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但愿那另一种觉醒,死亡,
能给我不含记忆的时间。
能给我不含记忆的时间。
ㅤ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 棱镜
>> 8.含义是,有必要放弃童年。“结婚”这个词是个信号。你也可以把它当成美学建议;孩子的嗓音让人厌烦,它没有更低的换声区了。这个词是一个代码,神秘,如罗塞塔石碑。它也是一个路标,一个警告。你可以随身带走一些东西,像一份嫁妆。你可以带走你的能思考的那部分。“结婚”意味着你应该让那部分保持安静。9.一个夏夜。外面,夏季暴风雨的声音。然后晴空如洗。窗户里,夏季的星群。我在床上。这个男人和我,我们悬浮在性爱经常带来的奇特的平静里。大多数的性爱会带来的。渴望,它是什么?欲望,它是什么?窗户里,夏季的星群。曾经,我能给它们命名。10.抽象的形状、图案。心智之光。冷静而细微的无关利害的火,不可思议地被泥土阻塞,黏黏的,闪烁在水和空气里,那精致的标志,说明:现在播种,现在收获——我能给它们命名,我曾为它们准备了名字:两件不同的事情。
◆ 回声
>> 3.其余的,我已经告诉了你。几年的顺畅,此后长期的沉默,像山谷里的沉寂在群山送回你自己的已经变成大自然的声音之前。这沉默如今是我的同伴。我问:我的灵魂因何而死?那沉默回答说
◆ 预兆
>> 我们诗人放任自己沉迷于这些无休止的印象,在沉默中,虚构着只是事件的预兆,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仿亚历山大·普希金
◆ 黎明
>> 阳光只将这几件照得清晰可辨,而不管其它,阳光为它们设定界限,坚决,但并不刚愎,然后阳光稍加流连,对每件东西细加描绘,
>> 似乎是太阳令你有一阵子什么都看不到。
◆ 捕猎者
>> 在这样的夜晚相爱是幸运的,即便赤身躺在床单上也还觉得暖和,出汗,因为爱就是辛劳,无论人们怎么说。
>> 应该感到欣慰,当时你在床上;那里,爱的叫声淹没了尸体的叫声。
◆ 三月
>> 什么都不能靠被逼而活着。大地现在就像一种毒药,就像远方传来的声音,一个情人或主人。到终了,你只是听从那声音而行动。它说,忘了吧;你就忘了。它说,重新开始吧;你就重新开始。
◆ 收获
>> 活下来的,活在地下。死去的,不做挣扎地死去。
◆ 婚姻
>> 他们之间的沉默那么古老,它说,这些是边界。
>> 但她明白自己到底是谁,到底想要什么。只要这些是真切的,自然的事就伤害不到她。
#摘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露易丝·格丽克 #LouiseElisabethGlück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 棱镜
>> 8.含义是,有必要放弃童年。“结婚”这个词是个信号。你也可以把它当成美学建议;孩子的嗓音让人厌烦,它没有更低的换声区了。这个词是一个代码,神秘,如罗塞塔石碑。它也是一个路标,一个警告。你可以随身带走一些东西,像一份嫁妆。你可以带走你的能思考的那部分。“结婚”意味着你应该让那部分保持安静。9.一个夏夜。外面,夏季暴风雨的声音。然后晴空如洗。窗户里,夏季的星群。我在床上。这个男人和我,我们悬浮在性爱经常带来的奇特的平静里。大多数的性爱会带来的。渴望,它是什么?欲望,它是什么?窗户里,夏季的星群。曾经,我能给它们命名。10.抽象的形状、图案。心智之光。冷静而细微的无关利害的火,不可思议地被泥土阻塞,黏黏的,闪烁在水和空气里,那精致的标志,说明:现在播种,现在收获——我能给它们命名,我曾为它们准备了名字:两件不同的事情。
◆ 回声
>> 3.其余的,我已经告诉了你。几年的顺畅,此后长期的沉默,像山谷里的沉寂在群山送回你自己的已经变成大自然的声音之前。这沉默如今是我的同伴。我问:我的灵魂因何而死?那沉默回答说
◆ 预兆
>> 我们诗人放任自己沉迷于这些无休止的印象,在沉默中,虚构着只是事件的预兆,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仿亚历山大·普希金
◆ 黎明
>> 阳光只将这几件照得清晰可辨,而不管其它,阳光为它们设定界限,坚决,但并不刚愎,然后阳光稍加流连,对每件东西细加描绘,
>> 似乎是太阳令你有一阵子什么都看不到。
◆ 捕猎者
>> 在这样的夜晚相爱是幸运的,即便赤身躺在床单上也还觉得暖和,出汗,因为爱就是辛劳,无论人们怎么说。
>> 应该感到欣慰,当时你在床上;那里,爱的叫声淹没了尸体的叫声。
◆ 三月
>> 什么都不能靠被逼而活着。大地现在就像一种毒药,就像远方传来的声音,一个情人或主人。到终了,你只是听从那声音而行动。它说,忘了吧;你就忘了。它说,重新开始吧;你就重新开始。
◆ 收获
>> 活下来的,活在地下。死去的,不做挣扎地死去。
◆ 婚姻
>> 他们之间的沉默那么古老,它说,这些是边界。
>> 但她明白自己到底是谁,到底想要什么。只要这些是真切的,自然的事就伤害不到她。
#摘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露易丝·格丽克 #LouiseElisabethGlück
▎集句
生活损耗了生活的表达。
—— Fernando Pessoa
艺术是磊磊落落的隐私。
—— 木心
世界没有得到更好的遮蔽。
—— Philippe Jaccottet
谜语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生活在心智之中。
谜底是:大地的栅栏介入了。
—— Louise Elisabeth Glück
ㅤ
▎棱镜
...
12.
任务就是坠入爱情。
细节由你决定。
第二部分是
要在诗中包括某些词语,
从完全是关于另一个主题的
一个特定文本里抽取的词语。
13.
春雨,然后是一个夏夜。
一个男人的声音,然后是一个女人的声音。
你长大,你被闪电击中。
当你睁开眼睛,你永远与你的真爱缚在了一起。
它只发生一次。那时你被关照,
你的故事结束。
它发生一次。被闪电击中就像种痘;
你一生再不会感染,
你感到温暖,干爽。
除非休克不够强烈。
那样你就不是种痘,而是上瘾。
14.
任务是坠入爱情。
作者是女性。
自我必须被称为灵魂。
行动发生在身体里。
星星代表其他一切:梦,心智,等等。
凭着自恋投射中的那个自我
心爱的人被确认。
心智是一个次要情节。它一直唠叨不停。
时间被体验
作为仪式,而非叙述。
那被重复的,也有重量。
某些结尾是悲剧的,因此可以接受。
其他一切都是失败。
15.
欺骗。谎言。渲染,我们称为
胡思乱想——
有太多的路,太多的说法。
有太多的路,没有小径——
而最终呢?
16.
列出“十字路口”的含义。
答案:一个包含道德的故事。
请给出一个反例:
17.
自我结束,世界开始。
它们大小相等,
相称,
一个映照着另一个。
18.
谜语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生活在心智之中。
谜底是:大地的栅栏介入了。
19.
房间安静。
这是说,房间安静,但相爱的人在呼吸。
同样地,夜晚黑暗。
夜晚黑暗,但群星闪烁。
床上的那个男人是我给了心的
几个男人中的一个。把自己作为礼物,
这没有限制。
没有限制,虽然它反复发生。
房间安静。它是一个绝对,
像这黑夜。
20.
一个夏夜。夏季暴风雨的声音。
那巨盘无形地转换,变化——
而在黑暗的房间里,相爱的人相拥而眠。
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首先醒来的人,
他首先翻动起来,并看到第一缕曦光里
那个陌生人。
#摘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露易丝·格丽克 #LouiseElisabethGlück
▎棱镜
...
12.
任务就是坠入爱情。
细节由你决定。
第二部分是
要在诗中包括某些词语,
从完全是关于另一个主题的
一个特定文本里抽取的词语。
13.
春雨,然后是一个夏夜。
一个男人的声音,然后是一个女人的声音。
你长大,你被闪电击中。
当你睁开眼睛,你永远与你的真爱缚在了一起。
它只发生一次。那时你被关照,
你的故事结束。
它发生一次。被闪电击中就像种痘;
你一生再不会感染,
你感到温暖,干爽。
除非休克不够强烈。
那样你就不是种痘,而是上瘾。
14.
任务是坠入爱情。
作者是女性。
自我必须被称为灵魂。
行动发生在身体里。
星星代表其他一切:梦,心智,等等。
凭着自恋投射中的那个自我
心爱的人被确认。
心智是一个次要情节。它一直唠叨不停。
时间被体验
作为仪式,而非叙述。
那被重复的,也有重量。
某些结尾是悲剧的,因此可以接受。
其他一切都是失败。
15.
欺骗。谎言。渲染,我们称为
胡思乱想——
有太多的路,太多的说法。
有太多的路,没有小径——
而最终呢?
16.
列出“十字路口”的含义。
答案:一个包含道德的故事。
请给出一个反例:
17.
自我结束,世界开始。
它们大小相等,
相称,
一个映照着另一个。
18.
谜语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生活在心智之中。
谜底是:大地的栅栏介入了。
19.
房间安静。
这是说,房间安静,但相爱的人在呼吸。
同样地,夜晚黑暗。
夜晚黑暗,但群星闪烁。
床上的那个男人是我给了心的
几个男人中的一个。把自己作为礼物,
这没有限制。
没有限制,虽然它反复发生。
房间安静。它是一个绝对,
像这黑夜。
20.
一个夏夜。夏季暴风雨的声音。
那巨盘无形地转换,变化——
而在黑暗的房间里,相爱的人相拥而眠。
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首先醒来的人,
他首先翻动起来,并看到第一缕曦光里
那个陌生人。
#摘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露易丝·格丽克 #LouiseElisabethGlück
作家的首要职责不是发表意见,而是讲出真相......以及拒绝成为谎言和假话的同谋。文学是一座细微差别和相反意见的屋子,而不是简化的声音的屋子。
作家的职责是使人们不轻易听信于精神抢掠者。
作家的职责是让我们看到世界本来的样子,充满各种不同的要求、区域和经验。
作家的职责是描绘各种现实:各种恶臭的现实、各种狂喜的现实。文学提供的智慧之本质(文学成就之多元性)乃是帮助我们明白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永远有一些别的事情在继续着。
我被“别的事情”困扰着。
我被我所珍视的各种权利的冲突和各种价值的冲突困扰着。例如——有时候——讲出真相并不会深化正义。再如——有时候——正义的深化可能需要压制颇大部分的真相。
二十世纪最瞩目的作家,有很多在充当公共声音的活动中,为了深化他们认为是(在很多情况下曾经是)正义的事业,而成为压制真相的同谋。
我自己的观点是,如果我必须在真相与正义之间作出选择——当然,我不想选择——我会选择真相。
当然,我相信正当的行动。但作家是那个行动的人吗?
有三样不同的东西:讲,也即我此刻正在做的;写,也即使我获得这个无与伦比的奖的东西,不管我是否有资格;以及做人,也即做一个相信要积极地与其他人团结一致的人。
就像罗兰·巴特曾经说过的:“......讲的人不是写的人,写的人不是那个人自己。”
……
『中国旅行计划』
我对智慧感兴趣。我对墙亦有兴趣。中国就以这两样而著称。
《百科全书》(巴黎1968年版,第4卷第306页)中的“中国”条写道:“按照中国的传统论说方法,人们在谈话中总是喜欢使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简短成语。”
靠语录生活。在中国引语的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指导着各行各业。
……
中国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既生活在过去,又生活在未来。
假设。那些确实显得出类拔萃的个人让我们觉得是属于另一个时代。(或是过去,或者干脆就是未来。)没有哪个超凡卓越者完完全全属于当代。当代的人根本显现不出来:
他们是看不见的。
伦理教化是历史的遗产,它制约着未来的领域。我们犹豫徘徊、小心翼翼、冷嘲热讽、理想幻灭。当下已成为多么艰难的一座桥梁呀!我们得多少次地旅行,才不至于沦为空无与不可见。
……
世界上到处都是被压迫的苦力和媵妾。到处都是残酷的地主。到处都是傲慢的官吏大人,双臂交叉,长指甲藏在袍子的宽袖筒里。一切在变,当红星照耀中国之时,平静地变成天国的男女童子军。
为什么不愿意善良些呢?
然而,要善良就必须更简单。更简单,仿佛向原始回归。更简单,仿佛置身于宏大的遗忘中。
……
根据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和别的什么地方的讲话,倘若文学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样的冲突是不会发生的。
然而,我们却被文字制约着(文学告诉我们文字在遭遇什么。)
更确切地说,我们是被语录制约着。不仅在中国,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对过去的播散力就说这么多吧!凌乱的句子,破碎的记忆。
——当我的记忆变成了口号时,我便不需要它们了。不再相信它们。
——又是一个谎言吗?
——不经意得来的真理吗?
