊死在
一棵胡桃树的影子中。

#拣 #诗选 #KarlKrolow

◆ 1923年

1923年6月12日。

最后一些可怕的时间,无以数计,几乎是连续不断。散步、黑夜、白日,对一切都无能为力,除了对痛苦。

却仍然,不是“却仍然”,你看着我如此恐惧和紧张,在我面前的那张风景卡片上的克里察诺夫斯卡亚。

在写下东西的时候,感到越来越恐惧。这是可以理解的。每一个字,在精灵的手里翻转——这种手的翻转是它独特的运动——变成了矛,反过来又刺向说话的人。像这样的一种短评完全是特殊的,而且如此永无止境。安慰也许只是:不管你想或是不想,这发生了。而你想的是什么,只是看不出有多少帮助。比安慰更多的是:你也有武器。

#摘 #卡夫卡日记 #卡夫卡全集 #卡夫卡

◆ 1922年

>> 1月17日。几乎没有别的。

>> 一瞬间的思想:你满意吧,学着(学着,40岁的人)在这瞬间安静(可是,你曾经能够做到这点的)。是的,在瞬间,在这个可怕的瞬间。它可怕,只是对未来的害怕使他感到可怕。而回首当然也是如此。你带着这个性别的馈赠做了些什么呢?它失败了,人们最终会说,这将是一切。但它能够成功该多好啊。当然,一件小事情,而且根本看不出来,将它决定了。你对此有何感受呢?它在世界历史上的那些最大的战役里均是这样的,小事情决定着小事情。

>> 1月19日。昨天的那些论断在今天是什么意思呢?这同样与昨天意思一样吗?只是血液在法律巨大石头之间的流淌中渗漏出来是真的吗?

>> 不是什么可恶的事情;你跨出了门槛,一切都不错。一个另一样的世界,而你一定不说。

>> 你在这些日记里找到了对我有决定性的东西吗?

>> 紧抓着领子,拖拽地穿过街道,撞进门里,这就是如此机械,实际上这里有反作用力,只是围绕着一件小事——这种包含着生活和烦恼的小事——比那件小事的粗野少多了。我是这两者的牺牲品。

>> 这个“太安静”。这样就像——不管什么形式身体的,身体上作为多年来痛苦的结果(信任!信任!)——正在平静创造生活的可能性对我是封闭的,从根本上说就是创造着生活,因为痛苦的状况全部对我来说不是别的什么,而是自我封闭的、针对一切而封闭的痛苦,什么也越不出它的范围。

>> 箭头完完全全合适它所戳破的伤口,这就够了。

>> 1月22日。夜的决断。

>> 说你已经离我而去,也许是很不合理的;我离去了,而且是暂时令人难以忍受地离去却是真实的。

>> 与人在一起的幸福。

>> 2月12日。我总是遇到拒绝的形象,不是那个说“我不爱你”的她,而是说这些话的她,“你不可能爱我,你是那么地想做到这点,你不幸地爱着对我的爱情,而我的爱情却不爱你。”因此,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我体会“我爱你”这句话了,我只是体会到等待着的寂静了,这寂静被我的“我爱你”打断了,多不该啊,我只是体会到了这一点,别的什么也不知道。

>> 3月6日。新的严重和困倦。

>> 5月19日。两个人的时候,他感觉比独自一个人的时候还要孤独。如果他与两人中的某一人在一起的时候,这第二个人就会抓住他,而他无助地任他摆布。如果他独自一人,虽然整个人类都要逮住他,但无数伸出的手臂纵横交错地纠缠在一起,就没有人找到他了。

#摘 #卡夫卡日记 #卡夫卡全集 #卡夫卡

▎木心遗稿

◆ 稿本2

>> 艺术是磊磊落落的隐私。

◆ 稿本4

>> 其实先要明白一只狮子睡了几千年就不是狮子了,这样才算初步醒转来。

>> 博学,是指有很多钉子,知识的钉子。钉子是为了固定一件东西,可能是好东西,可能是坏东西。知识是为了固定一项思想,可能是好思想,可能是坏思想。钉子有什么希罕,好多博学者拥有好多钉子,而且大半是断钉、弯钉、锈钉。

