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但愿那另一种觉醒,死亡,
能给我不含记忆的时间。
🤡 ▎报

频道内容乃 @zao_q所摘。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各家之“言”,行其我是。颠扑不破,跌宕自喜。

介质群:
https://t.me/buanbooks/1169

频道内容搜索bot:@buanjiezhibot

公众号:
buanjiezhi

备用频道:
https://t.me/+7qQF9rcgMHtmNTE1

signal群:
https://signal.group/#CjQKICtDDu32nnIljIJK-nfV2XAMK7yWsimiWtkMkMwxbYYvEhApIrJ6P6yI0S3N63YLMEYT

#拣 #摘 #不安拣择 #诗选 #书讯 #杂 #电影

#佩索阿 #不安之书 #自决之书

#E·M·齐奥朗 #解体概要 #眼泪与圣徒 #着魔的指南 #思想的黄昏 #在绝望之巅 #赞赏习作

#卡夫卡 #卡夫卡全集

#鲁迅 #坟 #热风 #呐喊 #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奥登 #染匠之手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忧郁的热带

#瓦西里·格罗斯曼 #生活与命运

#索尔·贝娄 #太多值得思考的事物

#苏珊·桑塔格 #反对阐释 #激进意志的样式

#埃利亚斯·卡内蒂 #人的疆域 #钟表的秘密心脏

#韩炳哲 #透明社会 #在群中 #他者的消失 #娱乐何为 #爱欲之死 #美的救赎 #暴力拓扑

#乔治·斯坦纳 #语言与沉默

#木心 #文学回忆录 #素履之往 #琼美卡随想录 #爱默生家的恶客 #我纷纷的情欲 #即兴判断 #哥伦比亚的倒影

#福尔克马·西古希 #性欲和性行为

#纪德 #人间食粮 #纪德日记

#罗贝托·波拉尼奥 #未知大学 #安特卫普 #浪漫主义狗 #三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雕刻时光

#雷蒙德·卡佛 #火 #水流交汇的地方

#赫伯特·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

#约瑟夫·布罗茨基 #悲伤与理智 #小于一

#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 #星辰时刻

#乔治·曼加内利 #小小说百篇

#切斯瓦夫·米沃什 #诗的见证

#奥斯卡·王尔德

#罗伯特·穆齐尔 #没有个性的人

#阿尔贝·加缪 #加缪笔记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瓦尔特·本雅明

#约翰·伯格 #观看之道

#马丁·布伯 #我和你

#胡安·鲁尔福 #佩德罗·巴拉莫 #金鸡

#迪迪埃·埃里蓬 #回归故里

#赫塔·米勒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罗马尼亚三部曲

#本哈明·拉巴图特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米洛·德·安杰利斯 #相遇与埋伏

#伊夫·博纳富瓦 #弯曲的船板 #仍在一起 #杜弗的动与静

#英格博格·巴赫曼 #所有的桥都孤独

#菲利普·雅各泰 #夜晚的消息

#LouiseElisabethGlück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博尔赫斯
不安拣择 诗选 书讯 电影 佩索阿 不安之书 自决之书 E·M·齐奥朗 解体概要 眼泪与圣徒 着魔的指南 思想的黄昏 在绝望之巅 赞赏习作 卡夫卡 卡夫卡全集 鲁迅 热风 呐喊 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奥登 染匠之手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忧郁的热带 瓦西里·格罗斯曼 生活与命运 索尔·贝娄 太多值得思考的事物 苏珊·桑塔格 反对阐释 激进意志的样式 埃利亚斯·卡内蒂 人的疆域 钟表的秘密心脏 韩炳哲 透明社会 在群中 他者的消失 娱乐何为 爱欲之死 美的救赎 暴力拓扑 乔治·斯坦纳 语言与沉默 木心 文学回忆录 素履之往 琼美卡随想录 爱默生家的恶客 我纷纷的情欲 即兴判断 哥伦比亚的倒影 福尔克马·西古希 性欲和性行为 纪德 人间食粮 纪德日记 罗贝托·波拉尼奥 未知大学 安特卫普 浪漫主义狗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雕刻时光 雷蒙德·卡佛 水流交汇的地方 赫伯特·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 约瑟夫·布罗茨基 悲伤与理智 小于一 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 星辰时刻 乔治·曼加内利 小小说百篇 切斯瓦夫·米沃什 诗的见证 奥斯卡·王尔德 罗伯特·穆齐尔 没有个性的人 阿尔贝·加缪 加缪笔记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瓦尔特·本雅明 约翰·伯格 观看之道 马丁·布伯 我和你 胡安·鲁尔福 佩德罗·巴拉莫 金鸡 迪迪埃·埃里蓬 回归故里 赫塔·米勒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罗马尼亚三部曲 本哈明·拉巴图特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米洛·德·安杰利斯 相遇与埋伏 伊夫·博纳富瓦 弯曲的船板 仍在一起 杜弗的动与静 英格博格·巴赫曼 所有的桥都孤独 菲利普·雅各泰 夜晚的消息 LouiseElisabethGlück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博尔赫斯