死亡不死。还有,关于文学的问题并没有消失……
#苏珊·桑塔格
作家的职责是使人们不轻易听信于精神抢掠者。
作家的职责是让我们看到世界本来的样子,充满各种不同的要求、区域和经验。
作家的职责是描绘各种现实:各种恶臭的现实、各种狂喜的现实。文学提供的智慧之本质(文学成就之多元性)乃是帮助我们明白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永远有一些别的事情在继续着。
我被“别的事情”困扰着。
我被我所珍视的各种权利的冲突和各种价值的冲突困扰着。例如——有时候——讲出真相并不会深化正义。再如——有时候——正义的深化可能需要压制颇大部分的真相。
二十世纪最瞩目的作家,有很多在充当公共声音的活动中,为了深化他们认为是(在很多情况下曾经是)正义的事业,而成为压制真相的同谋。
我自己的观点是,如果我必须在真相与正义之间作出选择——当然,我不想选择——我会选择真相。
当然,我相信正当的行动。但作家是那个行动的人吗?
有三样不同的东西:讲,也即我此刻正在做的;写,也即使我获得这个无与伦比的奖的东西,不管我是否有资格;以及做人,也即做一个相信要积极地与其他人团结一致的人。
就像罗兰·巴特曾经说过的:“......讲的人不是写的人,写的人不是那个人自己。”
……
『中国旅行计划』
我对智慧感兴趣。我对墙亦有兴趣。中国就以这两样而著称。
《百科全书》(巴黎1968年版,第4卷第306页)中的“中国”条写道:“按照中国的传统论说方法,人们在谈话中总是喜欢使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简短成语。”
靠语录生活。在中国引语的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指导着各行各业。
……
中国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既生活在过去,又生活在未来。
假设。那些确实显得出类拔萃的个人让我们觉得是属于另一个时代。(或是过去,或者干脆就是未来。)没有哪个超凡卓越者完完全全属于当代。当代的人根本显现不出来:
他们是看不见的。
伦理教化是历史的遗产,它制约着未来的领域。我们犹豫徘徊、小心翼翼、冷嘲热讽、理想幻灭。当下已成为多么艰难的一座桥梁呀!我们得多少次地旅行,才不至于沦为空无与不可见。
……
世界上到处都是被压迫的苦力和媵妾。到处都是残酷的地主。到处都是傲慢的官吏大人,双臂交叉,长指甲藏在袍子的宽袖筒里。一切在变,当红星照耀中国之时,平静地变成天国的男女童子军。
为什么不愿意善良些呢?
然而,要善良就必须更简单。更简单,仿佛向原始回归。更简单,仿佛置身于宏大的遗忘中。
……
根据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和别的什么地方的讲话,倘若文学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样的冲突是不会发生的。
然而,我们却被文字制约着(文学告诉我们文字在遭遇什么。)
更确切地说,我们是被语录制约着。不仅在中国,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对过去的播散力就说这么多吧!凌乱的句子,破碎的记忆。
——当我的记忆变成了口号时,我便不需要它们了。不再相信它们。
——又是一个谎言吗?
——不经意得来的真理吗?
死亡不死。还有,关于文学的问题并没有消失……
#苏珊·桑塔格
ㅤ
▎夜晚的消息
◆ 苍鹄(1946—1950)
>> 你要走了。你的身体已不如消磨它的水流更真实,连天上的云烟都比我们有更多的根。没必要强迫自己。你看水,它流逝在你我的影子的断层之间。这是终结,让我们都没有胃口来上演狡黠的戏剧。
◆ 无知者(1952—1956)
>> 但已然被最微弱的呼唤所触动,白昼来临前的时刻,在草丛里,被猜中。
>> “就像火,爱的明澈只建在错误和燃成灰烬的木头的美丽之上。”
>> 从枯死的足到生动的眼之间,没多远,明天,人们会懂得距离。
>> 没有人能只承认美,而不要它嘶哑低喘的床,和平,只能在骸骨堆和石头堆上统治,无论做什么,穷人总在两阵狂风之间。
◆ 风(1961—1964)
>> 世界没有得到更好的遮蔽
#摘 #夜晚的消息 #菲利普·雅各泰
▎夜晚的消息
◆ 苍鹄(1946—1950)
>> 你要走了。你的身体已不如消磨它的水流更真实,连天上的云烟都比我们有更多的根。没必要强迫自己。你看水,它流逝在你我的影子的断层之间。这是终结,让我们都没有胃口来上演狡黠的戏剧。
◆ 无知者(1952—1956)
>> 但已然被最微弱的呼唤所触动,白昼来临前的时刻,在草丛里,被猜中。
>> “就像火,爱的明澈只建在错误和燃成灰烬的木头的美丽之上。”
>> 从枯死的足到生动的眼之间,没多远,明天,人们会懂得距离。
>> 没有人能只承认美,而不要它嘶哑低喘的床,和平,只能在骸骨堆和石头堆上统治,无论做什么,穷人总在两阵狂风之间。
◆ 风(1961—1964)
>> 世界没有得到更好的遮蔽
#摘 #夜晚的消息 #菲利普·雅各泰
ㅤ
▎一块石头
一切贫穷而荒芜,暗藏转机,
我们的家具简朴如石头,
我们曾欣喜于:墙上的裂隙
化作这束麦穗,播撒出一些世界
今晚的云
和往常相同,像口渴,
像同一条红裙,解开了搭扣。
行路人,想象一下:
我们重新开始,我们急促,我们相信。
#摘 #弯曲的船板 #伊夫·博纳富瓦 #YvesBonnefoy
▎一块石头
一切贫穷而荒芜,暗藏转机,
我们的家具简朴如石头,
我们曾欣喜于:墙上的裂隙
化作这束麦穗,播撒出一些世界
今晚的云
和往常相同,像口渴,
像同一条红裙,解开了搭扣。
行路人,想象一下:
我们重新开始,我们急促,我们相信。
#摘 #弯曲的船板 #伊夫·博纳富瓦 #YvesBonnefoy
ㅤ
▎生之缺憾
不必苦心孤诣著书立说,只须在醉汉或垂死者耳畔咕哝几句即可。
*
每一份欢喜,或始或终,必有神在。
*
除却未为人父,犯过所有的罪。
*
时隔多年再见到某人时,应当面对面默坐数小时,一言不发,好让惊愕在沉默中得以回味。
*
我的反应诸如他人,甚至和我最鄙视的人也一样;但我通过自责——无论好坏——予以弥补。
*
我的感觉何在?它们已消失在……我的心里,而这个“我”,这个自身,若不是消失得了然无痕的那些感觉的总和,又会是什么?
*
非凡而无效——这两个目标适用于某种行为,因此也适用于由此产生的一切,首先适用于生命。
*
洞察力是唯一能使人自由的恶习——在某片荒漠中的自由。
*
我因某人老派的笑容而宽恕了他的一切。
*
时间,其资源之丰厚,创造力和慈悲心远超我们想象,它拥有非凡的能力救我们出困境,又随时随地带给我们新的屈辱。
*
自打我注意到我怎么看都像是自己的最后一个敌人之后,便决定再也不去对抗他人了。
*
魔罗那个孽障试图取代佛陀时,佛陀对他说:“你有什么权利宣称要统辖人类和宇宙?你为获得知识受过苦么?”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也许是唯一的问题,我们在细察任何人特别是思想家的时候,都应该先问问自己同样的问题。有两类人向来泾渭分明:一类在每获得哪怕是很小一点知识时都付出代价;另一类为数甚众,他们获得的是简便的、无关痛痒的、未经验证的知识。
*
有人说:此人无天赋,只懂音调。殊不知音调才是任何人都无法创造的,因为那是天赋。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是某些人拥有的特权,能让他人感受到其有机的脉动,这音调不仅仅是天赋,更是天赋的本质。
*
惟隐藏着的才深刻而真实。卑劣的情感力量由此生发。
*
每当我想不到死亡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是在欺诈,是在哄骗内心里的某人。
*
从自然的角度看,人天生要过外向型生活。如果他只想省视内心,就必须闭阖双眼,放弃事业,趋避潮流。所谓“内心生活”是一种迟来的现象,只有生命活动放缓才有可能实现,而“灵魂”也只有在损害器官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显现和绽放。
*
仅仅是大气的微小变化就会破坏我的计划,更不用提自己的信念了。这种最令人蒙羞的依赖方式始终困扰着我,恰如它驱散了我绝无仅有的一点儿幻想,如我拥有自由的可能性以及拥有自由本身。既然“湿”和“干”都要摆布我们,还有什么值得夸耀 ?我们渴望一种不那么悲惨的约束关系,也渴望能有另一类神祇。
*
自杀太不值得,因为我们总是自杀过迟。
*
当我们坚信所知一切皆属虚妄时,真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劳心费力去证实它。
*
人越是遭受矛盾的冲动折磨,就越不知该屈从哪一个。这就叫缺乏个性,仅此而已。
#摘 #生之缺憾 #E·M·齐奥朗
▎生之缺憾
不必苦心孤诣著书立说,只须在醉汉或垂死者耳畔咕哝几句即可。
*
每一份欢喜,或始或终,必有神在。
*
除却未为人父,犯过所有的罪。
*
时隔多年再见到某人时,应当面对面默坐数小时,一言不发,好让惊愕在沉默中得以回味。
*
我的反应诸如他人,甚至和我最鄙视的人也一样;但我通过自责——无论好坏——予以弥补。
*
我的感觉何在?它们已消失在……我的心里,而这个“我”,这个自身,若不是消失得了然无痕的那些感觉的总和,又会是什么?
*
非凡而无效——这两个目标适用于某种行为,因此也适用于由此产生的一切,首先适用于生命。
*
洞察力是唯一能使人自由的恶习——在某片荒漠中的自由。
*
我因某人老派的笑容而宽恕了他的一切。
*
时间,其资源之丰厚,创造力和慈悲心远超我们想象,它拥有非凡的能力救我们出困境,又随时随地带给我们新的屈辱。
*
自打我注意到我怎么看都像是自己的最后一个敌人之后,便决定再也不去对抗他人了。
*
魔罗那个孽障试图取代佛陀时,佛陀对他说:“你有什么权利宣称要统辖人类和宇宙?你为获得知识受过苦么?”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也许是唯一的问题,我们在细察任何人特别是思想家的时候,都应该先问问自己同样的问题。有两类人向来泾渭分明:一类在每获得哪怕是很小一点知识时都付出代价;另一类为数甚众,他们获得的是简便的、无关痛痒的、未经验证的知识。
*
有人说:此人无天赋,只懂音调。殊不知音调才是任何人都无法创造的,因为那是天赋。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是某些人拥有的特权,能让他人感受到其有机的脉动,这音调不仅仅是天赋,更是天赋的本质。
*
惟隐藏着的才深刻而真实。卑劣的情感力量由此生发。
*
每当我想不到死亡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是在欺诈,是在哄骗内心里的某人。
*
从自然的角度看,人天生要过外向型生活。如果他只想省视内心,就必须闭阖双眼,放弃事业,趋避潮流。所谓“内心生活”是一种迟来的现象,只有生命活动放缓才有可能实现,而“灵魂”也只有在损害器官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显现和绽放。
*
仅仅是大气的微小变化就会破坏我的计划,更不用提自己的信念了。这种最令人蒙羞的依赖方式始终困扰着我,恰如它驱散了我绝无仅有的一点儿幻想,如我拥有自由的可能性以及拥有自由本身。既然“湿”和“干”都要摆布我们,还有什么值得夸耀 ?我们渴望一种不那么悲惨的约束关系,也渴望能有另一类神祇。
*
自杀太不值得,因为我们总是自杀过迟。
*
当我们坚信所知一切皆属虚妄时,真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劳心费力去证实它。
*
人越是遭受矛盾的冲动折磨,就越不知该屈从哪一个。这就叫缺乏个性,仅此而已。
#摘 #生之缺憾 #E·M·齐奥朗
ㅤ
▎所有的桥都孤独
◆ 在深夜的马蹄声里
>> 而我还听到你的呼吸和你用以打击我的那个词。
◆ 幻景
>> 而没有波浪在它们身后闭合。
◆ 我该如何称呼我?
>> 让我从种子游向种子?
◆ 世界广大
>> 可我没有和任何事物走到尽头,每个地方都从我的爱中取走了一份,每束光都烧掉了我的一只眼睛,在每个阴影里我的衣裳都碎裂。
◆ 三月里的星
>> 我们无可选择地繁荣或衰败,服从雨而最后也服从光。
◆ 木与木屑
>> 它真实而猖狂。
>> 曾让我们软弱的诱惑前竖立起抗拒的头发。
◆ 夜航
>> 谁敢回忆深夜?
◆ 诗篇
>> 在我的静默这块洼地里放下一个词再在两边将森林拉扯大,好让我的嘴整个在阴影中。
◆ 维也纳郊外的巨大风景
>> 新的苦难以卫生的方式减缓
>> 一颗心会坚持要做一颗心吗?