>> 与命运比,我的精致全显得糙陋。

◆ 稿本5

>> 他在信上说 一切都还好 可惜离别了

>> 我们之间 还有一点点淡得要命的爱情

>> 当希望成为现实的时候,我就能够堂堂正正地绝望了。

◆ 稿本6

>>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点理想,尤其是在生活上,衣食住行皆有目标,而实际的生活变成了非正式的在那里过度——我们都在非正式的过度中,正式的、达到目标的生活始终没有来。我少年时听到这样的故事,结婚之夜,某宾客的小儿子抛掷核桃,有一颗滚进床下,孩子懒得爬进去捡,核桃就此在床下几十年,直到那人家的曾孙躲迷藏钻到床底下才发现,呀,核桃。以上云云,两个段落好像无涉,但不知为何好像有干系,否则我怎会一气写下去呢。

◆ 稿本8

>> 苏珊·桑塔克就“9·11”事件批评了美国的外交政策。《纽约客》以“政治上不正确”罢黜了苏珊·桑塔克——这是美国的错误的外交政策的继续。将来[若非]《纽约客》向苏珊·桑塔克道歉,重新隆重聘请她,否则美国的前途是危险的。

>> 伪善是最巧妙的真恶。

>> 好的作品,大抵一望而知,不思不解。

>> 全盘西化,盘子是没有的。

>> 肉体都是诚实的,所以心灵只好虚伪。

>> 我手写我口,我口咬我手。

>> 如果不把它们写成诗它们是活不下来的

>> 我不喜欢卡夫卡,我爱卡夫卡,他诚实哩。即使没有天堂,卡夫卡也该上天堂。

>> 和年轻人是不能对话的,他们有博大精深的无知。

>> 木心先生早就预测到他的读者百分之九十是汗滋滋的年轻人。

>> 因屋顶锐角的斜度,形成楼上的房间有点畸形,我喜爱,是产生散文诗的场所,在欧洲。

>> 我憣然自鉴我的性格里有这样的一面,侍机突露,别人会认为我轻薄佻达,迹近痴癫,我自己却很喜欢这种下意识的行径,一遇好机会,就不可遏止地爆发出来,可以得意洋洋地大半天,可惜这种机缘是极难得的。

◆ 稿本9

>> 卡夫卡最后对自己的作品也绝情,这是他痛苦的顶点,我深深同情,但以为不必认真到这样子。

>> 好的天性,已经可以说很有学问了。

>> 写文章的首要秘诀是:一落笔,一触键,你就要错的。你一造句,错。一分段,错。到结篇,大错铸成——解救的法门就是一字一句一段都不错,到结篇,完美体面,谁也看不出你曾错过。

>> 大都市总是魔性的,神性在乡野。

>> 回到中国的第一个感觉(也是驱之不散的感觉):“我在中国了。”

>> “开放”是回复人性,哪知回复的是人性中的坏的一部分。

>> 我已绝望,你呢。

>> 你快点绝望吧,我等不及了。

>> 在诗和散文中,大抵都可以免掉“我”“你”“他”——这是一个秘诀。

>> 怎么能希望旁人了解我呢,有一份想了解我的那种心意,就很好了,至少免得误解我,诬陷我。

最后的感觉,其实就是结论(哲学宗教全包括在内)。

最后的感觉,也许就是结论。——墓志铭

◆ 稿本10

>> 没订约,还是希望你别毁约。

>> 吻是诗的,肌肤熨帖是诗的。絮语是诗的,抚弄是诗的,其他都不过是散文了。而交媾,交媾是论文,交媾与论文一样无不以失败告终。当你一吻再吻强吻吞吻吸吻吮吻,使我喘不过气来时,我的疑虑一层层消散,开始信任你了。