生活与命运

现在她这个老婆子还活着,还一直盼望着好日子,又有信心,又怕有灾祸,又为一些活着的人担心,为死了的难受,也为活着的难受。现在她站在这儿,望着毁掉的房子,欣赏着春日的天空,甚至不觉得自己在欣赏天空。她站着,自己问自己,为什么她所爱的一些人的未来吉凶难卜,为什么他们一生有这么多的失误。她不知道,正是在这种困惑不解中,在这种迷惘、痛苦和混乱中,就有答案,就有理解,就有希望;她也不知道,她已经发自内心地理解了他和他的亲人们生活的意义,尽管不管是她,还是她的亲人,谁也说不出自己是在等待什么;尽管他们都知道,在可怖的时期一个人是否幸福完全由不得自己,世界的命运可以为人造福或招祸,可以使人获得荣誉或者使人沦落,把人变为集中营里的尘土,但世界的命运,历史的浩劫、国家发怒的厄运、胜利的荣光、失败的耻辱,所有这些都不能改变那些可以称为人的人。不论等待着他们的是劳动的荣誉,还是冷落、失望和穷困、集中营和死亡,他们都会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死去,那些牺牲的人便是能够像人一样死去的人——这就是他们可歌可泣的做人的胜利,战胜了世界上过去和今后不断反复出现的气焰万丈的、非人性的一切。

#摘 #生活与命运 #瓦西里·格罗斯曼

生活与命运

她使足劲儿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这种劲儿死亡集中营里的工人们是发现过的,也知道这种劲儿有多么大,他们在清理毒气室的时候,从来不想把抱在一起的亲人的尸体分开。

#摘 #生活与命运 #瓦西里·格罗斯曼

生活与命运

在战前有一次索菲亚对叶尼娅·沙波什尼科娃说:“如果一个人注定了被另一个人杀死,那么,看着他们怎样渐渐碰到一起,是很有意思的。起初他们也许离得非常远,比如,我在帕米尔高原上采杜鹃花,我走我的路,将来要杀死我的人这时候却在八千俄里之外,放学之后在小河里逮鲈鱼。我要去参加音乐会,他这一天却在车站买票,要上姑娘家去。不过反正早晚我们会碰到一起,就要出事了。”现在索菲亚想起了那一番很奇怪的话。她看了看廊道的顶:头上有这样厚的混凝土,她再也听不见沉雷,看不见暴雨了……她光着脚朝廊道的弯曲处走着,廊道也无声无息地、亲切地迎着她漂流过来;自然而然地移动着,没有强制,就好像迷迷糊糊地滑动,就好像从里到外都抹了甘油,所以都在自然而然地滑动。

#摘 #生活与命运 #瓦西里·格罗斯曼

生活与命运

现实的残酷使一些伟人的心里产生了善,他们使善回到现实中来,一心想按照他们心中的善的模式改造现实。但是,现实并没有按照善的概念的模式变化,而是善的概念陷进了现实的泥淖中,渐渐分裂,失去原有的公共性,为当前的现实效劳,而不是按照自己的美好的、无定形的模式塑造现实。

#摘 #生活与命运 #瓦西里·格罗斯曼

生活与命运

可是不知道研究马克思的宪兵是否有这样的情况:突然在内心深处出现这样的念头——也许马克思是对的呢?在这种情况下那个宪兵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不过,不论怎样,宪兵不会成为革命者。他踩灭自己的怀疑,仍然做宪兵……我也是在踩灭自己的怀疑。不过我是仍然要做革命者。

...