>> 我们毫无意志地来并在忧郁的阶梯上跌落得越落越深,带着对这坠落的敏锐听觉。
◆ 关于一片土地、一条河和那些湖
>> 从近处的山丘滚来结不了果的月亮,占据了耕田又征用了这片土地一夜。
>> 总有一击落下,在肉里渐渐消失。还有一击留在原地,掩埋在针叶里被黑色森林的青苔噤声。
>> 风清扫被遗弃的店铺给做梦人补充糖做的心。
◆ 解释给我听,爱情
>> 解释给我听,爱情,我无法解释的这些:这短暂的可怕的时光,我只该以思考面对且独守不识任何可爱者也不做任何可爱事吗?人必须思考吗?他不会被人惦念吗?
◆ 罗马夜景
>> 轮到我们时,我们推开。山丘下沉,我们上升并与深夜分享每一条鱼。没有人跳下去。这是如此确定,唯有爱情以及彼此会将对方举高。
◆ 逃亡途中的歌
>> 你所撞到的,都是旧地,每一个地方你都给出三滴血。
>> 爱情有一场胜利而死亡有一场胜利,时间和之后的时间。我们没有任何胜利。只有天体在我们周围坠落。余晖和沉默。可是吟唱那之后的尘埃的歌会升起凌越我们。
◆ 1957年至1961年间的诗
>> 一切都是打造伤口,没有谁原谅了谁。如你这般受伤又伤人,我向你而活。那纯粹的,那灵魂的碰触,每一次碰触都让其增长,我们经历它们于年华老去,转入最冷的沉默里。
◆ 一种失去
>> 共同用过的:季节、书和一则音乐。钥匙、茶杯、面包篮、床单和一张床。一份词语的、手势的嫁妆,带来,用过,耗尽。一份住宿规则要得到重视。说到。做到。每次都伸手待握。
#摘 #所有的桥都孤独 #英格博格·巴赫曼
▎所有的桥都孤独
◆ 在深夜的马蹄声里
>> 而我还听到你的呼吸和你用以打击我的那个词。
◆ 幻景
>> 而没有波浪在它们身后闭合。
◆ 我该如何称呼我?
>> 让我从种子游向种子?
◆ 世界广大
>> 可我没有和任何事物走到尽头,每个地方都从我的爱中取走了一份,每束光都烧掉了我的一只眼睛,在每个阴影里我的衣裳都碎裂。
◆ 三月里的星
>> 我们无可选择地繁荣或衰败,服从雨而最后也服从光。
◆ 木与木屑
>> 它真实而猖狂。
>> 曾让我们软弱的诱惑前竖立起抗拒的头发。
◆ 夜航
>> 谁敢回忆深夜?
◆ 诗篇
>> 在我的静默这块洼地里放下一个词再在两边将森林拉扯大,好让我的嘴整个在阴影中。
◆ 维也纳郊外的巨大风景
>> 新的苦难以卫生的方式减缓
>> 一颗心会坚持要做一颗心吗?
>> 我们毫无意志地来并在忧郁的阶梯上跌落得越落越深,带着对这坠落的敏锐听觉。
◆ 关于一片土地、一条河和那些湖
>> 从近处的山丘滚来结不了果的月亮,占据了耕田又征用了这片土地一夜。
>> 总有一击落下,在肉里渐渐消失。还有一击留在原地,掩埋在针叶里被黑色森林的青苔噤声。
>> 风清扫被遗弃的店铺给做梦人补充糖做的心。
◆ 解释给我听,爱情
>> 解释给我听,爱情,我无法解释的这些:这短暂的可怕的时光,我只该以思考面对且独守不识任何可爱者也不做任何可爱事吗?人必须思考吗?他不会被人惦念吗?
◆ 罗马夜景
>> 轮到我们时,我们推开。山丘下沉,我们上升并与深夜分享每一条鱼。没有人跳下去。这是如此确定,唯有爱情以及彼此会将对方举高。
◆ 逃亡途中的歌
>> 你所撞到的,都是旧地,每一个地方你都给出三滴血。
>> 爱情有一场胜利而死亡有一场胜利,时间和之后的时间。我们没有任何胜利。只有天体在我们周围坠落。余晖和沉默。可是吟唱那之后的尘埃的歌会升起凌越我们。
◆ 1957年至1961年间的诗
>> 一切都是打造伤口,没有谁原谅了谁。如你这般受伤又伤人,我向你而活。那纯粹的,那灵魂的碰触,每一次碰触都让其增长,我们经历它们于年华老去,转入最冷的沉默里。
◆ 一种失去
>> 共同用过的:季节、书和一则音乐。钥匙、茶杯、面包篮、床单和一张床。一份词语的、手势的嫁妆,带来,用过,耗尽。一份住宿规则要得到重视。说到。做到。每次都伸手待握。
#摘 #所有的桥都孤独 #英格博格·巴赫曼
ㅤ
▎仍在一起
◆ 仍在一起
>> 言说,背叛。背叛,因为这等于继续渴望活着,甚至,有时是愉快的。而这些时刻具有美感,不是吗?
>> 我相信仍有意义能被唤起,我能证明词语享有对意义的权利。
>> 没错!是你是你如此照顾我,在我二十岁时当我毫不怀疑自己,却需要一个人信任我的时候。
>> 你时常是错的,但我了解你的错误中那正确的部分。
>> 第一天愉悦的幻觉里,我遴选出一块石头,钴蓝。
>> 然后,泥土的孔隙中,那些新眼睛是——
>> 那是真实的吗,我们曾经所是的样子:是承载期待的栗子壳,终有一天被那份期待微弱的但不可战胜的推力撑裂?
>> 那仍在等待自己姓名的东西。我记得。夜晚是美丽的风暴然后,对那些凌乱的身体而言夜晚是睡眠同谋般的默许。
>> 我记得。这算不算是记得?或者是想象?
◆ 还是它?
>> 啊,我猜不出了,再也猜不出了。事物都在笑,它们笑我们,大地裂陷,天空在陨落。
◆ 大熊星座
>> 我们会尖叫着,弄懂一切。对你来说是这样。而我,将一直走下去,不再返回。
◆ 又是您!
>> 后来,我跟她说,留下来吧,别离开我,别在今天离开!但她笑着挣脱了。她手里积满了水,夜幕降临。我们的小船滑向了哪里?黑夜中我们一无所知。
>> 相对于物,你一直更偏爱词。我吗?不!我只认识很少的词!真的,我只拥有很少的物。至于她,那就更少了。她?那是夜。她拍击着窗玻璃。我打开窗,她硕大的头就整个儿占满了窗子。我害怕。她还在拍呢,你也还让她开着。
>> 我信赖诞生于世界背后的美。我们拥有的一切,就是那些没粘牢的船板,松脱的、不能竖起来的船板。你从里面敲一敲,它们就立刻倒下。
◆ 音乐与回忆同在
>> 怎样的地点让一切得以决定?道别重复了三遍,嗓音已沉默。寂静增强,如一个峰顶我们不知道那究竟是虚无还是绝对。
◆ 另一些画
>> “蓝色,”暗红色说,“到我近旁来。为了模拟生命,让我们相拥吧。不,是为了生命从我们的灰烬中重生,并且要有光——我们的女儿。”
◆ 尼西达岛
>> 热爱梦吧!当你所有打开自我的钥匙那些冲撞铁门的钥匙皆已遗失,它便是唯一。因为梦是寻觅存在的美,而美就是爱,是将你拥在怀中的真实,即便在这里,欲望也多少是接近于自由的。
◆ 黑夜漫游
>> 你站在我们房间的窗前。“过来。”你说。但立刻又改口:“啊,太晚了!”太晚了?因为曾经某个片刻出现在附近三四棵高树上的东西,已不复存在于夏末夜晚的那道光里,它的辉光,它将自己献给大地的馈赠又发生了非凡的增长?啊,亲爱的,让我们居住在这依然充满光的“太晚了”里面。这无异于冥思着“渐暗的平原”,难道不是吗?
#摘 #仍在一起 #伊夫·博纳富瓦 #YvesBonnefoy
▎仍在一起
◆ 仍在一起
>> 言说,背叛。背叛,因为这等于继续渴望活着,甚至,有时是愉快的。而这些时刻具有美感,不是吗?
>> 我相信仍有意义能被唤起,我能证明词语享有对意义的权利。
>> 没错!是你是你如此照顾我,在我二十岁时当我毫不怀疑自己,却需要一个人信任我的时候。
>> 你时常是错的,但我了解你的错误中那正确的部分。
>> 第一天愉悦的幻觉里,我遴选出一块石头,钴蓝。
>> 然后,泥土的孔隙中,那些新眼睛是——
>> 那是真实的吗,我们曾经所是的样子:是承载期待的栗子壳,终有一天被那份期待微弱的但不可战胜的推力撑裂?
>> 那仍在等待自己姓名的东西。我记得。夜晚是美丽的风暴然后,对那些凌乱的身体而言夜晚是睡眠同谋般的默许。
>> 我记得。这算不算是记得?或者是想象?
◆ 还是它?
>> 啊,我猜不出了,再也猜不出了。事物都在笑,它们笑我们,大地裂陷,天空在陨落。
◆ 大熊星座
>> 我们会尖叫着,弄懂一切。对你来说是这样。而我,将一直走下去,不再返回。
◆ 又是您!
>> 后来,我跟她说,留下来吧,别离开我,别在今天离开!但她笑着挣脱了。她手里积满了水,夜幕降临。我们的小船滑向了哪里?黑夜中我们一无所知。
>> 相对于物,你一直更偏爱词。我吗?不!我只认识很少的词!真的,我只拥有很少的物。至于她,那就更少了。她?那是夜。她拍击着窗玻璃。我打开窗,她硕大的头就整个儿占满了窗子。我害怕。她还在拍呢,你也还让她开着。
>> 我信赖诞生于世界背后的美。我们拥有的一切,就是那些没粘牢的船板,松脱的、不能竖起来的船板。你从里面敲一敲,它们就立刻倒下。
◆ 音乐与回忆同在
>> 怎样的地点让一切得以决定?道别重复了三遍,嗓音已沉默。寂静增强,如一个峰顶我们不知道那究竟是虚无还是绝对。
◆ 另一些画
>> “蓝色,”暗红色说,“到我近旁来。为了模拟生命,让我们相拥吧。不,是为了生命从我们的灰烬中重生,并且要有光——我们的女儿。”
◆ 尼西达岛
>> 热爱梦吧!当你所有打开自我的钥匙那些冲撞铁门的钥匙皆已遗失,它便是唯一。因为梦是寻觅存在的美,而美就是爱,是将你拥在怀中的真实,即便在这里,欲望也多少是接近于自由的。
◆ 黑夜漫游
>> 你站在我们房间的窗前。“过来。”你说。但立刻又改口:“啊,太晚了!”太晚了?因为曾经某个片刻出现在附近三四棵高树上的东西,已不复存在于夏末夜晚的那道光里,它的辉光,它将自己献给大地的馈赠又发生了非凡的增长?啊,亲爱的,让我们居住在这依然充满光的“太晚了”里面。这无异于冥思着“渐暗的平原”,难道不是吗?