>> 爱情的萌芽是不含性欲的,然后朦胧地带着性欲徐徐上升,到顶峰时,性欲几乎全熄,这纯粹的爱可以保持很久,终于清明得受不了了,爱情不计成败地化为性欲,其势磅礴,淹盖一切,扬一阵抑一阵。

#摘 #木心遗稿 #木心

▎英文诗两首

献给贝阿特丽斯·比维洛尼·韦伯斯特·德布尔里奇



拂晓时分,我伫立在阒无一人的街角,我熬过了夜晚。

夜晚是骄傲的波浪;深蓝色的、头重脚轻的波浪带着深翻泥土的种种颜色,带着不太可能、但称心如意的事物。

夜晚有一种赠与和拒绝、半舍半留的神秘习惯,有黑暗半球的欢乐。夜晚就是那样,我对你说。

那夜的波涛留给了我惯常的零星琐碎:几个讨厌的聊天朋友、梦中的音乐、辛辣的灰烬的烟雾。我饥渴的心用不着的东西。

巨浪带来了你。

言语,任何言语,你的笑声;还有懒洋洋而美得耐看的你。我们谈着话,而你已忘掉了言语。

旭日初升的时候,我在我的城市里一条阒无一人的街上。

你转过身的侧影,组成你名字的发音,你有韵律的笑声:这些情景都让我久久回味。

我在黎明时细细琢磨,我失去了它们,我又找到了;我向几条野狗诉说,也向黎明寥寥的晨星诉说。

你隐秘而丰富的生活……

我必须设法了解你:我撇开你留给我的回味,我要你那隐藏的容颜,你真正的微笑——你冷冷的镜子反映的寂寞而嘲弄的微笑。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日落、破败郊区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我给你我已死去的先辈,人们用大理石纪念他们的幽灵: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边境阵亡的我父亲的父亲,两颗子弹射穿了他的胸膛,蓄着胡子的他死去了,士兵们用牛皮裹起他的尸体;我母亲的祖父——时年二十四岁——在秘鲁率领三百名士兵冲锋,如今都成了消失的马背上的幽灵。

我给你我写的书中所能包含的一切悟力、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气概或幽默。

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

我给你我设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不营字造句,不和梦想交易,不被时间、欢乐和逆境触动的核心。

我给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个傍晚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

我给你你对自己的解释,关于你自己的理论,你自己的真实而惊人的消息。

我给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饥渴;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

一九三四年

#摘 #另一个同一个 #博尔赫斯

离别

破坏我们离别气氛的黄昏。

像黑暗天使那么尖刻、迷人而可怕的黄昏。

我们的嘴唇在赤裸的亲吻中度过的黄昏。

不可避免的时间超越了

  无谓的拥抱。

我们一起挥霍激情,不为我们自己,

  而为已经来近的孤独。

光亮拒绝了我们;黑夜迫不及待地来临。

长庚星缓解了浓重的黑暗,我们来到铁栅栏前。

我像从迷乱的草地归来的人那样

  从你怀抱里脱身。

我像从刀光剑影的地方归来的人那样

  从你的眼泪里脱身。

如同往昔黄昏的梦境一般生动鲜明的黄昏。

那之后,我便一直追赶和超越

  夜晚和航行日。

#摘 #面前的月亮 #博尔赫斯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 棱镜

>> 8.含义是,有必要放弃童年。“结婚”这个词是个信号。你也可以把它当成美学建议;孩子的嗓音让人厌烦,它没有更低的换声区了。这个词是一个代码,神秘,如罗塞塔石碑。它也是一个路标,一个警告。你可以随身带走一些东西,像一份嫁妆。你可以带走你的能思考的那部分。“结婚”意味着你应该让那部分保持安静。9.一个夏夜。外面,夏季暴风雨的声音。然后晴空如洗。窗户里,夏季的星群。我在床上。这个男人和我,我们悬浮在性爱经常带来的奇特的平静里。大多数的性爱会带来的。渴望,它是什么?欲望,它是什么?窗户里,夏季的星群。曾经,我能给它们命名。10.抽象的形状、图案。心智之光。冷静而细微的无关利害的火,不可思议地被泥土阻塞,黏黏的,闪烁在水和空气里,那精致的标志,说明:现在播种,现在收获——我能给它们命名,我曾为它们准备了名字:两件不同的事情。