有一种使他非常厌恶的想法:他们两个都是病人,两个人害的都是一种病,但是一个人憋不住,说出来了,和别人分一分痛苦,另外一个人却不说,瞒着,可是听着,听别人说。

#摘 #生活与命运 #瓦西里·格罗斯曼

生活与命运

“在我们面对面互相看着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仇恨的面孔,我们是在照镜子。这是我们时代的悲剧。难道您没有在我们身上看到你们自己,看到你们的意志?难道在你们来说,世界不就是你们的意志,难道谁能够使你们动摇,使你们停止?”

“您明白我的意思吗?我的俄语说得不太好,但我希望您能明白我的意思。您以为,您是在痛恨我们,但这是表象,实际上您是通过恨我们恨你们自己。很可怕,是吗?您明白吗?”

#摘 #生活与命运 #瓦西里·格罗斯曼

生活与命运

友谊!有各种各样的友谊。

劳动中建立的友谊,革命工作中形成的友谊,长途跋涉中的友谊,共同战斗过的友谊。羁押犯人的监狱中,尽管囚友们在这儿相识与分手间隔只有两三天,可是这几天的印象却要保留很多年。安乐中的友谊,患难中的友谊。平等的友谊,不平等的友谊。

究竟什么是友谊?友谊的实质是否仅仅存在于共同的劳动和共同的厄运中?要知道,有些人本是一个党的党员,却因为观点有微小的分歧,产生的仇恨竟超过他们对党的敌人的仇恨。有时候,有些并肩战斗的人彼此憎恨,超过他们对共同敌人的仇恨。甚至有的时候,囚徒之间的宿怨更甚于他们对监狱看守的愤恨。

当然,更多的还是在同命运、同职业、有共同思想的人中间交到朋友,不过还是不能说,类似的共同性是友谊的决定因素。

不喜欢自己职业的人彼此也会有友谊,有时也会成为朋友。结成朋友的不仅是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还有战场上的逃兵和劳动中的懒汉。不过,这样或那样友谊的基础都是共同性。

两个性格相反的人能不能成为朋友?当然可以!

有时友谊是一种无私的关系。

有时友谊是为了一己私欲,有时友谊是自我牺牲,但奇怪的是,利己主义的友谊却能无私地给朋友带来好处,而自我牺牲的友谊的基础却是利己主义。

友谊是一面镜人在其中看到自己。有时候,你在同朋友谈心的时候,可以认识自己——等于自己同自己谈心,自己同自己交往。

友谊是平等和相似。但同时友谊又是不平等和不相似。

友谊有时是有实际目的、实际作用的,如共同劳动中的友谊,共同为了生存、为了面包而斗争的友谊。

有为了崇高理想的友谊,有意气相投、彼此谈得来的友谊,有职业各不相同,然而对现实有共同看法的人的友谊。

也许,最高层次的友谊便是实用的友谊,劳动、斗争的友谊与谈得来的友谊的结合体。

朋友往往是彼此用得着的,但朋友从友谊中得到的东西并不总是相等。朋友希望从友谊中得到的并不总是同样的东西。有的在交游中授人以经验,有的则在交游中丰富自己的经验。有的在帮助软弱和没有经验的年轻朋友时,感到了自己的成熟和能力,有的则在朋友身上看到自己的理想,希望自己也像那样成熟,有能力,有经验。就这样,有的在友谊中奉献,有的得到礼物。