#摘 #仍在一起 #伊夫·博纳富瓦 #YvesBonnefoy
ㅤ
▎相遇与埋伏
◆ 间歇和结局(1973-1974)
>> 维护真实而细小的理念
>> 面对着事物的眼睛不会闭上,它们停在一千多年在今天游移在放弃不放弃之间带着智慧,总是很晚消失。
◆ 岛屿的美会被人看到
>> 尽管有人,已经获救,挑衅自杀者在床铺和从手中掉落的药片旁边有人在说:岛屿的美会被人看到无论是我们,还是其他人。
◆ 仅仅
>> 只是现在,你不用解释。这很凶残但要当面说不他在哭泣,他不明白,他爱着,像几千年来人们爱的方式在一个漆黑的露台上做出许诺,在充满威胁的树叶间相互抚摸。
◆ 朝着一个地方
>> 朝着一个地方空前绝后夜晚,在船上,目光望向远处的地平线,从没计划回归在这没有分割的分享里,没有任何目的的时刻:无辜而不忠,为什么那里没有停歇,只差一步就能到达起点。任何进入的人都会被带着爱意认出来。
◆ 类比(1976)
>> 忽然间,回到葡萄园和水井的寂静中,用磨平的石头分割着肉
>> 呼吸变得紊乱,停下又重新开始
◆ 鬓角上的光
>> 活着只是为了存在而不是为了讲理
>> 下午,餐馆桌子上的影像不会做出任何解释在红色指甲近旁和那些句子一致这就是抚摸忘记的和投入的抚摸当她看着杯里残余的水滴,她想着时间想着她唯一爱的词语:“现在”。
◆ 部分
>> 部分虽然是为了快乐。在橱窗里,光颤抖着,想进入某种意义。这里不可能把分钟绑在某人身上:时间不会缩短按照某个计划,一切都有它的长度。这不符合人们的想法,也不能。虽然是为了快乐但活生生的,不能不信。用手捧起的爱,所有爱融合成一种爱。冰冷的额头靠在玻璃上(“我会用我的生命肆意妄为”)这时收音机在说一些陌生的语言没有人说出意义也许,远距离,逆风时它会浮现。外面是米兰。十一月。现在,不同掩盖了一切。一扇门打开,人们进进出出。其他人挤来挤去找不到出口。这脉搏也在跳动,渴望某些东西,一场欢笑,非常近迫。但现在已是事物无法恒久的时候。在这一步之前没有任何开始。应该进行一次尝试,一次索性的坠落,落入混乱。
◆ 第一个女人到来
>> “唉,假如你能懂得:痛苦的人痛苦的人不会深刻。”
>> 你不要等任何人不要等我,如果我很痛苦,也不要等我。
>> “你什么时候出来,什么时候你没有别的选择?别放不下,你要接受,接受失去一些东西。”
◆ 这些汁液
>> 那种面对面的沉默他们已经去过。
◆ 一滴水准备投入世界地图
>> 一半给胜利,一半给陷阱里的草。世界会抵达我们心里,那种面对面的沉默我们已经去过。
◆ 一位老师
>> “我们会学会吃这颗洋葱,一点一点,观察每种味道里的沉默”
◆ 户外
>> 在老路中总有一条更纯粹
◆ 歌
>> 一半是命运,一半是地窖里偷来的毛衣
>> 我分辨不出颜色,我不知道要从鞋底拔出多少颗钉子我想要的多少年是多余的。
◆ 年鉴
>> 年鉴从布了铁丝的身体,铁丝攀到空中带着叫喊的证据。就像贫穷最原始的公式,所有食品都融化在心的水滴里,所有睡梦都结痂成物质,那次会面在诗兴和苍穹之间我们回到被抹去的状态。
◆ 无言的地图
>>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就是这样。”
>> 一种疼痛仅仅和自己相似。“因为我……不想得到也不想放下。”
>> 在清晨三点我们停在一个售货亭前,要了两杯红葡萄酒。她想付钱。然后让我陪她回家,她在瓦拉泽街。那些话能听明白,她的嘴不再含糊。“在我整整一生中,你在哪里……”米兰又一次陷入沉默无边无际,和她一起消失,在一个黑暗而潮湿的地方,她的名字也会消散,融入到没有音乐的血液中。但我们会成为,一起,会成为那哭泣,一首诗无法表达的东西,现在你看到了我也会看到……我们都会看到,现在我们会看到……所有人都会看到……现在……我们正在重生。
◆ 唯一的日子
>> “无论谁遇到你他过的每天都没有你每天都感到差一点就抓住你的本质,那一点是致命的。这就是我感到的,我美丽的女人,你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我残缺的女人,我不知道你被切去了什么。永别了,我脆弱的女人。”
◆ 在传递的心里
>> 没有一个可以支撑的想法,只有那固定的一阵阵涌起的想法在推动你到最后,要求你说出准确的版本,让你准确地从头开始,要求你说出完整的版本这时你在距离那些身体一厘米的地方徘徊。你是剩下的无言的部分当两个人早早分手在一声问候里还剩下多少生命那就是你。
◆ 我们将在星期天见面
>> 已经不再确信。激动地期待半夜已经不属于我们,等待夜半,直到它进入到真正的骚动,在所有时刻,所有时刻的狂乱中。已经不再确信。唯一确信的是时间,唯一确信的是死亡,执念很少,爱的夜晚很少,吻很少,把我们带出自己的路也很少,诗也很少。一切都已经启动。从那时到现在。所有明亮的,时间,掠过嘴唇。所有呼吸都聚集在项链上。
>> 我们看了手上的补丁。
>> “那些黑暗的爱会重新活过来,在岁月中间,它们会留下一个插头,它们会回来,会明亮耀眼。”
◆ 无声的景象
>> 你逐渐了解这时间,一点点慢慢建起,人间的日历,我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我的爱人,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已经认识到每日的心,没有年龄的心,点亮肉身的思想,对尺度的掌握闪电,我们把自己放在这里,两米的水泥里,通过在场,夏日的心跳,一次换人。
◆ 找到血管
>> 找到血管天堂的最高处没有任何荣耀,只有缠结在一起的神经,是声音的刮擦,眼睛盯着下面,那种虚无让思想保持冷静,那种灯泡和针的悸动,某种已经捕获的叫喊的地方。面孔已经挨着它的土地,看到现象苍白的流动哦,我说,睡吧,睡吧虽然我和你在一起但你没和我在一起
◆ 夜晚的拜访
>> 整个夏天都赤身裸体,用手不停转动门把手。
◆ 默默走入庭院的黑暗中(2010)
>> 他们的身体在笔记本上都有一个插头。
◆ 包围的结局
>> 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 阴暗的干渴
>> 过几分钟需要交卷了,草稿纸也要交上来。
◆ 声音
>> 4 在没有夜晚的黑暗中一株词语的小灌木被引向我们都是简单的词汇,袒露的面孔那是女人在谈论一份礼物,一份冰冷的馈赠…………这就是我等你的河流……你要记住我……我是第一个……我是水,喝掉自己的水……
◆ 相遇与埋伏(2015)
>> 我已经成为我们失去之物的化身,在我身上聚集着所有那些一点点被除名的东西我不再记录日子和时刻我缺席于世界古老的现象。死亡,没人比我更了解你没人搜遍你的全身没人那么早开始面对你……你赤裸、叛逆面对祈祷的闹剧……你给我展示了失去时光的蜇伤
>> 我的朋友,你无法想象,一个结局里会隐藏多少东西,你无法明白被磨碎的石头变成你的生命
◆ 之二 相遇与埋伏
>> 马里奥,有些东西在你身体里呼喊,来回奔跑,又回到深处,被嘴唇紧紧封闭,
>> “我离开了场地,你看离开我们精彩的比赛你会在这里找到我,在语言下面:笔记本是我唯一的伴侣现在在手上,你看,有死亡的线条。只有你可以拯救我,只有你可以神奇地击中靶心。”
◆ 之三 高度监控
>> 在监狱里要开口说话像你这样沉默的人也知道每种沉默会滋生怨毒夜晚一次次审讯你你最后招供你谈到她,身体、新娘和钳制就像耀眼的美
>> “我的朋友,昨晚我在天空中看到了天狼星,我想到那是我的外号,一个孤僻的男孩的名字他指着一团云朵问它们什么时候回来,那许多紫罗兰和火把,你不应该爱她了——他们回答说——你不应该再爱她了。”
>> 我只记得那个吻后来变成盲目的屠杀,时间不详。”
#摘 #相遇与埋伏 #米洛·德·安杰利斯
▎相遇与埋伏
◆ 间歇和结局(1973-1974)
>> 维护真实而细小的理念
>> 面对着事物的眼睛不会闭上,它们停在一千多年在今天游移在放弃不放弃之间带着智慧,总是很晚消失。
◆ 岛屿的美会被人看到
>> 尽管有人,已经获救,挑衅自杀者在床铺和从手中掉落的药片旁边有人在说:岛屿的美会被人看到无论是我们,还是其他人。
◆ 仅仅
>> 只是现在,你不用解释。这很凶残但要当面说不他在哭泣,他不明白,他爱着,像几千年来人们爱的方式在一个漆黑的露台上做出许诺,在充满威胁的树叶间相互抚摸。
◆ 朝着一个地方
>> 朝着一个地方空前绝后夜晚,在船上,目光望向远处的地平线,从没计划回归在这没有分割的分享里,没有任何目的的时刻:无辜而不忠,为什么那里没有停歇,只差一步就能到达起点。任何进入的人都会被带着爱意认出来。
◆ 类比(1976)
>> 忽然间,回到葡萄园和水井的寂静中,用磨平的石头分割着肉
>> 呼吸变得紊乱,停下又重新开始
◆ 鬓角上的光
>> 活着只是为了存在而不是为了讲理
>> 下午,餐馆桌子上的影像不会做出任何解释在红色指甲近旁和那些句子一致这就是抚摸忘记的和投入的抚摸当她看着杯里残余的水滴,她想着时间想着她唯一爱的词语:“现在”。
◆ 部分
>> 部分虽然是为了快乐。在橱窗里,光颤抖着,想进入某种意义。这里不可能把分钟绑在某人身上:时间不会缩短按照某个计划,一切都有它的长度。这不符合人们的想法,也不能。虽然是为了快乐但活生生的,不能不信。用手捧起的爱,所有爱融合成一种爱。冰冷的额头靠在玻璃上(“我会用我的生命肆意妄为”)这时收音机在说一些陌生的语言没有人说出意义也许,远距离,逆风时它会浮现。外面是米兰。十一月。现在,不同掩盖了一切。一扇门打开,人们进进出出。其他人挤来挤去找不到出口。这脉搏也在跳动,渴望某些东西,一场欢笑,非常近迫。但现在已是事物无法恒久的时候。在这一步之前没有任何开始。应该进行一次尝试,一次索性的坠落,落入混乱。
◆ 第一个女人到来
>> “唉,假如你能懂得:痛苦的人痛苦的人不会深刻。”
>> 你不要等任何人不要等我,如果我很痛苦,也不要等我。
>> “你什么时候出来,什么时候你没有别的选择?别放不下,你要接受,接受失去一些东西。”
◆ 这些汁液
>> 那种面对面的沉默他们已经去过。
◆ 一滴水准备投入世界地图
>> 一半给胜利,一半给陷阱里的草。世界会抵达我们心里,那种面对面的沉默我们已经去过。
◆ 一位老师
>> “我们会学会吃这颗洋葱,一点一点,观察每种味道里的沉默”
◆ 户外
>> 在老路中总有一条更纯粹
◆ 歌
>> 一半是命运,一半是地窖里偷来的毛衣
>> 我分辨不出颜色,我不知道要从鞋底拔出多少颗钉子我想要的多少年是多余的。
◆ 年鉴
>> 年鉴从布了铁丝的身体,铁丝攀到空中带着叫喊的证据。就像贫穷最原始的公式,所有食品都融化在心的水滴里,所有睡梦都结痂成物质,那次会面在诗兴和苍穹之间我们回到被抹去的状态。
◆ 无言的地图
>>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就是这样。”
>> 一种疼痛仅仅和自己相似。“因为我……不想得到也不想放下。”
>> 在清晨三点我们停在一个售货亭前,要了两杯红葡萄酒。她想付钱。然后让我陪她回家,她在瓦拉泽街。那些话能听明白,她的嘴不再含糊。“在我整整一生中,你在哪里……”米兰又一次陷入沉默无边无际,和她一起消失,在一个黑暗而潮湿的地方,她的名字也会消散,融入到没有音乐的血液中。但我们会成为,一起,会成为那哭泣,一首诗无法表达的东西,现在你看到了我也会看到……我们都会看到,现在我们会看到……所有人都会看到……现在……我们正在重生。
◆ 唯一的日子
>> “无论谁遇到你他过的每天都没有你每天都感到差一点就抓住你的本质,那一点是致命的。这就是我感到的,我美丽的女人,你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我残缺的女人,我不知道你被切去了什么。永别了,我脆弱的女人。”
◆ 在传递的心里
>> 没有一个可以支撑的想法,只有那固定的一阵阵涌起的想法在推动你到最后,要求你说出准确的版本,让你准确地从头开始,要求你说出完整的版本这时你在距离那些身体一厘米的地方徘徊。你是剩下的无言的部分当两个人早早分手在一声问候里还剩下多少生命那就是你。
◆ 我们将在星期天见面
>> 已经不再确信。激动地期待半夜已经不属于我们,等待夜半,直到它进入到真正的骚动,在所有时刻,所有时刻的狂乱中。已经不再确信。唯一确信的是时间,唯一确信的是死亡,执念很少,爱的夜晚很少,吻很少,把我们带出自己的路也很少,诗也很少。一切都已经启动。从那时到现在。所有明亮的,时间,掠过嘴唇。所有呼吸都聚集在项链上。
>> 我们看了手上的补丁。
>> “那些黑暗的爱会重新活过来,在岁月中间,它们会留下一个插头,它们会回来,会明亮耀眼。”
◆ 无声的景象
>> 你逐渐了解这时间,一点点慢慢建起,人间的日历,我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我的爱人,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已经认识到每日的心,没有年龄的心,点亮肉身的思想,对尺度的掌握闪电,我们把自己放在这里,两米的水泥里,通过在场,夏日的心跳,一次换人。
◆ 找到血管
>> 找到血管天堂的最高处没有任何荣耀,只有缠结在一起的神经,是声音的刮擦,眼睛盯着下面,那种虚无让思想保持冷静,那种灯泡和针的悸动,某种已经捕获的叫喊的地方。面孔已经挨着它的土地,看到现象苍白的流动哦,我说,睡吧,睡吧虽然我和你在一起但你没和我在一起
◆ 夜晚的拜访
>> 整个夏天都赤身裸体,用手不停转动门把手。
◆ 默默走入庭院的黑暗中(2010)
>> 他们的身体在笔记本上都有一个插头。
◆ 包围的结局
>> 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 阴暗的干渴
>> 过几分钟需要交卷了,草稿纸也要交上来。
◆ 声音
>> 4 在没有夜晚的黑暗中一株词语的小灌木被引向我们都是简单的词汇,袒露的面孔那是女人在谈论一份礼物,一份冰冷的馈赠…………这就是我等你的河流……你要记住我……我是第一个……我是水,喝掉自己的水……
◆ 相遇与埋伏(2015)
>> 我已经成为我们失去之物的化身,在我身上聚集着所有那些一点点被除名的东西我不再记录日子和时刻我缺席于世界古老的现象。死亡,没人比我更了解你没人搜遍你的全身没人那么早开始面对你……你赤裸、叛逆面对祈祷的闹剧……你给我展示了失去时光的蜇伤
>> 我的朋友,你无法想象,一个结局里会隐藏多少东西,你无法明白被磨碎的石头变成你的生命
◆ 之二 相遇与埋伏
>> 马里奥,有些东西在你身体里呼喊,来回奔跑,又回到深处,被嘴唇紧紧封闭,
>> “我离开了场地,你看离开我们精彩的比赛你会在这里找到我,在语言下面:笔记本是我唯一的伴侣现在在手上,你看,有死亡的线条。只有你可以拯救我,只有你可以神奇地击中靶心。”
◆ 之三 高度监控
>> 在监狱里要开口说话像你这样沉默的人也知道每种沉默会滋生怨毒夜晚一次次审讯你你最后招供你谈到她,身体、新娘和钳制就像耀眼的美
>> “我的朋友,昨晚我在天空中看到了天狼星,我想到那是我的外号,一个孤僻的男孩的名字他指着一团云朵问它们什么时候回来,那许多紫罗兰和火把,你不应该爱她了——他们回答说——你不应该再爱她了。”
>> 我只记得那个吻后来变成盲目的屠杀,时间不详。”
#摘 #相遇与埋伏 #米洛·德·安杰利斯
ㅤ
▎杜弗的动与静
◆ 反柏拉图 Anti-Platon,1947
>> 就是这个东西:比真实马头还要大的马头,上面嵌饰着整座城市,它的街巷和城墙,在双目之间奔走,连接起马脸的曲折和延展。一个男人,用木头和纸板建造了这座城市,用一个真实的月亮斜着照亮它,就是这个东西:蜡做的妇人脑袋,头发蓬乱,正转动留声机上的唱盘。
>> 这笑声满是血
>> 思想只会在它的嘴上褪色
>> 给她这份犹豫,甚至在她那微笑所表达的动作的旁边
>> 而在第三张上,男人写下:“死,必不可少。”就这样,他走在时间的裂缝上,被自己的伤口照亮。
>> 我听见你在夏天的背面喊叫。
>> 只对塑造敏感,对经过敏感,对平衡的颤抖敏感,对已经从四面八方爆发的确认了的在场敏感,他寻求闯入的死亡的鲜活,他轻易就战胜了没有青春的永恒和没有灼烧的完美。
◆ 戏剧
>> 衰老的夏天用一种单调的快乐使你裂开,我们瞧不起沉醉于不完美地活着。“不如藤,你说,缠绕在夜的石头上:没有出路的在场,没有根的脸。最后一块幸福的窗玻璃被太阳的指甲撕烂,不如在山村里死去。不如这风……”
>> 是一阵比我们的记忆更强劲的风,
>> 你抬起的手臂,突然,在一扇门上,透过岁月照亮我。闪着炭火的村庄,我看见你随时生,杜弗,随时死。
>> 受了伤,你混入叶丛,但被迷路的血迹抓获,你还是活命的同谋。
>> 现在山谷插入嘴,现在五指分开意外的森林,现在脑袋率先淹没在草丛中,现在喉咙塞满雪和狼群,现在眼睛在哪些死亡的行人身上刮起风,是我们,在这风,这水,这寒冷中。
◆ 最后的手势
>> 最低处的婚姻得以完成。
◆ 杜弗说
>> 在阴郁的嘴唇上你保留怎样的示意,怎样的可怜话语,当一切沉默,当炉膛犹豫着最后的剩柴,重又关闭?