◆ 回声

>> 3.其余的,我已经告诉了你。几年的顺畅,此后长期的沉默,像山谷里的沉寂在群山送回你自己的已经变成大自然的声音之前。这沉默如今是我的同伴。我问:我的灵魂因何而死?那沉默回答说

◆ 预兆

>> 我们诗人放任自己沉迷于这些无休止的印象,在沉默中,虚构着只是事件的预兆,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仿亚历山大·普希金

◆ 黎明

>> 阳光只将这几件照得清晰可辨,而不管其它,阳光为它们设定界限,坚决,但并不刚愎,然后阳光稍加流连,对每件东西细加描绘,

>> 似乎是太阳令你有一阵子什么都看不到。

◆ 捕猎者

>> 在这样的夜晚相爱是幸运的,即便赤身躺在床单上也还觉得暖和,出汗,因为爱就是辛劳,无论人们怎么说。

>> 应该感到欣慰,当时你在床上;那里,爱的叫声淹没了尸体的叫声。

◆ 三月

>> 什么都不能靠被逼而活着。大地现在就像一种毒药,就像远方传来的声音,一个情人或主人。到终了,你只是听从那声音而行动。它说,忘了吧;你就忘了。它说,重新开始吧;你就重新开始。

◆ 收获

>> 活下来的,活在地下。死去的,不做挣扎地死去。

◆ 婚姻

>> 他们之间的沉默那么古老,它说,这些是边界。

>> 但她明白自己到底是谁,到底想要什么。只要这些是真切的,自然的事就伤害不到她。

#摘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露易丝·格丽克 #LouiseElisabethGlück

▎棱镜

...

12.

任务就是坠入爱情。
细节由你决定。
第二部分是
要在诗中包括某些词语,
从完全是关于另一个主题的
一个特定文本里抽取的词语。

13.

春雨,然后是一个夏夜。
一个男人的声音,然后是一个女人的声音。

你长大,你被闪电击中。
当你睁开眼睛,你永远与你的真爱缚在了一起。

它只发生一次。那时你被关照,
你的故事结束。
它发生一次。被闪电击中就像种痘;
你一生再不会感染,
你感到温暖,干爽。

除非休克不够强烈。
那样你就不是种痘,而是上瘾。

14.

任务是坠入爱情。
作者是女性。
自我必须被称为灵魂。

行动发生在身体里。
星星代表其他一切:梦,心智,等等。

凭着自恋投射中的那个自我
心爱的人被确认。
心智是一个次要情节。它一直唠叨不停。

时间被体验
作为仪式,而非叙述。
那被重复的,也有重量。

某些结尾是悲剧的,因此可以接受。
其他一切都是失败。

15.

欺骗。谎言。渲染,我们称为
胡思乱想——

有太多的路,太多的说法。
有太多的路,没有小径——

而最终呢?

16.

列出“十字路口”的含义。

答案:一个包含道德的故事。

请给出一个反例:

17.

自我结束,世界开始。
它们大小相等,
相称,
一个映照着另一个。

18.

谜语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生活在心智之中。
谜底是:大地的栅栏介入了。

19.

房间安静。
这是说,房间安静,但相爱的人在呼吸。

同样地,夜晚黑暗。
夜晚黑暗,但群星闪烁。

床上的那个男人是我给了心的
几个男人中的一个。把自己作为礼物,
这没有限制。
没有限制,虽然它反复发生。

房间安静。它是一个绝对,
像这黑夜。

20.