有时朋友是无言的裁判,一个人借助这种裁判可以和自己对话,在自己的思想中得到欢乐,因为自己的想法在朋友的心中得到共鸣和回响,这些想法也就有了声音,能听见,能看见。

理性的、观察思辨的、哲学意味的友谊要求人的观点一致,但这种一致不是无所不包的。有时友谊出现在争论中,出现于朋友之间的差异中。

如果朋友们在各方面都相似,如果朋友们互相成为彼此的映像,那么,同朋友争论便等于同自己争论。

能够谅解你的弱点、毛病甚至过错的人,能够肯定你的正确、才能和功绩的人,才是朋友。

用爱护的态度指出你的弱点、毛病和过错的人,才是朋友。

所以,友谊的基础是相似,其表现却是分歧、矛盾、不一致。所以,有的人在交游中一心想从朋友身上得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有的人又在交游中一心想把自己所有的东西慷慨赠与别人。

喜欢交朋友是人的天性。不善于和人交朋友的人,就和动物交朋友——和狗、马、猫、老鼠、蜘蛛。

绝对强大者不需要友谊。恐怕,只有上帝是这样的。

真正的友谊,与你的朋友身居高位,势衰落魄,还是身陷囹圄毫不相干;真正的朋友看重心灵内在的实质,把荣耀与外在的权势置之度外。

友谊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友谊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它的牢固基础只有一个——那就是相信朋友的忠诚,以及对朋友忠诚。所以,在人为自由事业效力的地方,友谊特别珍贵。在为了最高利益可以牺牲朋友的地方,在一个人被认作最高理想的敌人而众叛亲离,却相信他没有失去唯一的朋友的地方,友谊特别珍贵。

#摘 #生活与命运 #瓦西里·格罗斯曼

生活与命运

几乎在每一个家庭,一年年暗地生长着的东西,可能作怪,可能平息,但因为相爱和信任而被压抑着的东西,现在冲了出来,浮到表面上,漫开去,充塞在生活中,似乎在父亲、母亲和女儿之间仅仅存在着不了解、怀疑、气恼和责难了。

#摘 #生活与命运 #瓦西里·格罗斯曼

生活与命运

人与人是否联合,这种联合是否有意义,决定于是否能达到唯一的主要目的,这主要目的就是:为人们争取权利,做各自不同的人、各有特性的人,各人有各人独立的感情,都能独立地思考,独立地生活在世界上。

为了争取、保卫和扩大这一权利,人们必须联合起来。而这却产生了可怕的、很难打破的偏见:这种以民族、上帝、党、国家为名义的联合,说这是人生的目的,而不是手段。不对,不对,不对!为了人,为了人的微不足道的特性,为了使人拥有这些特性的权利——才是人在为生活而斗争中唯一、真正和永久的目的。

#摘 #生活与命运 #瓦西里·格罗斯曼

生活与命运

希望能产生顺从,失望也能产生顺从,因为同命运的人们的性格各不相同。

#摘 #生活与命运 #瓦西里·格罗斯曼

生活与命运

党的信任!格特马诺夫很懂得这几个字的伟大意义。党是信任他的!他这一生尽管没有成就伟大的著作、显赫的发明、辉煌的胜仗,但他付出了巨大的、目标明确、坚持不懈的劳动,而且是如履薄冰、常常不能安眠的劳动。这种劳动的最重要和最高意义就在于,劳动是根据党的需要,是为了党的利益。对于这种劳动的最重要和最高的奖赏只有一种,那就是党的信任。

在任何情况下,不论是处理幼儿园孩子们的问题,改组大学里的生物学教研室,还是处理生产塑料品的车间占用图书馆地盘的问题,他的决定都必须符合党性精神和党的利益。领导者对一件事、一本书、一部电影的态度都必须符合党性精神,因此,不论多么困难,在党的利益与个人喜好出现矛盾的时候,他都要毫不动摇地抛弃他做惯了的事情,抛弃他十分喜欢的书。但是格特马诺夫知道,还有更高水平的党性,其实质就是:这个人根本就没有与党性精神相矛盾的爱好与志趣;对于一个党的领导者来说,一切可爱的东西与可贵的东西之所以可爱可贵,就因为它代表党性精神。

#摘 #生活与命运 #瓦西里·格罗斯曼

生活与命运

在这儿我看出来,希望几乎永远跟理智没有什么联系,希望不是出自理智,我觉得,希望出自本能。

...