>> 我会懂得怎样在你身上存活,我会从你的身上扯掉一切光,一切化身,一切暗礁,一切法。
>> 愿动词熄灭在这个你我重逢的低矮房间里,愿喊叫的炉膛缩紧在我们殷红的词上。愿寒冷通过我的死起身,抓住一种意义。
◆ 橙园
>> 这是话语的日子,这是起风的夜晚。
>> 地点是荒凉的,泥土有声,闲着,钥匙在门上是容易的。在公园的树木下,活在浓雾中的人踉踉跄跄。
◆ 目击者的威胁
>> 你甚至不爱你迎娶的阴影。
>> 火已经仅仅是记忆,而灰烬只是合拢的羽翼的声音,死者的面孔的声音。
◆ 说话的声音
>> 与人们保证的出发不同的另一种希望,这沉闷的脚步声,这前进中摇曳的蜡烛。
>> 它身上裹着受伤的夜,
◆ 枯燥的面孔
>> 火焰的透明严厉地否定了时光。
>> 自从诗把它的水从其他的水区别开来,没有美没有色能固定住它,它为铁和夜而苦恼。
>> 她是死亡吗,她像一扇巨大而空洞的门,而我知道在她贪婪的眼中,过去和未来总是相互残杀,好像岸边的沙子和海水。
>> 当一个声音要求别人相信的时候,它总是转过身来反对自己,总是让它的伟大和它的证据干涸。
◆ 虔诚
>> 我知道火是不会白烧的……
◆ 捍卫之歌
>> 树中的声音是一种纯粹的讥讽,
◆ 给黎明的土地
>> 在这里的桌子上,化成灰烬的火焰会在别处、在另一种光里越烧越旺?黎明,起来,带着没有影子的面孔,给重新开始的时间一点一点染上颜色。
>> 你可以住在崭新的爱情中。
◆ 夏天的夜
>> 我听见了它的脚步声,在其他的石头中,在比日子更低的日子的永恒渴饮中。
◆ 火光在前
>> 树在树中衰老,这是夏天。
>> 船靠近岸边,翻了。
>> 日子深处的日子会拯救我们在一起时很少的话吗?对我来说,我如此热爱这些值得信赖的日子,我关心那几句在我们的心炉里已经消失的话。
◆ “昂蒂亚姆,美丽的女伴”
>> 你将变老,在树木的颜色中褪色,在墙上投下更缓慢的影子,最终,灵魂成为受威胁的土地,你重新把书翻到读过的地方,你会说,这就是那些隐晦的最后的话。
◆ 焦虑和欲望的对话
>> 你是那个被一种模糊的话语照亮的人吗
◆ 两种色彩
>> 我是迷路的小卡车的噪音,
>> 我在我的船上吃梦,我同意。
>> 碰触一个肩膀。
◆ 那零散的,那不可分的
>> 是的,凭借把虚无做成火焰的诞生,以及对我们平静脸庞的混淆。
#摘 #杜弗的动与静 #伊夫·博纳富瓦 #YvesBonnefoy
▎杜弗的动与静
◆ 反柏拉图 Anti-Platon,1947
>> 就是这个东西:比真实马头还要大的马头,上面嵌饰着整座城市,它的街巷和城墙,在双目之间奔走,连接起马脸的曲折和延展。一个男人,用木头和纸板建造了这座城市,用一个真实的月亮斜着照亮它,就是这个东西:蜡做的妇人脑袋,头发蓬乱,正转动留声机上的唱盘。
>> 这笑声满是血
>> 思想只会在它的嘴上褪色
>> 给她这份犹豫,甚至在她那微笑所表达的动作的旁边
>> 而在第三张上,男人写下:“死,必不可少。”就这样,他走在时间的裂缝上,被自己的伤口照亮。
>> 我听见你在夏天的背面喊叫。
>> 只对塑造敏感,对经过敏感,对平衡的颤抖敏感,对已经从四面八方爆发的确认了的在场敏感,他寻求闯入的死亡的鲜活,他轻易就战胜了没有青春的永恒和没有灼烧的完美。
◆ 戏剧
>> 衰老的夏天用一种单调的快乐使你裂开,我们瞧不起沉醉于不完美地活着。“不如藤,你说,缠绕在夜的石头上:没有出路的在场,没有根的脸。最后一块幸福的窗玻璃被太阳的指甲撕烂,不如在山村里死去。不如这风……”
>> 是一阵比我们的记忆更强劲的风,
>> 你抬起的手臂,突然,在一扇门上,透过岁月照亮我。闪着炭火的村庄,我看见你随时生,杜弗,随时死。
>> 受了伤,你混入叶丛,但被迷路的血迹抓获,你还是活命的同谋。
>> 现在山谷插入嘴,现在五指分开意外的森林,现在脑袋率先淹没在草丛中,现在喉咙塞满雪和狼群,现在眼睛在哪些死亡的行人身上刮起风,是我们,在这风,这水,这寒冷中。
◆ 最后的手势
>> 最低处的婚姻得以完成。
◆ 杜弗说
>> 在阴郁的嘴唇上你保留怎样的示意,怎样的可怜话语,当一切沉默,当炉膛犹豫着最后的剩柴,重又关闭?
>> 我会懂得怎样在你身上存活,我会从你的身上扯掉一切光,一切化身,一切暗礁,一切法。
>> 愿动词熄灭在这个你我重逢的低矮房间里,愿喊叫的炉膛缩紧在我们殷红的词上。愿寒冷通过我的死起身,抓住一种意义。
◆ 橙园
>> 这是话语的日子,这是起风的夜晚。
>> 地点是荒凉的,泥土有声,闲着,钥匙在门上是容易的。在公园的树木下,活在浓雾中的人踉踉跄跄。
◆ 目击者的威胁
>> 你甚至不爱你迎娶的阴影。
>> 火已经仅仅是记忆,而灰烬只是合拢的羽翼的声音,死者的面孔的声音。
◆ 说话的声音
>> 与人们保证的出发不同的另一种希望,这沉闷的脚步声,这前进中摇曳的蜡烛。
>> 它身上裹着受伤的夜,
◆ 枯燥的面孔
>> 火焰的透明严厉地否定了时光。
>> 自从诗把它的水从其他的水区别开来,没有美没有色能固定住它,它为铁和夜而苦恼。
>> 她是死亡吗,她像一扇巨大而空洞的门,而我知道在她贪婪的眼中,过去和未来总是相互残杀,好像岸边的沙子和海水。
>> 当一个声音要求别人相信的时候,它总是转过身来反对自己,总是让它的伟大和它的证据干涸。
◆ 虔诚
>> 我知道火是不会白烧的……
◆ 捍卫之歌
>> 树中的声音是一种纯粹的讥讽,
◆ 给黎明的土地
>> 在这里的桌子上,化成灰烬的火焰会在别处、在另一种光里越烧越旺?黎明,起来,带着没有影子的面孔,给重新开始的时间一点一点染上颜色。
>> 你可以住在崭新的爱情中。
◆ 夏天的夜
>> 我听见了它的脚步声,在其他的石头中,在比日子更低的日子的永恒渴饮中。
◆ 火光在前
>> 树在树中衰老,这是夏天。
>> 船靠近岸边,翻了。
>> 日子深处的日子会拯救我们在一起时很少的话吗?对我来说,我如此热爱这些值得信赖的日子,我关心那几句在我们的心炉里已经消失的话。
◆ “昂蒂亚姆,美丽的女伴”
>> 你将变老,在树木的颜色中褪色,在墙上投下更缓慢的影子,最终,灵魂成为受威胁的土地,你重新把书翻到读过的地方,你会说,这就是那些隐晦的最后的话。
◆ 焦虑和欲望的对话
>> 你是那个被一种模糊的话语照亮的人吗
◆ 两种色彩
>> 我是迷路的小卡车的噪音,
>> 我在我的船上吃梦,我同意。
>> 碰触一个肩膀。
◆ 那零散的,那不可分的
>> 是的,凭借把虚无做成火焰的诞生,以及对我们平静脸庞的混淆。
#摘 #杜弗的动与静 #伊夫·博纳富瓦 #YvesBonnefoy
ㅤ
▎诗歌是什么?
...
在这张纸上——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上——我们会交出真相,交出我们的影子、秘密,我们声音里最隐秘、最灼热的部分,我们生命中最主要的部分。
...
这就是诗歌的奇怪悖论:它一直都是用最古老、最贫穷、最脆弱的工具去完成。它处于时事之外、贸易之外、经济之外、在一切之外,有时甚至在我们之外。我们用自己的一部分写作,但我们并不彻底了解它,这部分是我们的,但也不属于我们。它经常从一个对我们来说很神秘、很幽暗的区域冒出来,很隐秘但也很震撼人心。
...
你不是在写你所知道的,而是在写作时慢慢发现。你写的不是你记得的,而是通过语言开辟的路径在记忆中行走,写作会把我们引向出乎意料的地方。诗歌是一种认识,一种揭示。它不是建立一种语言,而是揭示一个之前存在的世界,揭示在我们之前已经存在的东西。因此诗歌和回归密切相关,这也是莱奥帕迪和帕韦塞教给我们的。我们爱过的地方会对我们说话,朝我们示意,真是对着我们,只对着我们示意。
...