一个夏夜。夏季暴风雨的声音。
那巨盘无形地转换,变化——

而在黑暗的房间里,相爱的人相拥而眠。

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首先醒来的人,
他首先翻动起来,并看到第一缕曦光里
那个陌生人。

#摘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露易丝·格丽克 #LouiseElisabethGlück
作家的首要职责不是发表意见,而是讲出真相......以及拒绝成为谎言和假话的同谋。文学是一座细微差别和相反意见的屋子,而不是简化的声音的屋子。

作家的职责是使人们不轻易听信于精神抢掠者。

作家的职责是让我们看到世界本来的样子,充满各种不同的要求、区域和经验。

作家的职责是描绘各种现实:各种恶臭的现实、各种狂喜的现实。文学提供的智慧之本质(文学成就之多元性)乃是帮助我们明白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永远有一些别的事情在继续着。

我被“别的事情”困扰着。

我被我所珍视的各种权利的冲突和各种价值的冲突困扰着。例如——有时候——讲出真相并不会深化正义。再如——有时候——正义的深化可能需要压制颇大部分的真相。

二十世纪最瞩目的作家,有很多在充当公共声音的活动中,为了深化他们认为是(在很多情况下曾经是)正义的事业,而成为压制真相的同谋。

我自己的观点是,如果我必须在真相与正义之间作出选择——当然,我不想选择——我会选择真相。

当然,我相信正当的行动。但作家是那个行动的人吗?

有三样不同的东西:讲,也即我此刻正在做的;写,也即使我获得这个无与伦比的奖的东西,不管我是否有资格;以及做人,也即做一个相信要积极地与其他人团结一致的人。

就像罗兰·巴特曾经说过的:“......讲的人不是写的人,写的人不是那个人自己。”

……

『中国旅行计划』

我对智慧感兴趣。我对墙亦有兴趣。中国就以这两样而著称。

《百科全书》(巴黎1968年版,第4卷第306页)中的“中国”条写道:“按照中国的传统论说方法,人们在谈话中总是喜欢使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简短成语。”

靠语录生活。在中国引语的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指导着各行各业。

……

中国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既生活在过去,又生活在未来。

假设。那些确实显得出类拔萃的个人让我们觉得是属于另一个时代。(或是过去,或者干脆就是未来。)没有哪个超凡卓越者完完全全属于当代。当代的人根本显现不出来:

他们是看不见的。

伦理教化是历史的遗产,它制约着未来的领域。我们犹豫徘徊、小心翼翼、冷嘲热讽、理想幻灭。当下已成为多么艰难的一座桥梁呀!我们得多少次地旅行,才不至于沦为空无与不可见。

……

世界上到处都是被压迫的苦力和媵妾。到处都是残酷的地主。到处都是傲慢的官吏大人,双臂交叉,长指甲藏在袍子的宽袖筒里。一切在变,当红星照耀中国之时,平静地变成天国的男女童子军。

为什么不愿意善良些呢?

然而,要善良就必须更简单。更简单,仿佛向原始回归。更简单,仿佛置身于宏大的遗忘中。

……

根据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和别的什么地方的讲话,倘若文学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样的冲突是不会发生的。
然而,我们却被文字制约着(文学告诉我们文字在遭遇什么。)
更确切地说,我们是被语录制约着。不仅在中国,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对过去的播散力就说这么多吧!凌乱的句子,破碎的记忆。

——当我的记忆变成了口号时,我便不需要它们了。不再相信它们。

——又是一个谎言吗?

——不经意得来的真理吗?
死亡不死。还有,关于文学的问题并没有消失……



#苏珊·桑塔格

▎一切事物都有两种结束

一切事物都有两种结束——

一匹马,一条线索,一个电话。


在生命之前,空气。

以及之后。


沉默不是沉默,而是听力的局限。

#摘 #诗选 #简·赫斯菲尔德

▎夜晚的消息

◆ 苍鹄(1946—1950)

>> 你要走了。你的身体已不如消磨它的水流更真实,连天上的云烟都比我们有更多的根。没必要强迫自己。你看水,它流逝在你我的影子的断层之间。这是终结,让我们都没有胃口来上演狡黠的戏剧。

◆ 无知者(1952—1956)

>> 但已然被最微弱的呼唤所触动,白昼来临前的时刻,在草丛里,被猜中。

>> “就像火,爱的明澈只建在错误和燃成灰烬的木头的美丽之上。”