实在说,哪儿也没有像隔离区里这样多的期望。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所有的事情,事情的主旨、起因总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解救犹太人。多么富有想象力的期望呀!

这些期望的来源都是一个,即求生的本能,这种本能不顾一切地否认那些一定要我们死绝的可怕的兆头。就像我,望着眼前的一切,就不相信:难道我们都是判了死刑在等死的人吗?理发匠、鞋匠、裁缝、医生、修炉匠,都在干活儿嘛。甚至还开设了小小的产科医院,说确切一点儿,是接生小屋。人们还在洗衣服,晒衣服,做饭,孩子们从九月六日起又上学了,做妈妈的又向老师打听孩子的分数了。

#摘 #生活与命运 #瓦西里·格罗斯曼

生活与命运

一路勇往直前、克敌制胜的战士能理解战斗中的一切情形:这里一枚手榴弹爆炸……那儿机枪在扫射……那个躲在掩体里打枪的人就要逃跑了,他不可能不跑,因为他是一个人,是单个儿的,跟那单个儿的大炮,跟那单个儿的机枪,跟他旁边也在单独作战的士兵不是一起的;可是我——就是我们,我就是这许多展开进攻的强大步兵,我就是这整个支援炮队,我就是所有支援坦克,我就是这照亮整个战场的信号弹。可是忽然之间我成了一个人;原来分散又经不住打的敌人,如今合成一个可怕的整体,步枪火力、机枪火力、炮兵火力都成了整体,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帮助我战胜这个整体。唯一的办法就是逃跑,就是把头藏起来,把肩膀、额头、下巴缩起来逃命。

在黑夜里遭到突然攻击的人们,起初感到自己弱小、孤立。但他们一旦开始瓦解汹涌扑来的敌人的力量,就会感到自己也成为一个整体,胜利的力量就在这种整体的力量中。

在对这种转变的理解中,往往就包含着使军事有资格被称为艺术的东西。

#摘 #生活与命运 #瓦西里·格罗斯曼

生活与命运

不过,借助微笑、眼神、拍肩膀构成的语言,再加上一二十个发音不准的俄语、德语、法语和英语单词,集中营里的苏联人还是常常跟几十种不同语言的民族的人谈谈友谊、合作、互相支持和对家庭、妻子、儿女的思念。

一些变了音的俄语、法语、英语单词,加上十来个在集中营里新出现的德语单词,足以表达简单而复杂的集中营生活中特别重要的东西。

也有一些俄语单词,如伙计、香烟、同志,是很多民族的囚犯共同使用的。有一句俄语“不行啦”是说明快要死的囚犯的状况的,已经成为大家的共同语言,所有五十六个民族的人都在使用。

...

这种不言不语,被恐怖、希望和苦难连接在一起的这些混乱的人群,说着同一种语言的人们的互不理解和仇恨,正反映出二十世纪可悲的灾难之一种。

#摘 #生活与命运 #瓦西里·格罗斯曼

生活与命运

他的一双黑眼睛带着悲伤的神气望着这位老共产党员,于是莫斯托夫斯科伊很生气地用法语问他:

“您听懂了吗?”

加尔季笑起来,平时他谈起辣汁肉丁和番茄沙司,常常这样笑。

“您说的我全懂。我只是不懂,您为什么要说这种事?”

...

现在,在可怖的德国集中营里,他感到自己有信心,有力量。只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时刻不离开他。他即使在集中营里,也无法恢复年轻时那种鲜明、完整的感情:在自己人当中是自己人,在外人当中是外人。

...

在年轻时候,朋友和同志身上的一切都是可亲的,容易理解的。敌人的每一种思想、每一种观点都是格格不入,毫无道理的。

可是现在他常常在异己者思想中发现他在几十年前珍视的东西,而在朋友的思想和言谈中有时会不可理解地出现异己的东西。

“这大概是因为我在世上活得太久了。”莫斯托夫斯科伊心里想。

#摘 #生活与命运 #瓦西里·格罗斯曼
 
 
Back to Top