所有这一切,在回归时的绝对感动,都沉淀在我们心里,等待被唤起。我们所爱的地方就在那里,在我们面前,但越是从近处看着它们,它们也越是从远处看着我们。要把这些地方呈现出来并不容易,刚开始我们会感到紧张,激动地摸索,寻找精准的表达,目光进一步聚焦。那个地方要和修饰它的形容词更清晰地靠近。在受到召唤之后,我们要给这些地方命名,用属于它们的名字呼唤它们。因为这就是诗歌,诗歌并不是表达什么,而是用它的名字呼唤它,用它真正的名字呼唤潜伏在深处的东西,那些埋在厚厚的、约定俗成的称呼下的东西。现在我们要把它们挖掘出来,展现在日光之下,渗透到文字呈现的真相中,并使其保持恒定。
...
只有在回归时,我们那些急切的期待才会减弱:我知道身上真正发生了什么,看到幕后发生了什么,在支撑着我们最深处的经验。倾听这些真相,变成了一种任务,同时也是诗歌语言的根基。
...
为什么实验主义在我们看来这么做作?因为它和猎奇、贪婪相关。它虽然获取了很多,但它的目光不知感恩。
...
我们从来都不会停止询问自己,对于懂得在永恒中冒险的人,昨日之水不会干竭。
...
“认出”(Riconoscimento)这个词一直让我很着迷,这是古今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桥段”,是一个决定性场景,忽然揭示出我们面前的人是谁。
...
欧里庇得斯让海伦和墨涅拉俄斯在尼罗河三角洲上相遇,他写道:认出所爱的人,他是位神。
...
那些语言经过长途跋涉才能问世,这是一场充满障碍的行走,会遇到很多屏障、城墙和护城河。这场行走中,语言不能像乡间泉水一样静静流淌,或像叙事体一样流畅。绝对不是这样,诗歌的语言不流淌,也不流畅,它的水流一直都会遇到堤坝的阻拦。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语言才会增加力量和密度,会压迫着堤坝,变得越来越深,水位一直在攀升,会感到倾泻非常急迫,会迫不及待带着所有积累、滋养和内心的期待流入山谷。
...
时间回到自身,完善那些爱过的地方,使这些地方完整。这个时间不是线性的,这一点很明显。但我想进一步讲讲,准确来说这也不是圆形的时间,不是会回到原点的时间。这个时间在回来时,会靠近离开时的道路,可以观察、理解那条旧路径,但又不和它重合。因此,绘制这个时间形状的几何图,不是一个圆环,而是一个螺旋。
...
在诗歌中,机会的唯一性会投射在连续的背景上。最偶然的事件也应该和它发生时的呼吸交织起来。诗歌不能缺少这种具有戏剧性的共存,逃逸和留下同时出现。
...
实际上诗歌讲述的是只发生过一次的事。正因为只发生一次,它会带着一种抹去其他存在的阴影,这些存在包围在四周,就像这个独一无二时刻的副本,它们会赋予这个时刻动态和动力。在这种意义上,这是一个开创性的经验,或者说这种经验向我们展示出:完整的时间存在于一个诗句的微型时间之中,它总是倾向于“显现”,总是倾向于揭示这个瞬间背后掺杂的意义。相对于“瞬间”这个词汇,我更喜欢“即刻”,它听起来也很美,听起来像正在进行时的坚定,振奋人心。这个词的意大利语源自一个动词,就是“instare”,意思是催促、迫近、坚决要求,因此它具有时间性,就是在当下,混合着现在充满的和将要爆发的。
...
#摘 #相遇与埋伏 #米洛·德·安杰利斯
▎诗歌是什么?
...
在这张纸上——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上——我们会交出真相,交出我们的影子、秘密,我们声音里最隐秘、最灼热的部分,我们生命中最主要的部分。
...
这就是诗歌的奇怪悖论:它一直都是用最古老、最贫穷、最脆弱的工具去完成。它处于时事之外、贸易之外、经济之外、在一切之外,有时甚至在我们之外。我们用自己的一部分写作,但我们并不彻底了解它,这部分是我们的,但也不属于我们。它经常从一个对我们来说很神秘、很幽暗的区域冒出来,很隐秘但也很震撼人心。
...
你不是在写你所知道的,而是在写作时慢慢发现。你写的不是你记得的,而是通过语言开辟的路径在记忆中行走,写作会把我们引向出乎意料的地方。诗歌是一种认识,一种揭示。它不是建立一种语言,而是揭示一个之前存在的世界,揭示在我们之前已经存在的东西。因此诗歌和回归密切相关,这也是莱奥帕迪和帕韦塞教给我们的。我们爱过的地方会对我们说话,朝我们示意,真是对着我们,只对着我们示意。
...
所有这一切,在回归时的绝对感动,都沉淀在我们心里,等待被唤起。我们所爱的地方就在那里,在我们面前,但越是从近处看着它们,它们也越是从远处看着我们。要把这些地方呈现出来并不容易,刚开始我们会感到紧张,激动地摸索,寻找精准的表达,目光进一步聚焦。那个地方要和修饰它的形容词更清晰地靠近。在受到召唤之后,我们要给这些地方命名,用属于它们的名字呼唤它们。因为这就是诗歌,诗歌并不是表达什么,而是用它的名字呼唤它,用它真正的名字呼唤潜伏在深处的东西,那些埋在厚厚的、约定俗成的称呼下的东西。现在我们要把它们挖掘出来,展现在日光之下,渗透到文字呈现的真相中,并使其保持恒定。
...
只有在回归时,我们那些急切的期待才会减弱:我知道身上真正发生了什么,看到幕后发生了什么,在支撑着我们最深处的经验。倾听这些真相,变成了一种任务,同时也是诗歌语言的根基。
...
为什么实验主义在我们看来这么做作?因为它和猎奇、贪婪相关。它虽然获取了很多,但它的目光不知感恩。
...
我们从来都不会停止询问自己,对于懂得在永恒中冒险的人,昨日之水不会干竭。
...
“认出”(Riconoscimento)这个词一直让我很着迷,这是古今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桥段”,是一个决定性场景,忽然揭示出我们面前的人是谁。
...
欧里庇得斯让海伦和墨涅拉俄斯在尼罗河三角洲上相遇,他写道:认出所爱的人,他是位神。
...
那些语言经过长途跋涉才能问世,这是一场充满障碍的行走,会遇到很多屏障、城墙和护城河。这场行走中,语言不能像乡间泉水一样静静流淌,或像叙事体一样流畅。绝对不是这样,诗歌的语言不流淌,也不流畅,它的水流一直都会遇到堤坝的阻拦。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语言才会增加力量和密度,会压迫着堤坝,变得越来越深,水位一直在攀升,会感到倾泻非常急迫,会迫不及待带着所有积累、滋养和内心的期待流入山谷。
...
时间回到自身,完善那些爱过的地方,使这些地方完整。这个时间不是线性的,这一点很明显。但我想进一步讲讲,准确来说这也不是圆形的时间,不是会回到原点的时间。这个时间在回来时,会靠近离开时的道路,可以观察、理解那条旧路径,但又不和它重合。因此,绘制这个时间形状的几何图,不是一个圆环,而是一个螺旋。
...
在诗歌中,机会的唯一性会投射在连续的背景上。最偶然的事件也应该和它发生时的呼吸交织起来。诗歌不能缺少这种具有戏剧性的共存,逃逸和留下同时出现。
...
实际上诗歌讲述的是只发生过一次的事。正因为只发生一次,它会带着一种抹去其他存在的阴影,这些存在包围在四周,就像这个独一无二时刻的副本,它们会赋予这个时刻动态和动力。在这种意义上,这是一个开创性的经验,或者说这种经验向我们展示出:完整的时间存在于一个诗句的微型时间之中,它总是倾向于“显现”,总是倾向于揭示这个瞬间背后掺杂的意义。相对于“瞬间”这个词汇,我更喜欢“即刻”,它听起来也很美,听起来像正在进行时的坚定,振奋人心。这个词的意大利语源自一个动词,就是“instare”,意思是催促、迫近、坚决要求,因此它具有时间性,就是在当下,混合着现在充满的和将要爆发的。
...
#摘 #相遇与埋伏 #米洛·德·安杰利斯
▎书籍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ㅤ本哈明·拉巴图特 Benjamín Labatut🌟
与魔鬼作斗争: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 ㅤ斯蒂芬·茨威格 Stefan Zweig🌟
三大师传 ㅤ斯蒂芬·茨威格 Stefan Zweig🌟
疯狂的谱系:从荷尔德林、尼采、梵·高到阿尔托 ㅤ众人🌟
鬼 ㅤ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Fyodor Dostoyevsky🌟
▎电影
随心所欲 Vivre sa vie: Film en douze tableaux (1962) ㅤ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
狂人皮埃罗 Pierrot le fou (1965) ㅤ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
冬天的故事 Conte d'hiver (1992)ㅤ埃里克·侯麦 Éric Rohmer🌟
夏天的故事 Conte d'été (1996)ㅤ埃里克·侯麦 Éric Rohmer🌟
触不到的肌肤 不気味なものの肌に触れる (2013)ㅤ滨口龙介 Ryûsuke Hamaguchi🌟
醉乡民谣 Inside Llewyn Davis (2013)ㅤ伊桑·科恩 Ethan Coen 乔尔·科恩 Joel Coen🌟
▎文章·戏考
今天ㅤ总第132期ㅤ法国当代诗歌专辑🌟
▎戏曲·曲艺·音乐
京剧现场演出ㅤ武松打店ㅤ郝帅 杨亚男
京剧现场演出ㅤ春闺梦ㅤ赵欢
京剧现场演出ㅤ闹天宫ㅤ郝杰🌟
戏曲电视节目ㅤ绝版赏析(201-300)🌟
昆曲公开课ㅤ昆曲之美🌟
鬼台第458期:全在候诊室🌟
昆曲演出录像ㅤ长生殿·迎像哭像ㅤ蔡正仁🌟
PoemusicㅤPom选🌟
#不安拣择
ㅤ
▎1919年
12月5日。又被这可怕的、长长的、窄窄的裂缝撕碎,这裂缝原来只有在梦里才能被抑制。从自己的意志来说,这在清醒的时候自然是永远不行的。
12月8日。星期一、星期五去大树花园,在饭店里,在画廊。痛苦和欢乐、罪恶和无辜,就像两只难分难解互相交叠的手,人们要割断他们就必须要穿过皮肉、血液和骨头。
▎1921年
10月17日。
...
多少年来的历程中我自身的有系统的毁坏是惊人的,就像一座堤岸慢慢发展着破裂,是一种充满愿望的活动。已经实现了这一使命的精神现在肯定在庆祝胜利了,它却为什么不让我参加呢?但它许是以它的想法自己还没走到尽头,因此而不能想到其他的什么。
10月30日。
...
什么与这些富于表情、照射眼睛的躯体的联系比与任何一种东西、大约是你手中的笔的联系更为紧密呢?大概你有着它们的本性?但你没有它们的本性,所以你才提出了这个问题。
人的躯体这种固定的划分是可怕的。
值得注意而猜不透的是没有沉没和默默的表现,这逼近荒谬:“对我的部分来说的我也许早已经毫无希望了。”我的部分的我。
11月2日。模糊的希望,模糊的信任。
一个没完没了的阴霾的星期天下午,耗尽着整个年头。一个包括着多少年的下午,在空荡的街道上交替的绝望和在沙发床上的安慰。有时候对着几乎不停飘过的、没有色彩的、毫无意义的云惊异不已。“你为一个伟大的星期一而告结束!”——“大概地说,但星期天永不会结束的。”
11月3日。呐喊。
11月7日。无法逃避自我观察的责任:如果我被其他的人观察,我自然也必须要观察自己,如果我不被别人观察,那我就必须更仔细地观察自己。
#摘 #卡夫卡日记 #卡夫卡全集 #卡夫卡
▎1919年
12月5日。又被这可怕的、长长的、窄窄的裂缝撕碎,这裂缝原来只有在梦里才能被抑制。从自己的意志来说,这在清醒的时候自然是永远不行的。
12月8日。星期一、星期五去大树花园,在饭店里,在画廊。痛苦和欢乐、罪恶和无辜,就像两只难分难解互相交叠的手,人们要割断他们就必须要穿过皮肉、血液和骨头。
▎1921年
10月17日。
...
多少年来的历程中我自身的有系统的毁坏是惊人的,就像一座堤岸慢慢发展着破裂,是一种充满愿望的活动。已经实现了这一使命的精神现在肯定在庆祝胜利了,它却为什么不让我参加呢?但它许是以它的想法自己还没走到尽头,因此而不能想到其他的什么。
10月30日。
...