>> 从枯死的足到生动的眼之间,没多远,明天,人们会懂得距离。

>> 没有人能只承认美,而不要它嘶哑低喘的床,和平,只能在骸骨堆和石头堆上统治,无论做什么,穷人总在两阵狂风之间。

◆ 风(1961—1964)

>> 世界没有得到更好的遮蔽

#摘 #夜晚的消息 #菲利普·雅各泰

▎一块石头

一切贫穷而荒芜,暗藏转机,
我们的家具简朴如石头,
我们曾欣喜于:墙上的裂隙
化作这束麦穗,播撒出一些世界

今晚的云
和往常相同,像口渴,
像同一条红裙,解开了搭扣。
行路人,想象一下:
我们重新开始,我们急促,我们相信。

#摘 #弯曲的船板 #伊夫·博纳富瓦 #YvesBonnefoy

▎生之缺憾

不必苦心孤诣著书立说,只须在醉汉或垂死者耳畔咕哝几句即可。

*

每一份欢喜,或始或终,必有神在。

*

除却未为人父,犯过所有的罪。

*

时隔多年再见到某人时,应当面对面默坐数小时,一言不发,好让惊愕在沉默中得以回味。

*

我的反应诸如他人,甚至和我最鄙视的人也一样;但我通过自责——无论好坏——予以弥补。

*

我的感觉何在?它们已消失在……我的心里,而这个“我”,这个自身,若不是消失得了然无痕的那些感觉的总和,又会是什么?

*

非凡而无效——这两个目标适用于某种行为,因此也适用于由此产生的一切,首先适用于生命。

*

洞察力是唯一能使人自由的恶习——在某片荒漠中的自由。

*

我因某人老派的笑容而宽恕了他的一切。


*

时间,其资源之丰厚,创造力和慈悲心远超我们想象,它拥有非凡的能力救我们出困境,又随时随地带给我们新的屈辱。

*

自打我注意到我怎么看都像是自己的最后一个敌人之后,便决定再也不去对抗他人了。

*

魔罗那个孽障试图取代佛陀时,佛陀对他说:“你有什么权利宣称要统辖人类和宇宙?你为获得知识受过苦么?”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也许是唯一的问题,我们在细察任何人特别是思想家的时候,都应该先问问自己同样的问题。有两类人向来泾渭分明:一类在每获得哪怕是很小一点知识时都付出代价;另一类为数甚众,他们获得的是简便的、无关痛痒的、未经验证的知识。

*

有人说:此人无天赋,只懂音调。殊不知音调才是任何人都无法创造的,因为那是天赋。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是某些人拥有的特权,能让他人感受到其有机的脉动,这音调不仅仅是天赋,更是天赋的本质。

*

惟隐藏着的才深刻而真实。卑劣的情感力量由此生发。

*

每当我想不到死亡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是在欺诈,是在哄骗内心里的某人。

*

从自然的角度看,人天生要过外向型生活。如果他只想省视内心,就必须闭阖双眼,放弃事业,趋避潮流。所谓“内心生活”是一种迟来的现象,只有生命活动放缓才有可能实现,而“灵魂”也只有在损害器官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显现和绽放。

*

仅仅是大气的微小变化就会破坏我的计划,更不用提自己的信念了。这种最令人蒙羞的依赖方式始终困扰着我,恰如它驱散了我绝无仅有的一点儿幻想,如我拥有自由的可能性以及拥有自由本身。既然“湿”和“干”都要摆布我们,还有什么值得夸耀 ?我们渴望一种不那么悲惨的约束关系,也渴望能有另一类神祇。

*

自杀太不值得,因为我们总是自杀过迟。

*

当我们坚信所知一切皆属虚妄时,真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劳心费力去证实它。

*

人越是遭受矛盾的冲动折磨,就越不知该屈从哪一个。这就叫缺乏个性,仅此而已。

#摘 #生之缺憾 #E·M·齐奥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