什么与这些富于表情、照射眼睛的躯体的联系比与任何一种东西、大约是你手中的笔的联系更为紧密呢?大概你有着它们的本性?但你没有它们的本性,所以你才提出了这个问题。
人的躯体这种固定的划分是可怕的。
值得注意而猜不透的是没有沉没和默默的表现,这逼近荒谬:“对我的部分来说的我也许早已经毫无希望了。”我的部分的我。
11月2日。模糊的希望,模糊的信任。
一个没完没了的阴霾的星期天下午,耗尽着整个年头。一个包括着多少年的下午,在空荡的街道上交替的绝望和在沙发床上的安慰。有时候对着几乎不停飘过的、没有色彩的、毫无意义的云惊异不已。“你为一个伟大的星期一而告结束!”——“大概地说,但星期天永不会结束的。”
11月3日。呐喊。
11月7日。无法逃避自我观察的责任:如果我被其他的人观察,我自然也必须要观察自己,如果我不被别人观察,那我就必须更仔细地观察自己。
#摘 #卡夫卡日记 #卡夫卡全集 #卡夫卡
ㅤ
▎重温《解体概要》
重温这部三十多年前出版的作品时,我很想能从中重觅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重觅那个今已不在、已消失的故我。当时我崇拜的大神是莎士比亚和雪莱。如今莎士比亚我还在读;但雪莱就读得很少了。提起这件事,是想说明我当时醉心于哪一类诗。我的性格适合奔放的抒情诗:我当时所有的习作中都不幸地留有这种痕迹。如今还有谁会去读《心之灵》那样的诗呢?可我当时却是读得津津有味的。如今雪莱那种歇斯底里的柏拉图主义我已经不喜欢了,我更偏爱简洁、冷峻和刻意的淡漠,而非任何形式的情感宣泄。我对事物的看法根本没变;改变的无非是口吻。思想实质也很少真正变化;变化的只是表达方式、表象与节奏。随着年齿日增,我越来越意识到诗歌对我并非缺之不可:是不是因为品味诗歌与精力过剩有关?如今,我越来越偏爱冷漠,偏爱简洁,靠爆发写作,这可能与厌倦有很大关系。不过,《解体概要》在当年也是一次爆发的结果。创作过程中我似乎感觉摆脱了压抑,但这种感觉并不能持续太久:所以我必须呼吸,必须爆发。当时我觉得自己非要做出一个决定性的阐释不可,与其说是针对人,不如说是针对存在本身,我很想与它单打独斗,哪怕只是为了看看谁会获胜。坦率地说,我几乎自信能赢,而它不可能获胜。我的抱负,我的目标,我的梦想,我每时每刻的计划,都是为了逮住它,把它逼入绝境,用疯狂的推理和让人想起麦克白或基里洛夫的腔调把它碾成齑粉。书的最初几章中就有一章的标题叫《反先知》(L’anti-prophète)。事实上,我的反应就像个先知,我给自己设定了一项随时可以中止的使命,但仍然是使命。我在攻击先知的同时也是在攻击自己,攻击……上帝——根据我当时的原则,我们只应该关注“祂”和我们自己。所以通篇文字都像哀的美敦书一样充满了暴力的口吻(不是它应有的那种简洁,反而是冗长、啰嗦和喋喋不休的),就像对天空、对大地、对上帝或其替代品的一纸警示,简言之,就是警示万物。在这些页面绝望的愤怒中,我们会煞费苦心地寻觅一丝谦卑,一丝平静而顺从的反思,一种接受和解脱,一种微笑的听天由命,我年轻时的狂妄与疯狂,以及一种难捱的否认之快乐,就在这些页面中达到了顶峰。在否定中总诱惑我的是取代一切和所有人、成为某类造物主并支配世界的能力,仿佛祂一降临,我们就与祂合作,随后便有了加速其毁灭的权利甚至义务。否定精神的直接后果是毁灭,它对应着某种深刻的本能,对应着某种嫉妒——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肯定都会对那位众生第一人、对其地位以及祂所代表的观念和象征满怀嫉羡。可是,我跟那些神秘主义者再怎么混也无济于事,内心深处我始终属于“魔鬼”的阵营 :既然无法跟祂的威力媲美,我至少得尽力通过自己的傲慢、尖酸、专横和任性来使自己无愧于祂。
西班牙语版《解体概要》出版后,两位来自安达卢西亚的大学生问我能否在“基础”(fundamentaciôn)匮乏的条件下生活。我回答说,我从未在任何地方找到过坚实的基础,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多年来我们已习惯了一切,甚至是头晕。其次是不要熬夜也不要总是妄自菲薄,因为绝对的清醒与呼吸并不相容。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对自己的所知所想保持清醒,比如说始终格外在意基础匮乏这种感觉的话,我们就会自杀或任由自己变成白痴。多亏某些时刻我们能忘掉真实才得以存活,因为期间我们蓄积了能量,让我们能再次面对那些真实。每当我轻视自己时,为了重拾信心,我都会告诉自己说,我毕竟已成功地以某种感知维持了自己的存在或存在的假象,很少有人能受得了这种对万物的感知。不少法国年轻人告诉我说,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一节是《自动人》(L'automate),他们接受不了那种深邃。既然我没死在自己的思考之下,那么我就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一名斗士好了。
还有两位大学生问我为什么不停止写作和出版作品。“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幸英年早逝的,”我就是这么回答他们的。我的第一本书有个夸张的书名——《在绝望之巅》(Sur les cimes du désespoir)——是我二十一岁时用罗马尼亚语写的,同时发誓再也不写了。然后我又写了一本,又发了同样的誓。四十多年间,这一幕多次重复。为什么?因为写作——无论写多写少——帮我熬过了一年又一年,就这样,表达的执迷减弱了,在写作的过程中被克服了。写作是一种奇异的放松。出版也一样。写出一本书,它就是你的生命或一部分生命,它派生于你,却不再属于你,也不再困扰你。表达让你弱化,让你变得贫乏,让你减轻内心的负担;表达让你丢掉了麻烦,表达是一种解放。它清空了你,也因此拯救了你,它让你摆脱了沉重的郁积。如果我们痛恨某人,恨不得把他干掉,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一张纸,在上面一遍遍地写某某某是个混蛋,是个恶棍,是头怪物,马上就会觉得不那么恨他了,也几乎不再想去报复他了。这差不多就是我对自己和对这个世界所干的事。我从内心深处把《解体概要》发掘出来,就是为了辱骂生命,也辱骂自己。结果嘛?我能更好地忍受自己了,也能更好地忍受生活了。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照顾好自己。
这第一本书是1947年写的,写得很快,当时的书名叫《否定习作》(Exercices négatifs)。我把它拿给一位朋友看,几天后他把稿子还给我,说:“你得推倒重来。”他的建议让我很恼火,但多亏我听从了他的建议。事实上我写了四遍,因为我不希望大家认为这是个外来户写的。我的抱负无外乎是想和本地人斗一把。这种自负从何而来?我的父母只会说罗马尼亚语和匈牙利语,还会一点儿德语,法语他们只会说你好和谢谢。几乎所有特兰西瓦尼亚人都是如此。1929年我去了布加勒斯特,开始了杂乱无章的学习生活,我发现那里大多数知识分子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因此在我这个只会读法语的人心里就有了一种愤懑,这种愤懑持续了很久,而且至今仍以另类形式延续,因为到了巴黎以后我始终丢不掉我的瓦拉几亚人口音。所以,如果我做不到像本地人那样讲话,至少我可以试着像他们那样写作,这一定就是我潜意识中的推理,否则何以解释我的决心呢:我决心一定要和他们做得一样好,甚至——愚蠢的假设——比他们更好?
我们努力地证明自己,与自己的同类竞争,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胜过他们,这些理由都很卑鄙,说不出口,但也很执著。相反,想退缩的那种高尚愿望则难免缺乏活力,无论后悔与否,很快都会被我们抛弃。我们擅长的一切都源于混沌多疑,实际上是来自我们内心。
还想说一件事:我本来应该选择另一种语言写作而不是法语,因为我和法语的高贵气质不太搭调,与我的本性、我的恣肆、我的真实和我的痛苦都背道而驰。在我看来,法语的刻板以及它所代表的那种优雅的严谨就像是一种苦修,或者更像是囚衣与沙龙的混合体。可正是因为这种不相容,我才爱上了法语,甚至纽约的大学者埃尔文•查戈夫(他和保罗•策兰一样,也生在切尔诺夫策)有一天也向我吐露说,对他而言,只有用法语表达的东西才值得存在……
如今这门语言正在迅速衰落;最让我难过的是法国人似乎并没有为此感到痛苦。倒是我这个来自巴尔干半岛的废物为这一衰落感伤。那好吧,就让伤心的我和它一起沉沦吧!
#摘 #赞赏习作 #E·M·齐奥朗
▎重温《解体概要》
重温这部三十多年前出版的作品时,我很想能从中重觅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重觅那个今已不在、已消失的故我。当时我崇拜的大神是莎士比亚和雪莱。如今莎士比亚我还在读;但雪莱就读得很少了。提起这件事,是想说明我当时醉心于哪一类诗。我的性格适合奔放的抒情诗:我当时所有的习作中都不幸地留有这种痕迹。如今还有谁会去读《心之灵》那样的诗呢?可我当时却是读得津津有味的。如今雪莱那种歇斯底里的柏拉图主义我已经不喜欢了,我更偏爱简洁、冷峻和刻意的淡漠,而非任何形式的情感宣泄。我对事物的看法根本没变;改变的无非是口吻。思想实质也很少真正变化;变化的只是表达方式、表象与节奏。随着年齿日增,我越来越意识到诗歌对我并非缺之不可:是不是因为品味诗歌与精力过剩有关?如今,我越来越偏爱冷漠,偏爱简洁,靠爆发写作,这可能与厌倦有很大关系。不过,《解体概要》在当年也是一次爆发的结果。创作过程中我似乎感觉摆脱了压抑,但这种感觉并不能持续太久:所以我必须呼吸,必须爆发。当时我觉得自己非要做出一个决定性的阐释不可,与其说是针对人,不如说是针对存在本身,我很想与它单打独斗,哪怕只是为了看看谁会获胜。坦率地说,我几乎自信能赢,而它不可能获胜。我的抱负,我的目标,我的梦想,我每时每刻的计划,都是为了逮住它,把它逼入绝境,用疯狂的推理和让人想起麦克白或基里洛夫的腔调把它碾成齑粉。书的最初几章中就有一章的标题叫《反先知》(L’anti-prophète)。事实上,我的反应就像个先知,我给自己设定了一项随时可以中止的使命,但仍然是使命。我在攻击先知的同时也是在攻击自己,攻击……上帝——根据我当时的原则,我们只应该关注“祂”和我们自己。所以通篇文字都像哀的美敦书一样充满了暴力的口吻(不是它应有的那种简洁,反而是冗长、啰嗦和喋喋不休的),就像对天空、对大地、对上帝或其替代品的一纸警示,简言之,就是警示万物。在这些页面绝望的愤怒中,我们会煞费苦心地寻觅一丝谦卑,一丝平静而顺从的反思,一种接受和解脱,一种微笑的听天由命,我年轻时的狂妄与疯狂,以及一种难捱的否认之快乐,就在这些页面中达到了顶峰。在否定中总诱惑我的是取代一切和所有人、成为某类造物主并支配世界的能力,仿佛祂一降临,我们就与祂合作,随后便有了加速其毁灭的权利甚至义务。否定精神的直接后果是毁灭,它对应着某种深刻的本能,对应着某种嫉妒——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肯定都会对那位众生第一人、对其地位以及祂所代表的观念和象征满怀嫉羡。可是,我跟那些神秘主义者再怎么混也无济于事,内心深处我始终属于“魔鬼”的阵营 :既然无法跟祂的威力媲美,我至少得尽力通过自己的傲慢、尖酸、专横和任性来使自己无愧于祂。
西班牙语版《解体概要》出版后,两位来自安达卢西亚的大学生问我能否在“基础”(fundamentaciôn)匮乏的条件下生活。我回答说,我从未在任何地方找到过坚实的基础,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多年来我们已习惯了一切,甚至是头晕。其次是不要熬夜也不要总是妄自菲薄,因为绝对的清醒与呼吸并不相容。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对自己的所知所想保持清醒,比如说始终格外在意基础匮乏这种感觉的话,我们就会自杀或任由自己变成白痴。多亏某些时刻我们能忘掉真实才得以存活,因为期间我们蓄积了能量,让我们能再次面对那些真实。每当我轻视自己时,为了重拾信心,我都会告诉自己说,我毕竟已成功地以某种感知维持了自己的存在或存在的假象,很少有人能受得了这种对万物的感知。不少法国年轻人告诉我说,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一节是《自动人》(L'automate),他们接受不了那种深邃。既然我没死在自己的思考之下,那么我就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一名斗士好了。
还有两位大学生问我为什么不停止写作和出版作品。“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幸英年早逝的,”我就是这么回答他们的。我的第一本书有个夸张的书名——《在绝望之巅》(Sur les cimes du désespoir)——是我二十一岁时用罗马尼亚语写的,同时发誓再也不写了。然后我又写了一本,又发了同样的誓。四十多年间,这一幕多次重复。为什么?因为写作——无论写多写少——帮我熬过了一年又一年,就这样,表达的执迷减弱了,在写作的过程中被克服了。写作是一种奇异的放松。出版也一样。写出一本书,它就是你的生命或一部分生命,它派生于你,却不再属于你,也不再困扰你。表达让你弱化,让你变得贫乏,让你减轻内心的负担;表达让你丢掉了麻烦,表达是一种解放。它清空了你,也因此拯救了你,它让你摆脱了沉重的郁积。如果我们痛恨某人,恨不得把他干掉,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一张纸,在上面一遍遍地写某某某是个混蛋,是个恶棍,是头怪物,马上就会觉得不那么恨他了,也几乎不再想去报复他了。这差不多就是我对自己和对这个世界所干的事。我从内心深处把《解体概要》发掘出来,就是为了辱骂生命,也辱骂自己。结果嘛?我能更好地忍受自己了,也能更好地忍受生活了。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照顾好自己。
这第一本书是1947年写的,写得很快,当时的书名叫《否定习作》(Exercices négatifs)。我把它拿给一位朋友看,几天后他把稿子还给我,说:“你得推倒重来。”他的建议让我很恼火,但多亏我听从了他的建议。事实上我写了四遍,因为我不希望大家认为这是个外来户写的。我的抱负无外乎是想和本地人斗一把。这种自负从何而来?我的父母只会说罗马尼亚语和匈牙利语,还会一点儿德语,法语他们只会说你好和谢谢。几乎所有特兰西瓦尼亚人都是如此。1929年我去了布加勒斯特,开始了杂乱无章的学习生活,我发现那里大多数知识分子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因此在我这个只会读法语的人心里就有了一种愤懑,这种愤懑持续了很久,而且至今仍以另类形式延续,因为到了巴黎以后我始终丢不掉我的瓦拉几亚人口音。所以,如果我做不到像本地人那样讲话,至少我可以试着像他们那样写作,这一定就是我潜意识中的推理,否则何以解释我的决心呢:我决心一定要和他们做得一样好,甚至——愚蠢的假设——比他们更好?
我们努力地证明自己,与自己的同类竞争,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胜过他们,这些理由都很卑鄙,说不出口,但也很执著。相反,想退缩的那种高尚愿望则难免缺乏活力,无论后悔与否,很快都会被我们抛弃。我们擅长的一切都源于混沌多疑,实际上是来自我们内心。
还想说一件事:我本来应该选择另一种语言写作而不是法语,因为我和法语的高贵气质不太搭调,与我的本性、我的恣肆、我的真实和我的痛苦都背道而驰。在我看来,法语的刻板以及它所代表的那种优雅的严谨就像是一种苦修,或者更像是囚衣与沙龙的混合体。可正是因为这种不相容,我才爱上了法语,甚至纽约的大学者埃尔文•查戈夫(他和保罗•策兰一样,也生在切尔诺夫策)有一天也向我吐露说,对他而言,只有用法语表达的东西才值得存在……
如今这门语言正在迅速衰落;最让我难过的是法国人似乎并没有为此感到痛苦。倒是我这个来自巴尔干半岛的废物为这一衰落感伤。那好吧,就让伤心的我和它一起沉沦吧!
#摘 #赞赏习作 #E·M·齐奥朗
ㅤ
▎夜晚的园丁
Ⅵ
夜晚的园丁曾经是搞数学的,如今他谈起数学,就像戒了酒的酒鬼谈起酒,既渴望又恐惧。他说,他职业生涯的起步是很辉煌的,但后来,他读到了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的著作,然后他就放弃了。那是位真正的天才,六十年代,他革新了几何学,自欧几里得以来就从没有人做到过类似的事情,后来他莫名其妙就放弃了数学,当时他四十岁,正处于国际声望的高峰期,而他给我们留下的那份独特而又令人困惑的遗产,其冲击波仍在撼动这个学科所有的分支,可他拒绝讨论这个,连提都不想提,直到四十多年后他离开这个世界。就跟夜晚的园丁一样,格罗滕迪克也是活到一半,突然决定抛开家,抛开家人,抛开事业和朋友,隐居到了比利牛斯山间,像僧侣似的。这就好比爱因斯坦刚发表完相对论就放弃了物理,马拉多纳一拿到世界杯,就发誓再也不碰球了。当然,夜晚的园丁之所以会决定抛下社会生活,不只是出于对格罗滕迪克的崇拜。他离了婚,很惨,跟他唯一的女儿疏远了,又被诊断出患有皮肤癌,可他坚持认为,所有这些,哪怕再痛苦,跟另外一些东西相比,都是次要的。他突然意识到,是数学——而不是原子弹、计算机、生物战,或气候的末日——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也就几十年吧,顶多了,我们将无法理解人类的意义。并不是说我们曾经理解过,但情况越变越糟了。如今的我们可以把原子掰碎,让第一束光闪瞎我们的眼睛,我们可以预言宇宙的终结,用的只是几个神秘的方程、图形或符号,普通人是不懂的,尽管它们左右着我们每一寸的生活。然而还不仅仅是普通人,连科学家自己都不再理解这个世界了。打个比方,就说量子力学吧,人类皇冠上的明珠,我们发明的所有物理理论中最精确、最美丽、涵盖面最广的一个。互联网背后有它,手机霸权的背后也有它,它许诺的是只有神的智慧才能比拟的算力,它已经让我们的世界改头换面到了一个认不出来的地步。我们知道怎么用它,它完美地运转着,通过某种奇迹,然而,这个星球上没有一个人,不管活人死人,真正明白它的原理,人脑无法应对其中的矛盾和悖论。就仿佛这个理论是凭空落到地球上的一样,就好比它是源自太空的一块独石碑,而我们只是在它周围爬着,不时摸摸它、扔它石头和木棍,却从来没有真正地理解它——宛如猿猴。
所以,现在的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园艺上。他照料着他自己的花园,也为镇上的其他房子服务。据我所知,他没有朋友,邻居都觉得他是个怪人,可我更愿意把他想象成我的朋友,因为有时候,他会在我家旁边放上一桶混合肥,作为献给我花花草草的礼物。我花园里最老的一棵树是柠檬树,树枝很密很厚。前不久,夜晚的园丁问我,知不知道柠檬树都是怎么死的。假如它们撑过了干旱和病害、不计其数的虫子、真菌和瘟疫的袭击,从而来到了晚年,它们会因过度繁盛而死去。一旦抵达了生命周期的终点,它们会最后结出一大茬的柠檬。那年春天,它们的花苞会迸发出来,绽开巨大的花团,空气中都是它们馥郁的甜香,隔着两条街,你的喉咙和鼻子都会发痒。然后所有果实会一同成熟,把整根整根的树枝都压断,再过一两周,周围地上就都是腐烂的柠檬。多奇怪哈,他跟我说,都快死了,还能看到这样的繁盛。让人想到动物界里,数百万条鲑鱼在死前疯狂交配,而几十亿条鲱鱼用卵和精子把太平洋几百公里的海岸都染成了白色。但树木是种很不一样的生命体,这种过度繁育的景象不像植物,倒像我们人类:无节制的增长,已然失控。那我问他我的柠檬树还能活多久。他说没法知道,除非砍了它,数年轮。但谁会这么做呢?
#摘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本哈明·拉巴图特
▎夜晚的园丁
Ⅵ
夜晚的园丁曾经是搞数学的,如今他谈起数学,就像戒了酒的酒鬼谈起酒,既渴望又恐惧。他说,他职业生涯的起步是很辉煌的,但后来,他读到了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的著作,然后他就放弃了。那是位真正的天才,六十年代,他革新了几何学,自欧几里得以来就从没有人做到过类似的事情,后来他莫名其妙就放弃了数学,当时他四十岁,正处于国际声望的高峰期,而他给我们留下的那份独特而又令人困惑的遗产,其冲击波仍在撼动这个学科所有的分支,可他拒绝讨论这个,连提都不想提,直到四十多年后他离开这个世界。就跟夜晚的园丁一样,格罗滕迪克也是活到一半,突然决定抛开家,抛开家人,抛开事业和朋友,隐居到了比利牛斯山间,像僧侣似的。这就好比爱因斯坦刚发表完相对论就放弃了物理,马拉多纳一拿到世界杯,就发誓再也不碰球了。当然,夜晚的园丁之所以会决定抛下社会生活,不只是出于对格罗滕迪克的崇拜。他离了婚,很惨,跟他唯一的女儿疏远了,又被诊断出患有皮肤癌,可他坚持认为,所有这些,哪怕再痛苦,跟另外一些东西相比,都是次要的。他突然意识到,是数学——而不是原子弹、计算机、生物战,或气候的末日——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也就几十年吧,顶多了,我们将无法理解人类的意义。并不是说我们曾经理解过,但情况越变越糟了。如今的我们可以把原子掰碎,让第一束光闪瞎我们的眼睛,我们可以预言宇宙的终结,用的只是几个神秘的方程、图形或符号,普通人是不懂的,尽管它们左右着我们每一寸的生活。然而还不仅仅是普通人,连科学家自己都不再理解这个世界了。打个比方,就说量子力学吧,人类皇冠上的明珠,我们发明的所有物理理论中最精确、最美丽、涵盖面最广的一个。互联网背后有它,手机霸权的背后也有它,它许诺的是只有神的智慧才能比拟的算力,它已经让我们的世界改头换面到了一个认不出来的地步。我们知道怎么用它,它完美地运转着,通过某种奇迹,然而,这个星球上没有一个人,不管活人死人,真正明白它的原理,人脑无法应对其中的矛盾和悖论。就仿佛这个理论是凭空落到地球上的一样,就好比它是源自太空的一块独石碑,而我们只是在它周围爬着,不时摸摸它、扔它石头和木棍,却从来没有真正地理解它——宛如猿猴。
所以,现在的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园艺上。他照料着他自己的花园,也为镇上的其他房子服务。据我所知,他没有朋友,邻居都觉得他是个怪人,可我更愿意把他想象成我的朋友,因为有时候,他会在我家旁边放上一桶混合肥,作为献给我花花草草的礼物。我花园里最老的一棵树是柠檬树,树枝很密很厚。前不久,夜晚的园丁问我,知不知道柠檬树都是怎么死的。假如它们撑过了干旱和病害、不计其数的虫子、真菌和瘟疫的袭击,从而来到了晚年,它们会因过度繁盛而死去。一旦抵达了生命周期的终点,它们会最后结出一大茬的柠檬。那年春天,它们的花苞会迸发出来,绽开巨大的花团,空气中都是它们馥郁的甜香,隔着两条街,你的喉咙和鼻子都会发痒。然后所有果实会一同成熟,把整根整根的树枝都压断,再过一两周,周围地上就都是腐烂的柠檬。多奇怪哈,他跟我说,都快死了,还能看到这样的繁盛。让人想到动物界里,数百万条鲑鱼在死前疯狂交配,而几十亿条鲱鱼用卵和精子把太平洋几百公里的海岸都染成了白色。但树木是种很不一样的生命体,这种过度繁育的景象不像植物,倒像我们人类:无节制的增长,已然失控。那我问他我的柠檬树还能活多久。他说没法知道,除非砍了它,数年轮。但谁会这么做呢?
#摘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本哈明·拉巴图特
最好的两篇是普鲁士蓝和史瓦西奇点。
有一种茨威格和塞巴尔德的粗暴混合感。
立即买了一本电子版送给朋友,但不知道想传递什么。
2022年,最终还是有了切实的核武威胁。有人解释说,别担心,是小当量的,是战术性的。
道德也有小当量的吗?边界在哪里?
#拣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书籍
佩德罗·巴拉莫 ㅤ胡安·鲁尔福 Juan Rulfo🌟
金鸡 ㅤ胡安·鲁尔福 Juan Rulfo🌟
燃烧的原野 ㅤ胡安·鲁尔福 Juan Rulfo🌟
玩笑 ㅤ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 Domenico Starnone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ㅤ赫塔·米勒 Herta Müller🌟
心兽ㅤ赫塔·米勒 Herta Müller🌟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ㅤ赫塔·米勒 Herta Müller🌟
▎文章·戏考
安吉拉·麦克罗比:超越反福利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社交媒体的相互诋毁(2022)🌟
安吉拉·麦克罗比:女性主义与韧性的政治(2020)🌟
乔纳森·克拉里:焦土:超越数字时代走向后资本主义世界(2022)🌟
▎电影
随心所欲 Vivre sa vie: Film en douze tableaux (1962) ㅤ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
圆月映花都 Les nuits de la pleine lune (1984)ㅤ埃里克·侯麦 Éric Rohmer🌟
瑟堡的雨伞 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1964)ㅤ雅克·德米 Jacques Demy
▎戏曲·曲艺·音乐
一万个名字ㅤ吴吞
忧郁苏联波 Melancholic Sovietwaveㅤ鬼台🌟
Amusia/樂歌不能ㅤ鬼台🌟
单弦录音ㅤ武十回/胭脂/王六郎/卓二娘/庄子游春/水莽草ㅤ刘洪元🌟
昆曲演出录像ㅤ单刀会·训子ㅤ陶小庭🌟
昆曲教学录像ㅤ单刀会·训子ㅤ陶小庭🌟
昆曲演出录音ㅤ长生殿·弹词ㅤ劉潤恩
昆曲演唱录音ㅤ长生殿·弹词ㅤ朱復🌟
昆曲演唱录音ㅤ桃花扇·余韵·哀江南 ㅤ王正来🌟
#不安拣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